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泠然引(重生) 枔樾

53.栖伏

小说:

泠然引(重生)

作者:

枔樾

分类:

穿越架空

马车辘辘行至角门。舒月透过帘隙凝神细看,声线压得极低:“姑娘,确是段嬷嬷候在那里,只怕来者不善。”

宋清徵唇边掠过一丝极淡的弧度。柳氏的消息倒是灵通,这般迫不及待要给她下马威?

“陈把式,”她掀起车帘,声调故意扬高,“调头,走正门——”

“姑娘?”舒月微怔。正门素来只在年节或贵客临门时开启。

“既然这么多双眼睛瞧着,何必委屈自己走那偏狭之处。”宋清徵语气平淡。

她偏要堂堂正正从正门回去,让所有人都看清楚,她宋清徵不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弱质孤女。

段嬷嬷在角门的布置,正说明柳氏料定她会“悄无声息”地回来——那她偏要反其道而行。

陈大应声拨转马头。

正门紧闭。舒月上前叩响铜环,沉重的门扉缓缓开启一条缝,门房探出头来,惊诧之余忙将大门彻底敞开。

早已候着的张大管事快步上前,躬身行礼:“三姑娘一路辛苦。太老爷吩咐了,姑娘车马劳顿,请先回栖蝉院歇息,明日再叙话不迟。”

言语间仿佛她只是去郊外别院小住了几日,而非在庄子上经历了一场生死风波。

宋清徵微微颔首,并未多言,带着舒月与刘大花穿过重重庭院。

一路行去,遇到的仆妇丫鬟皆垂首避让,规矩比离府前更显森严。

栖蝉院门扉虚掩。

推门而入,院内收拾得纤尘不染。小厅里炭盆烧得正旺,暖意扑面。桌上一盏新沏的热茶氤氲着白气。

张嬷嬷领着两个面生的小丫鬟迎上来,脸上堆着笑,眼底却藏着几分闪烁:

“姑娘可算回来了!老奴日日盼着,这颗心总算能落回肚子里了!您瞧这院子,太夫人亲自吩咐里外重新洒扫过,炭火、吃食,一应都备得齐全,定不让姑娘再有半分不适。”

这热情透着刻意。宋清徵目光淡淡扫过张嬷嬷不安交握的手指,又掠过小丫鬟偷眼打量的神情。

她不在的这些时日,这栖蝉院里,怕是连砖缝都被仔细“梳理”过了。

“有劳嬷嬷费心。”她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动手解下身上那件玄色大氅,递给舒月,“仔细收好,妥帖清洗熨烫,莫要损了皮毛。”

张嬷嬷目光在那件明显属于男子的贵重外氅上黏了一瞬,嘴角翕动,终究没敢多问,只连声应道:“是了是了,老奴省得,绝不让旁的人沾手。”

这时,耳房帘子一动,芙云快步走出。

她比离府时憔悴许多,眼下泛着青影,见到宋清徵,眼圈立刻红了:“姑娘!您……您可算平安回来了!”

她急急上下打量着,见宋清徵精神尚好,这才稍稍安心。目光触及她身后手足无措的刘大花时,面露疑惑。

“这是大花,庄子上来的,日后就在院里当差。”宋清徵简单一句带过,目光落在芙云微颤的手上,又看到她腕间几道紫肿伤痕,语气缓了些,“你怎么在这儿?大姐姐放你回来了?”

芙云忙将手缩回袖中,低下头,声音微哽:“是……今早大姑娘说奴婢伺候不周,不必再留在墨荇院,就让奴婢回来了。”

她顿了顿,“只是玉香送奴婢出来时说……‘你终究是栖蝉院的人,我们姑娘不过暂代管教,如今三姑娘既已回府,自然该奴归原主’。”

奴归原主?宋清徵心下冷笑。宋清芜这是既做了顺水人情,又不忘提醒她,她院里一切尽在其掌控下。将芙云这样“被管教”过的人送回来,本身就是一种示威。

“回来就好。”宋清徵语气平和,“院里的事不急。先带着大花熟悉熟悉,琐事交给舒月和她打理,你当前最要紧的是把身子养好。”

芙云泪水滚落,慌忙别过头用袖子擦拭,哑声应了,强打起精神去拉刘大花的手:“大花妹妹,你与舒月相熟,先让她带你去安顿,我随后就来。”

刘大花杵在原地,看着芙云伸来的白皙细指,再看看自己粗糙满是茧子的大手,有些不敢碰,笨拙地学着方才看到的礼节屈了屈膝:“俺……奴婢,听姑娘和芙云姐姐吩咐。”

舒月将大氅暂搁到椅上,领大花去了。

宋清徵挥退张嬷嬷和两个小丫鬟,只留芙云在跟前,刚欲细问府中情形,院外便传来了宋清芜温柔软糯的嗓音:

“三妹妹可是回来了?姐姐听闻妹妹路上受了惊吓,心中实在难安,特来瞧瞧。”

话音未落,人已扶着丫鬟的手走了进来。

一身樱草色绣折枝梅的杭绸缎袄,云鬓珠钗轻晃,妆容精致。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关切笑容。

“妹妹瞧着清减了些,庄子上定然辛苦。”她上前亲热地拉住宋清徵的手。

目光却飞快地扫过她全身。最后,落在椅背那件玄色大氅上。

宋清芜的睫毛极快地颤动了一下,唇角笑容加深:“这墨狐氅衣……瞧着倒有几分眼熟。若是没记错,去年冬猎好似见江侍读披过一件类似的?当时晋王殿下还玩笑说喜欢,江侍读都未割爱呢。妹妹此番当真是……福缘不浅。”

她语气轻柔,话里的意味却如细针。

宋清徵不动声色地抽回手,避开她的触碰:“大姐姐说笑了。不过是路上风雪大、又碰见匪袭,幸遇江侍读搭救,他见我病体未愈,暂借御寒罢了。至于福缘,”她抬眼直视宋清芜,“妹妹只觉得能平安归来已是万幸。”

宋清芜笑容不变,似是没听出她话里的不悦,又绵里藏针道:“说起来,三妹当真吉人天相,每逢生死关头,必得‘英雄’怜惜,就是不知……当日披风与今时大氅,谁更得妹妹青眼?”

“大姐姐慎言。”宋清徵目光微凉,“芙云一事,我已不同你计较。可是——”她语气彻底冷了,“这并不代表,我还会再上姐姐的船。”

这话说得直截了当,宋清芜笑容僵了僵,她止住话头,又闲扯了几句关怀的话,末了才似刚想起来般问道:“方才恍惚瞧见妹妹这儿有个面生的丫头,瞧着倒挺壮实?是庄子上带来的?”

“是,庄户人家的女儿,名唤大花,没什么心眼,只有一把子力气,留在院里干些粗活罢了。”宋清徵四两拨千斤。

“原来如此。”宋清芜笑了笑不再追问,又殷殷叮嘱了好些“好生休养”的话,方才施施然离去。

她人虽走了,那股温靡的脂粉香气却还萦绕在屋内。

宋清芜的到访句句机锋,尤其是点破氅衣一事,无疑是想将她与江遇捆绑。最好再借柳惟恒,挑起宋清兰对她的恨意。如此,她与柳氏之间,自然争斗不休。

两房相争,家宅不宁。这宋清芜,仅仅只因恨柳氏吗?她想报杀母之仇,何须拉上整个宋氏?

这府里的明枪暗箭,从未停歇,可是她,却不愿再做他人手中卒任由摆布了。

“姑娘,沐浴热水已放好,车马劳顿一日,奴婢服侍您好生祛祛乏。”

芙云扶她进了水房,一边替她擦洗身子,一边禀着府中这一月的情形……

……

翌日清晨,宋清徵依礼往荣安堂给老夫人请安。

老夫人看着她,神色复杂难辨,目光在她清减的脸上停留片刻,叹了口气:“回来就好。庄子上……辛苦你了。回头让厨房多给你做些滋补的汤水,好好将养些时日。”

她顿了顿,语气微沉,带上了告诫的意味:“既然回了家,日后就安生待在府里,少往外头去,也少惹些是非。姑娘家贞静为首。”

话里有关切,但更多的是希望她就此安静、莫再妄动生事。

宋清徵垂眸掩去眼底情绪,恭顺应下:“是,孙女谨记祖母教诲。”

从荣安堂出来,张大管事正候在廊下:“三姑娘,太老爷在书房,请您过去一趟。”

书房里墨香浓郁。

宋鄞端坐于宽大的书案之后,比月前似乎又清癯了几分。

他并未立刻开口,而是仔细打量着站在下方的孙女。

月余不见,她身上最后那点属于闺阁少女的青涩稚气几乎褪尽,取而代之的是历经风波淬炼后的沉凝,眉宇间藏着韧劲与隐忍的锋芒,虽刻意收敛,但那通身的气度,已与离京前沉默寡言的少女判若天渊。

“坐。”他指着下首的椅子。

宋清徵敛衽端坐,姿态恭谨却不卑微。

“庄上的事,宋忠都已详细报与我知晓了。”宋鄞开门见山,“你做得比老夫预想的要好。胆大心细,懂得借势,更知进退。保全了庄子,也未曾将家族置于险地。”

这是明确的肯定,甚至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