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虎爷支援的三十几名壮劳力和虎子这个不知疲倦的监工,养猪场的建设进度肉眼可见地快了起来。
陈野看在眼里,心下也自欢喜。
对于这帮出死力气的汉子,他出手绝不小气。
工钱开得足足的,比县里那些正式工厂的工人只多不少,每日两顿的伙食更是实打实的有油水。
杂粮馒头管够,菜里时常能见到大片的肥肉,这待遇传出去,不知羡煞了多少旁人。
这帮人心里也自有一杆秤。
他们多是家境贫寒、找不到正经出路的,如今得了这既能挣现钱又能吃饱吃好的活计,个个都憋着一股劲,干活格外卖力。
虎爷也给他们交代过,眼下是帮着平整场地、修建猪舍,等厂子真正办起来,他们这些人就是元老,就是第一批工人!
陈老板仁义,跟着他干,准没错!
因此,不用虎子过多催促,工地上始终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与此同时,在郑卫东的暗中牵线和大力支持下,养猪场其他方面的人员架构也在逐步搭建。
郑卫东深知这个试点项目的重要性,也存了借此做出成绩的心思,因此在人员推荐上颇为上心。
虽然不可避免地有一些人情关系需要照顾,塞进来几个背景或硬或软的关系户,但郑卫东都亲自帮着过了几遍筛子。
他私下里对陈野交过底,有些人情世故,避免不了。
但安排进来的人,或许能力有高有低,但绝不是那种偷奸耍滑、惹是生非的二流子。
陈野对此倒是看得很开,他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这么大个摊子,方方面面都要顾及到。
他深知,想要完全撇开人情关系独善其身几乎是不可能的。
郑卫东能帮他做到这个地步,已经算是鼎力支持了。
人员陆续到位,财务、后勤、仓管等岗位都有了初步的人选,但基本的架子总算搭起来了。
就等正式开工了。
然而,陈野心头始终压着两件大事。
这日,他特意又去了一趟县计委,找郑卫东商量。
“郑大哥,眼下场地、人手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有两个关键位置,我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陈野递过一支烟,面色略显凝重。
“哦?哪两个位置?”郑卫东接过烟,示意他继续说。
“一个是能真正镇住场子的厂长。”
陈野掰着手指头说,“这个人得有威望,懂管理,能协调好内部各方关系,还能对外应付各种场面。”
“虎子踏实肯干,但太年轻,压不住阵;”
“我自己呢,毕竟精力有限,而且我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可能天天钉在养猪场。”
“另一个,就更关键了,必须得有一个真正懂行的技术大拿!”
“最好是那种精通科学养殖方面的专家。”
郑卫东听完,深深吸了一口烟,沉吟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一个人来。”
“要是能把他请出山,没准你这两个难题,能一下子都解决了!”
陈野精神一振:“谁?”
“我家老爷子的一位老朋友。”
郑卫东弹了弹烟灰,“不过……这那老爷子的脾气有点古怪,而且早就回家颐养天年去了。请动他恐怕不容易。”
“只要有真本事,再难请也得试试看啊!”陈野立刻道。
郑卫东笑了笑:“这样,你去县医院找我父亲,再把你的难处和想法跟他仔细说说。”
“他比我更了解那位老先生的情况,或许他能有办法牵个线,或者至少给你些建议。”
陈野是个行动派,闻言也不耽搁,立刻起身:“成!我这就去拜访郑院长!”
他买了两瓶水果罐头,又包了两盒不错的点心,用网兜装了,骑着自行车就直奔县医院。
县医院院长办公室里,郑院长正戴着老花镜看文件。
见陈野提着东西进来,他先是一愣,随即笑了起来:“是小陈啊?可是有日子没见你了。”
“听卫东说,你最近折腾出的动静可不小啊。”
陈野将东西放在一旁的茶几上,不好意思地笑笑:“郑院长,您别听郑主任夸张,我就是瞎折腾。”
郑院长摆摆手:“你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坐吧,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
他对陈野颇为重视,也知道这小子绝非池中之物。
陈野依言坐下,便将养猪场遇到的难题——
缺乏一个能统筹管理的厂长和一位技术核心——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他最后补充道:“郑大哥说,您的一位老朋友或许能解我的燃眉之急,让我来向您请教。”
郑院长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卫东说的,应该是欧阳老头了。”
“欧阳老头?”陈野恭敬地听着。
“嗯。”
郑院长似乎陷入了回忆,话也多了起来,“这位可是个有本事也有故事的人啊。”
“他是正儿八经的高级畜牧兽医师,早年是在省农科院下属的单位搞研究,后来调到省城最大的国营养殖场做技术总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