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其他 > 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狷介

第564章 避雨亭

大家坐在马上,目光齐齐投向已经离得很远的大青山。

在视野的尽头,大青山的轮廓渐渐清晰,果然已经可以看到图案里的全貌,大小比例也几乎差不多了。

春夏交替的季节,大青山上到处郁郁葱葱,宛如一条绿色的长龙盘旋,几乎直达天际,外观非常巍峨。

山间云雾缭绕,仿佛给这座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那边有座亭子。”

一直盯着大青山那个方向看了许久,没人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小蛮早就忍不住东张西望了。看到大家开始回转神的时候,他往不远的一个方向指了指。

大家才回过头来,注意到道路再往前大概也就十来丈的位置有座亭子。亭子上面草书三个大字,但是墨迹已经有点模糊,站着远看不清楚是什么字。

“过去看看!”胥子泽说完马上策马往前,几个人也赶紧跟上。马蹄声哒哒作响,在宁静的乡村道路上显得格外清晰。随着亭子的靠近,上面模糊的字迹依稀可辨:“避雨亭”。

三个字虽然有些斑驳,但依然能感受到当年书写时的豪迈与气魄。

亭子静静矗立,整体结构简洁,却在细节处流露出应有的庄重与雅致。

亭顶是单檐歇山式,青灰色的瓦片整齐排列,檐角微微上翘,带着一种古朴的灵动。亭柱选用的是未经雕琢的原木,质朴中透着自然之美,但柱础却雕刻着精美的卷草纹,粗犷中透着雅致。岁月的痕迹在这些柱础上留下了淡淡的青苔,增添了几分沧桑感。

亭内地面用青石铺就,虽无奢华装饰,却因岁月的打磨而显得光洁温润。四周的栏杆简单却大气,几道横栏横贯其中,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一种质朴的美感。

亭子周围就是农民的土地,绿植摇曳与这座亭子相得益彰,仿佛是大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亭子不算小,遮风挡雨起码可以避进来十来人。

几个人靠近亭子后下马,把缰绳丢给小蛮。

站在亭子里往大青山的方向看,怎么都觉得那幅图案就是在亭子位置画的。

甚至想象得出,一个老人手持画笔坐在石凳上,远眺着大青山,在前面的画板上一笔一画落笔的情形。那画笔在纸上舞动,每一笔都带着对大青山的敬畏与热爱,仿

佛要把这座山的灵性都融入画中。

“这个位置并不靠近官道也不是村口谁会浪费钱财建这么大一座亭子?”

小蛮已经找棵树拴好了马走过来的时候一面大声说话声音有点大。他提出来的问题这也是大家费解之处。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建一座如此气派的亭子确实有些令人费解。

没想小蛮的话却传到了旁边种地的一个老汉耳中。老汉干活累了听到这话又看见他们好几个人也起了好奇之心。

他干脆停下来歇歇把小蛮的疑问接了过去:“江南一户有钱的人家建的说是建个亭子路过好歇脚都建了十几年了。

老汉我记得清楚着呢!就是在大庆十一年建的两年后就换了皇帝。”老汉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语气中带着一种岁月沉淀的从容。

景春熙朝胥子泽看了过去他一动不动也没有看过来但老汉的话应该是听进去了他此刻静静地看着大青山一动不动。

大庆十一年也就是十五年前。那时候胥子泽已经在娘胎里了。三年后他们一家被迫去往岭南。

景逸看着这座亭子出神了一会儿又看向沉默不语的胥子泽忽然用手肘捅了捅小蛮说:“快去跟那老汉随便唠唠。”

小蛮刚想上前想想又往马匹的方向跑了过去马头上挂的干粮他全部摘了下来。

他朝老汉坐的那个田埂跑了过去像个野孩子似的去到老汉旁边也不吭声直接坐他旁边去。

穿着干干净净的孩子怎么都知道是家境不错的

小蛮若无其事地跟老汉坐在畬地里景春熙则凑过去在老汉旁边不远处蹲着景逸则过去拿起了锄头帮老汉锄草。

锄头在土地里发出“嚓嚓”的声音显得格外清脆。

小蛮朝布袋里一摸两个肉包子自己嘴里叼一个另一个递给了老汉:“爷爷!您吃。”一布袋的吃食也塞到了他怀里。

老汉看了小蛮一眼看向景逸和景春熙最后看着亭子里一直盯着大青山看一言不发的胥子泽。也不拒绝小蛮的善意布袋他收下了也没道谢就是发出善意的微笑。

“婆子有吃的快点过来。”老婆婆好像在种什么种

子,离这边田埂不远,听到招呼也朝他们这边看了一眼,却没有动。

“过来吧,歇会儿,有肉包子吃。听到这话,老婆婆站起身,把脏污的手往自己的身上擦了擦,也朝他们走过了过来。

老汉手上的肉包子一掰,一人一半,老婆婆也坐到了他旁边,包子还没入口,她就连声道谢:“真好吃,谢谢贵人!

看老汉吃了两口肉包子,小蛮才问:“那江南富户不会是钱烧口袋了吧?怎的这么浪费!

小蛮这话一出,老汉话闸子也打开了:“看你说的,有钱人家哪里像我们,还能吃进肚子才叫不浪费?

那富商,说是老家就在这一带,后代回来寻亲的,那些日子往大青山的方向拉了不少材料。老汉的脸上露出一丝回忆的神情,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热闹的场景。

想想又说:“可能是建祖宅、修祖坟去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庄子的可真幸运,说不定祠堂、村路、族学都建好了。

他咬了一口包子,又一脸羡慕地说:“都说大青山有灵性呢!有的庄子以前可是出过举人的,这富户那么有钱,肯定也是我们大青山的风水好。没准修了祖坟回去。还大发了呢。

再后来,小蛮还是尽量把话题往这亭子和大青山上面引,也一再问起江南富户的事。老汉倒是絮絮叨叨了不少话,但说的都是道听途说的前朝旧事,或是他个人和村子的回忆。

看再问不出其他更多的信息,时间已经不早了,老婆婆吃完肉包子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