首页 > 综合其他 > 汉末:家祖乡啬夫 半城流烟

第159章 枭雄本质,猜忌同族

小说:

汉末:家祖乡啬夫

作者:

半城流烟

分类:

综合其他

第159章枭雄本质,猜忌同族

以天子降诏这种方式,轻易夺取江夏,让周琦颇感意外。

他想到了李儒的才能,有心结交一番,也好等到董卓兵败身死以后,能够将其收入麾下。

别看周琦现在有了戏志才辅佐。

可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张,未来极有可能会面临多面交战的情况,戏志才肯定分身乏术。

更何况。

戏志才虽然擅谋,终究出身不好,对于世家大族缺乏足够的了解。

与之相比,在对付世家大族这方面,李儒反而会是一柄最锋利的利刃。

特别是吸收了董卓兵败身死的教训,李儒对于世家大族的防范以及仇恨,必会变得更深。

荆、扬两州,士族林立。

周琦初期或许还要仰仗这些世家大族,等到羽翼已丰,能够彻底站稳跟脚之际,可就好好说了。

李儒这种人才,正是周琦所急需,所以才想着提前与之结交。

周琦先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使者,托其将带给李儒,信中毫不掩饰对于李儒的拉拢之意。

周琦甚至直言:“先生若有朝一日无处可去,请来扬州寻我,吾必不负先生。”

哪怕周琦明知,这封书信不可能招募到李儒,却仍旧这么做了。

他相信。

等到董卓兵败身亡,李儒如走投无路之际,再想到这封书信,有极大可能会来投奔自己。

就好比当初招募许褚、贾诩。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非周琦认不清自己,而是为了以后铺路。

许褚已经成为周琦忠实的属下。

至于贾诩,经历过起起伏伏以后,早晚亦为囊中之物也。

却说黄祖被迫交出印绶以后,不堪受辱,愤然离去。

周琦虽极力挽留,黄祖仍旧选择离去,也让周琦颇感无奈。

黄祖既走。

周琦当即表周承为江夏郡郡都尉,周泰为折冲校尉,周瑾为横江校尉,并且请求使者将表文带给董卓。

郡都尉秩比两千石,作为统率一郡的武官,周琦自然无权随意任命。

除非到了天下大乱,诸侯根本不将天子放在眼中之际,才会胡乱给自己属下册封官职。

周琦现在还是忠君爱国的人设,虽然也能自己任命,却仍旧上表雒阳,如此也不至于落人话柄。

至于折冲校尉以及横江校尉,却是杂号校尉。

本来在此之前,校尉这个官职含金量极高,几乎每一位校尉都秩比两千石,而且手握实权。

可是如今,朝廷威严尽丧,诸侯为了拉拢人心,胡乱册封官职,也让校尉开始烂大街。

周泰作为周琦同族,而且自身武艺、才能都非同凡响,这才得到了破格提拔。

周瑾自不用说,不仅与庐江周氏颇有渊源,而且是戏志才亲戚,还跟随了周琦许久,精通水性,忠诚可靠。

江夏水网密布。

周琦之所以任命周泰为折冲校尉,就是准备让周泰在江夏建立水军。

至于表周瑾为横江校尉,也是打算令其在扬州也组建一支水军。

周琦相信,如果董卓识趣,必不会刻意刁难。

新任江夏郡守周旌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过来此地赴任,周承已经开始挑起了大旗。

周承虽说才能略微逊色,却是周琦同村同族,此前家贫,就连家中田地都是老啬夫所赠送,几乎不收田租。

周啬夫此举,也是为了照顾族中晚辈。

周承倒也颇有豪勇之气,得知老啬夫为民请命死于国相府前,周琦却不打算为祖父报仇,第一个站出来怒斥周琦苟且贪生,随后愤然离去。

随后,周承更是始终跟在周琦身旁,每日任劳任怨,不居功,也不抱怨。

他战功不如典韦、许褚显赫,才能不如周湛、周瑾出众,心思不如陈文敏捷,却好在稳重、忠诚。

苟富贵,勿相忘。

这些年周承不仅勤练武艺,还每日学习不辍,苦读兵书战策,哪怕算不得十分优秀的人才,却也可堪一用。

才能不够,可以学习弥补,也可以找人辅佐。

性格不好,忠诚度不够,反而是最致命的问题。

就好比原本历史上的黄祖,算得上是屡战屡败,却胜在稳重,虽有败绩却不至于大败,每次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历史上的夏侯惇,差不多也是如此,被誉为常败将军,几乎算得上是曹操手下最器重的第一大将。

夏侯惇勇武不及典韦、许褚,统兵不如徐晃、张辽,治军不如于禁、乐进,为何能得如此器重?

不为别的,只因夏侯氏与曹氏关系密切。

有说曹操父亲本来出身夏侯氏,后来过继给了曹腾;有称曹氏与夏侯氏时代联姻,两族之间血脉交融,不分彼此。

无论是哪种原因,都足以说明曹操与夏侯惇关系十分亲密。

还有一些没什么功劳,却由于与曹操乃是乡党,早早就跟随左右的将领,也是深得曹操器重。

曹操能够如此,周琦自然也会如此。

族人与乡党,才是这个时代最忠于周琦之人,岂可辜负?

此时江夏郡文有周旌,武有周泰。

周琦不求周承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只需他能够守住江夏这份基业即可。

江夏作为周琦攻取荆州的跳板,也只能交给自己完全信任之人。

更何况。

周琦还想要周承日后与江东士族联姻,如果没有身居高位,江东士族未必愿意嫁出嫡女。

此间种种,周琦多有计较,自不为外人所道也。

却说正在组织首批族人搬迁的周旌,忽然接到了周琦的文书,令其快马加鞭前往江夏郡赴任。

周旌在惊讶之余,也不由欣喜异常。

沛国周氏除了周琦以外,终于也出了一名两千石封疆大吏。

周旌知晓江夏郡的重要性,不敢怠慢,星夜兼程前去赴任。

有了周琦的鼎力支持,周旌自然轻而易举就坐上了江夏郡守的位置,却是发现江夏百废待兴。

江夏郡位于长江中下游,乃是鱼米之乡,各种矿产、渔业、野生动物资源都非常丰富,应该非常富庶,人口众多才对。

可是如今的江夏郡,登记在册的人口刚刚达到二十万,比永和五年还少了六万多人。

按理来讲,不应如此才对。

周旌翻阅了江夏郡这些年的文书,并且找来了郡中大小官吏询问,甚至是那些退休的老吏,也被周旌拜访询问。

了解了江夏郡的历史以后,周旌不由久久不言,脸上也闪过一丝无奈之色。

相比起中原与北方,南方世家大多源远流长,而且根基稳固,动辄雄踞一地数百载,宗族势力极其庞大。

北方由于久经战乱,世家大族中途覆灭者不在少数。

可南方的世家大族,很多都是从西汉开始就盘踞于此,有的甚至更加源远流长。

由于南方偏远,宗族林立,朝廷鞭长莫及。

所以才会出现,南方士族在朝堂上不如北方士族显赫,却在地方上影响力却要远远超过北方士族的局面。

就比如江夏郡内,就以六大家族为主。

其中江夏黄氏当属第一大族,最远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春申君黄歇,哪怕到了两汉时期,江夏黄氏也出现了丞相黄霸、太尉黄琼等人。

纵然到了后世,位于湖北境内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地名,也是因此而得名。

由此也能看出,江夏黄氏究竟有多么显赫了。

除此之外,江夏第二大族当属江夏费氏。

费氏虽不如黄氏显赫,可季汉时期出了费观、费炜二人,倒也让费氏再度崛起。

除此之外,宋氏、康氏、孟氏、喻氏皆乃江夏大族。

江夏郡六大家族发展数百年,盘踞已久,根深蒂固,几乎占据了江夏郡绝大多数的土地资源。

没有了土地,很多百姓被迫充当佃农以及家奴。

六大家族太过显赫,与历任郡守以及各地官吏勾结,疯狂剥削压迫江夏郡的自由农。

百姓不堪剥削,再加上江夏郡山川、河流、湖泊密布,所以很多人索性直接沦为山贼、水匪,还有些人直接逃入山林之中,被注销了户籍。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是鱼米之乡的江夏郡,居然会有很多百姓因为吃不了饭,而不断起义了。

说到底,还是被各大家族以及贪官污吏所迫。

也有一些人与投靠了江夏蛮,开始与江夏蛮各部落通婚、融合、混居,早已不分彼此。

这些人,大多都没有登记户籍,所以江夏总人口才堪堪二十出头。

不说其他。

仅仅是山林之中的江夏蛮,以及与之混居的汉人,总人数都有七八万之众。

六大家族藏匿的家奴、佃户、私兵,至少也有四五万人,甚至更多。

那些山贼、水匪,以及被迫迁入山林之中的百姓,加在一起或许都有十数万人。

如果把所有人口都加起来,江夏郡人口至少要翻上一倍。

了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后,周旌不由苦笑道:“江夏局势比我想象的更复杂,六大家族盘踞此地久矣,若想在此站稳跟脚,只能与之妥协。”

周琦闻言,却是眉头大皱。

如果与六大家族妥协,江夏郡虽然名义上归周琦所以,实际上却要看六大家族脸色行事。

而且土地都被六大家族所占据,若不能收回这些土地,就不能招抚山贼、水匪,以及那些逃入山林之中的百姓。

周琦看着周旌,不由微微眯起了眼睛。

说到底。

周旌也是出身大族,沛国周氏更是郡望豪族,在沛国的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江夏黄氏。

所以周旌与这些地方大族,很多时候理念相通,重宗族而疏百姓。

这一点,对于宗族而言或许比较好,却不利于周琦的统治。

“江夏六大家族,拥有大量土地的嫡系主脉,绝不能留。否则未来哪怕要在江夏郡征兵,恐怕也要得到各大家族的首肯。”

念及于此,周琦当即沉声说道:“叔父,江夏乃鱼米之乡,战略位置又十分重要,若任由六大家族盘踞于此,未来必成祸患。”

“我欲将沛国周氏举族搬迁于此,有叔父与周承、周泰作为后盾,想必以叔父之手腕,想要剪除六大家族并不困难吧。”

“等到剿灭了江夏六大家族以后,所收缴田地,十分之一皆归周氏所有。”

“届时,江夏只余周氏,乃一郡望族,岂不美哉?”

周琦知道,对付周旌这种将家族利益放在首位之人,单单讲道理肯定行不通。

唯有诱之以利,以各大家族田产作为诱饵,才能让周旌真正放开手脚,去做就连周琦都不敢做的事情。

事实上。

让周旌以沛国周氏的名义与江夏六大家族开战,比周琦直接用军队剿灭更好。

周氏与六大家族相争,那是大家族之间的内斗,无论谁胜谁负,别人都无话可说。

如果周琦直接以军队镇压,性质可就大不相同了,极有可能会得到天下士族的抵制。

果不其然。

周旌听到了周琦的话,不由眼睛大亮,道:“子异说话算话?”

周琦重重点头,道:“决不食言!”

周旌只是略作沉吟,继而说道:“仅凭沛国周氏力量,绝对无法与六大家族相抗衡,必须要有军队支持。”

周琦道:“我可留下三千精兵,另让周承从江夏蛮之中征调七千兵马,再让周泰招募的三千水军。”

“有了这一万三千兵马,再加上江夏原本的五千郡兵,想要扫除江夏六大家族,易如反掌。”

“不过,叔父不能兴无名之师,亦不能过度屠戮六大家族旁系子弟,多缴获的土地,应当作为奖励吸引藏于山中的百姓,不能私吞。”

周旌正色道:“这些我自然知晓。”

交代完了一应事务以后,周琦就准备率兵返回寿春,临走之前却是秘密约见了周承。

周琦看着周承,脸色严肃的说道:“兄长,江夏对于扬州的重要性,你应该知晓。”

“我离去以后,你千万注意自身安全,出行莫要带着江夏郡兵,而是从江夏蛮与我留下来的三千精锐之中挑选心腹亲卫。”

“遇事以稳为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有不决之事,可派人快马加鞭前去寿春询问于我。”

“周幼平骁勇善战,有名将之资,又是忠义之辈,平时多与之联络感情,大小事情都可与之商议。”

周承道:“唯。”

继而,周承有些疑惑的问道:“沛国周氏既然准备举族搬迁于此,又有族叔为江夏郡守,为何不让我遇事与族叔商议。”

周琦凝视着周承,严肃的说道:“今日之言,出我之口,入汝之耳,万不可令第三人得知,兄长可能答应于我?”

周承也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道:“我以性命发誓,必不会有第三人知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