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高门小户 东风令

9. 来信

小说:

高门小户

作者:

东风令

分类:

穿越架空

孙二花的厚底棉鞋踩在浅浅的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她惊大了嘴巴,跟着黑瘦乞儿进了破木棚子。那棚子门边放了个破泥盆儿,因缺了大半边,只能靠石块支撑着。泥盆里头装得是细碎煤炭渣,燃着星微的火焰,抵御了想要窜进来的寒气。

“这,这孩子是谁?你这乞儿,该不会是做了拐子吧?”孙二花看着丑乞儿,心底却生了寒。她干了十来年的人牙子,也曾从拐子手上买过丫头,可这乞儿才七八岁呀。为了自己的前途,就拐了别人的孩子来卖?未免太冷血无情了。

孙二花本就嫌弃乞儿生得邪气,如今又晓得她心狠至此,哪里还敢多事。

“二娘子,我哪有本事拐孩子。这是我妹妹,亲妹妹。”说话间,乞儿已经从怀里掏出张热饼来,都这会儿了,那饼竟还散着热气。

可孙二花却无心关注这些,她瞅瞅乞儿,又看看白嫩丫头,狐疑道:“亲妹妹?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我随爹爹,妹妹随娘。”乞儿见妹妹吃得香甜,三角眼里漏出不少温情来。这温情存留时间过于短暂,孙二花一度觉得自己眼花了。

不过又看白嫩丫头对乞儿的亲昵不假,清脆脆的声音唤得都是“姐姐”“姐姐”。孙二花一屁股坐在破草席上,笑了一声道:“你娘老子太不公平了。”

乞儿给妹妹喂了口凉水,摇头道:“是公平的。二娘子,我妹妹少了一魂,人虽生得好,却是个痴傻的。”

“啥?”孙二娘惊讶出声,而后转身细细打量白嫩丫头,又与她说了许多话,那孩子竟真的跟没听着似的,一个眼神对视也没有。

哎呦呦,还真是神魂不全的痴傻儿。这般看来,这乞儿没说假话了。

“乞儿,你是什么盘算?”孙二花看着俩姐妹,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一个丑,一个傻,她俩娘老子到底造了什么孽奥?

“二娘子,我妹妹虽傻,但乖巧听话,人也生得好。我听说世家大族有号这一口的老爷少爷,求您将我妹妹卖到那样的人家里去。实在不成,送去扬州教养也是可以的。我也不要钱,只求您将我送到赵国公府里去当差。”乞儿顺了顺妹妹的头发,出口的话却比寒风还要冰冷刺骨。

孙二花紧皱着眉头,心里合计着这事儿办下来值不值当。

乞儿见孙二花犹豫,拉着妹妹跪了下来,哭道:“求二娘子可怜。我妹妹这样的情况实在不能继续乞讨下去了。”

“求您给我们姐妹俩一条活路。这辈子,我会谨记二娘子的大恩,今生来世定会结草衔环报答您。”

孙二花诧异道:“你这乞儿说话文绉绉的?莫不成你读过书?识得字?”

“以前爹娘活着的时候,跟着学过几个字。”

“呦呵,那你家里应该不错呀,怎么成乞儿了?”

“爹娘离世得早,族里为了霸占家产,将我们姐妹撵了出来。”

孙二花听了倒也不诧异,她做了十来年人牙子,灭绝人性的事情看得一桩又一桩,乞儿身世可怜是可怜,倒也不算特别。

“你妹妹若真不会发疯病,我倒也好出手。倒是你,非得去那赵国公府?”

乞儿害怕人牙子多想,就道:“前些日子暴雪,我跟妹妹靠着赵国公府施的粥水才勉强活下来。我听人说了,赵国公府的老夫人乃菩萨心肠,今年还免了好些佃户的租子。我生得丑,想来只有这般仁善的人家才愿意收留。再一个,我虽是个乞儿,但也懂得感恩。赵国公府的救命之恩,我总想舍命报答的。”

孙二花唏嘘长叹道:“倒是个好孩子。罢了,二娘子我发一回善心,至于事情成不成,且看造化罢。”

今个去的宋府正是赵国公三儿子的府邸。当家的宋姑娘宽和厚道,亦不以貌取人。乞儿识文断字,倒也拿得出手。

......

这会儿宋嘉佳正忙着待客,不是旁人,正是自己的刺绣师傅柳娘子。在自个儿家中,师徒二人便随意多了。

柳娘子笑道:“若非你娘寻了我,明年我可就少了一笔收入了。”

“国公府不续课了?”

“不续了。不止我这一门,明学堂的所有课都停了。”

宋嘉佳想着大堂姐的来历,觉得停课倒也正常。毕竟她连身边近身伺候的丫鬟婆子都撵了,何况各科师傅了。而且她上辈子是皇贵妃,想来如今的课程也满足不了她。

“师傅,我托您查的事情可有眉目了?”说罢闲话,宋嘉佳就说到了正题。丽正门前两间铺子,一个是绸缎庄,一个是香料铺子,是顶顶优质的资产。宋嘉佳盘了历年账册,账上十分好看,年年盈利。

但是盈利得十分平均,几乎每年雷打不动一千五百两。

但远得不说,只说三十二年,乾元帝大封后宫,妃嫔家眷为了体面入宫谢恩,市面上的绸缎几乎一抢而空,价格那是水涨船高。又说,去年各藩国入京纳贡,附搭番货里有不少香料。例如安南的沉香、暹罗的胡椒,降真香等等。尤其是胡椒,据闻来了数万斤之巨,因着宫中仓储不足,竟还发了几个月的胡椒俸禄。被番货如此冲击,她家香料铺子胡椒成本价竟是一点儿没降。

这两间铺子的掌柜真是在糊弄鬼呢!

“寻着了。只是嘉佳,你真要应了流彩阁的要求?你们赵国公府在南直隶人脉广,不拘云锦还是宋锦、吴绫、宁绸,都能很轻松地采买回来。就这般停了绸缎庄的生意,岂不可惜?”

“师傅,哪里是我想停。是不得不停。你不知道,自从铺子转到我家里。绸缎庄的吴掌柜来了好几回,不是缺货,就是提价,一合计,竟要我们搭进去好几年的盈利。南直隶的人脉是国公府的,跟我们宋宅没关系。”那吴掌柜面上恭敬,但几乎要以小胁大了。爹娘不曾管事,说出去的话也没有威信。

依着吴掌柜的意思,铺子里的料子一卖完,就彻底成为空铺了。

非要做这门生意,家里得有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