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北宋生活日常 孟满

2. 第 2 章

小说:

北宋生活日常

作者:

孟满

分类:

穿越架空

纪安的话像是投入巨石的湖面,惊起一片波澜。

纪爷爷磕烟袋锅的手停在半空,瞪大眼睛愕然地看向他:“你说啥?”

连一直埋头整理货物的纪松也猛然抬起头,言语里很不赞同:“你在说什么胡话!”

王氏和薛氏本是在灶房忙活做饭的,听见外头的动静也都赶紧出来了:“怎么了这是?”

她们两个一向心细,一眼就看见了纪安湿透的衣服下摆:“呀,你衣裳怎么湿了也不换?”

王氏拉着纪安要去换衣裳,纪爷爷却拦住了:“让他把话说清楚先。”

纪宁的心揪了一下。

她这个哥哥纪安是全家人省吃俭用、寄予厚望的读书人,可以说,这一大家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希冀都寄托在他身上,他忽然说自己不读书了,无异于否定了家中所有人的牺牲和努力。

“哥!”纪宁忍不住喊了他一声,想要提醒他。

可纪安没敢抬头看他们,他垂着头,声音沉闷,透着苦涩:“我在学堂里念书,成绩却并不好,这次考试又落在了后面,先生虽未明说,但我明白,我于举业一途恐怕艰难,而且……而且笔墨纸砚耗费颇大,家中本就无甚余资,即便能够抄书挣钱,大多也都填了学业的窟窿,如今家里生计艰难,妹妹病才好,需要静养,夏税又迫在眉睫,我……我实在无颜继续耗用家中的钱财了。”

他越说越颓废,肩膀一寸寸地萎顿下去。

可纪宁下意识觉得不对,原身的记忆里,纪安是在村里私塾开蒙的,私塾的先生是个老秀才,亲口说过纪安天赋不错,后来他教不了纪安了,亲自举荐他去了镇上的官学读书,早年纪安的成绩是不错的,哪里是他说的什么举业艰难?再说了,今天天晴,并未下雨,他的衣摆怎么会湿?总不能是走路走着走着摔进田里了。

若是摔进田里,便不会只有衣摆是潮湿的。

可惜纪安的话太有冲击力了,以致于家里人下意识忽略了他身上的不对劲。

纪爷爷嚯一下站起来,烟袋锅差点戳到纪安脸上,气得胡子都在抖:“什么叫举业艰难?!哪家读书人不是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一次考不好就不读了?我老纪家勒紧了裤腰带供你,你说不读就不读了?遇到点难事就放弃,你这些年的书读狗肚子里去了?”

纪松也放下手里的东西,走到纪安身边,拍了拍他的胳膊:“安哥儿,读书是家里定下来的大事,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这是大人要操心的事情,你就好好读书,咱们就算砸锅卖铁,也会继续供你。”

王氏没吭声,却下意识地拉住了纪安,她的眼圈泛红:“你爹说得对,钱的事情我们会想办法,你妹妹……你妹妹的事情,娘再想想办法。”

她朝纪松望去,不晓得自己这样应承下来对不对,她觉得纪安是心疼妹妹。

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致,但目的都相同,想让他继续读下去。

纪安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把头垂得更低了,衣袖中的拳头也捏得更紧。

他觉得沉重又无力,几乎要喘不过气。

就在他呼吸紧促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衣袖被扯住了,一低头,是纪宁。

她年纪小,家里穷,吃得不好,营养不良,她的脸颊上几乎没什么肉,只有瘦小的个子和一双吸引人的、清澈的、通透的眼睛。

她拉住他的衣袖,却是对着家里人说话:“阿兄好不容易回来一回,许是在学堂里受了委屈才不高兴,咱们先别说这些了,娘,我饿了,饭好了吗?”

听到饭这个字,一直没说话的兰姐儿连忙应声:“娘,饿!”

王氏连忙说:“快好了,准备吃饭吧。”

争吵暂停,一家子人开始拿碗筷端饭菜,灶屋只是个草棚,他们吃饭一般是在院子里,纪爷爷年轻的时候跟木匠学过一点儿小手艺,做个能吃饭的桌子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一张圆桌,几个木墩椅子,最吸引人的是桌上摆着的菜,一道干菜炖肉,一道肉沫炖豆腐,还有一盆炒菘菜,三个大盆里都有油,一看就是做菜的时候把那块五花肉提前煎出了油,再用油炒或者炖的菜。

纪宁看得直流口水。

天知道她已经几天没闻过荤腥的味道了。

然而人都上桌了,却没人敢动筷子,直到纪奶奶薛氏端起碗,先给纪爷爷夹了一块肉,又给纪安夹了一块:“安哥儿在学堂辛苦了,多吃点补补身子。”

油光润滑的五花肉落到纪安的碗里,颤颤巍巍的。

丰哥儿和兰姐儿都眼巴巴地盯着那块肉,口水都快流到桌上了,然而他们两个没敢动。

“吃啊安哥儿。”纪爷爷发话了,“读书费脑子,不吃肉怎么能行。”

纪安颤抖着举起了筷子,筷子头停在肉上迟迟没有动作,半晌,他才下定决心似的,忽然把那块肉夹起来放到了纪宁的碗里:“三妹妹病才好,要好好补补。”

这举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纪宁很明显愣住了,她抬头看了看家里人的脸色。

王氏和纪松对视了一眼,有点无奈地叹了口气,他们不知道儿子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只是普通百姓,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钱,学业上的事情却一窍不通。

纪爷爷张嘴想说话,然而纪安很快低下头:“我在学堂吃得挺好……”

他低头扒着碗里的豆饭和菘菜,好像自己在吃什么绝世美味。

纪爷爷再多的话也都堵在嘴里说不出来了。

纪宁看着纪安几乎要埋进桌子底下的头,心里的疑虑越叠越深,但这个时候不好说什么话让纪安更加窘迫,她拿起筷子,将那块肉一分为四,给丰哥儿和兰姐儿各夹一块,又夹回给纪安一块,自己留了一块最小的。

她朝纪安笑了笑:“阿兄疼我,我也疼弟弟和妹妹,我们一起吃。”

孩子们都吃到了肉,凝滞的气氛微微缓和,王氏忍不住露出笑,连忙招呼:“好了好了,吃饭吃菜,都多吃一点,宁丫头别光顾着弟弟妹妹,你也吃。”

说完,她给纪宁夹了一块豆腐。

纪宁先尝了一口肉。

嗯……没有她想象中好吃,有股膻味。

她穿过来有一段时间了,平时也大致了解了一下这个时代的物价,像今天王氏带回来的肉偏肥,大约要五十文一斤——也就是说,十斤粮食才能换一斤肉,这还是在北宋的猪肉并不受欢迎的情况下。

以前她喜欢研究美食,看过某站关于东坡肉的视频,也从里面学到了一点知识,大宋的猪基本都是没有劁过的,所以导致腥味浓重,苏轼说“富家不肯吃,贫家不解煮”,便是因为富贵人家更喜欢羊肉,而贫穷人家大多时候连猪肉也吃不起,偶尔吃肉也不懂得该怎么把肉烹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