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游龙记 不会起名的乌鸦

137. 第九章 新任堂主

小说:

游龙记

作者:

不会起名的乌鸦

分类:

穿越架空

凉城位于西北,此时虽已三月初,却还是风寒料峭,丽妃一大早便起了身,坐在梳妆台前,细细地涂抹着脂粉。

她乃是吏部省主事官窦世权的嫡亲孙女窦丽殊,一年前被选进宫中,窦丽殊容貌姣好,从小在家中便得宠,窦世权从龙有功,她进宫侍寝后没多久就被封了妃,殊荣乃宫中的头一份,陛下专宠了大半年,同期与她一起进宫的其他官家女子还在苦苦等待侍寝机会的时候,她便已是这宫中第一位有了封号的妃子。

即便后来陛下又宠幸了其他人,可也会隔三差五地到她这儿来,常年荣宠不衰,让宫中多少人嫉妒地红了眼。

今日是她的生辰,陛下早些时候便让内务府准备,说好了下了早朝后会带她出宫到城东琵琶山泡温泉为她庆生。

难得一次与陛下单独出宫的机会,她一大早便起来梳妆打扮,就为了等会儿能看到那位少年天子惊艳的目光。

“娘娘今日真是太美了,一会儿肯定会把陛下迷得转不开眼。”

女官彩琳边为她别上大红宝石镶嵌珍珠的步摇,一边赞叹道。

见她含笑不语,彩琳捂着嘴轻笑,又把头凑到她耳边,轻声说道:

“娘娘,夫人请的女夫子为您把过脉了,这几日正适合受孕,您可要好好把握,让陛下多陪您些时日。”

女儿独宠后宫,新帝又正直壮年,虽不是荒淫无度之人,后宫嫔妃也仅有七八人,可是一个月里却总也有那么四五日宿在女儿宫中,女儿得宠,照理说是好事,可一年多过去了,丽妃的肚子却连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可急坏了窦夫人。

明帝年轻,以后肯定会有许多子嗣,又至今未立后,如今谁能生下第一位皇子,便得了长子的优势,今后她若能问鼎后位,她的孩子就有极大机会成为下一任储君,为了这长子的名分,宫里面的几位妃嫔们可都别着劲呢。

“嗯。”丽妃娇羞地点了点头,为了今日,她也是做足了准备,母亲还专门派了几个老嬷嬷来,亲自教导她那些让人羞于启齿的方法,用于取悦陛下。

天光微亮,陛下应该快下早朝了吧。

彩琳看了看天色,道:

“娘娘,您今日起得早,陛下早朝后还要在御书房议事,估计没那么快过来,要不您先吃点东西填填肚子?”

丽妃摇了摇头。

“再等等,陛下应该快过来了,你吩咐下去让厨房把陛下爱吃的金玉膏热着。”

如此等着,又过了快一个时辰,天光已大亮,却还未见陛下的踪影,丽妃也有些着急了。

“彩琳,你去看看,陛下可还在御书房。”

“是。”

彩琳依言退了下去,不多时,她从外面走了回来。

“娘娘,陛下还在御书房和长青将军议事。”

“只有长青将军?还有哪位大人在?”

“奴婢不知,奴婢不敢凑近,不过回来的路上碰到了中枢省洛大人的随从,说是洛大人走得急拉下了披风,让他回来取。”

听到这话,丽妃秀眉微揪,既然中枢省洛大人都不在御书房了,陛下和长青将军还要议什么事?

“娘娘,要不奴婢吩咐厨房先给您煮碗银耳羹垫垫肚子?”

彩琳见她脸色不好,小心翼翼地道,得了丽妃首肯,她忙下去安排膳食。

如此等着,丽妃吃完了早膳,又过了快大半个时辰,眼见着都接近午时了,陛下却还未出现,丽妃盯着敞开的大门仰地脖子都有些发酸了,脸色越发不好看,她站起来在屋内不安地踱了几步,又向着身后的彩琳使了个眼色。

彩琳会意,忙低头退下,又去往御书房查探。

这次足足过了两盏茶的功夫,她才匆匆回来,脸色有些为难地道:

“娘娘,陛下,陛下,出宫去了……”

“什么?!”丽妃腾地一下站了起来,隐忍着怒气道:

“你说陛下去哪儿了?!”

“陛下,陛下,”彩琳见她发怒,心里害怕,犹犹豫豫地说道:

“陛下带了光公公和,和长青将军,出宫去了。说是,说是,长青将军家的雪梅三月不败,邀,邀了陛下同去观赏……”

彩琳磕磕巴巴地把她探听到的消息说完,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自己精心打扮,等了陛下一早上,他说好给自己过生辰的,转身却与别人去赏梅了!丽妃脸色铁青,手上的帕子被用力抓成了一团,她只觉得一股愤怒委屈难受的情绪直冲脑门,怒意涌了上来,啪的一声,手上用力一扫,将桌子上摆着的糕点和刚呈上来的金玉膏扫落一地,那些珍馐美食和碎裂的碗碟混杂着散落房间各处。

满屋子的人噤若寒蝉……

******

“姐姐府里这株雪梅今年开得真好。”

梅树就在湖的对面,虽已过立春,不过凉城靠近北方,还是有些沉冻,比隆城还要冷一些,柳儿和玉墨此时正带着下人们用厚重的帘子将凉亭半边围上,仅留下了面向梅树的那一边。

两人私底下相处时,明帝还是喜欢像原来那样称称呼付清玉。

“还是柳儿和玉墨对朕好。等明年,朕定要姐姐给你们许个好人家。”

明帝看着围完了亭子又忙碌着给他端上糕点茶水的两人,打趣地笑道。

付清玉望着面前艳色更甚的男子,温和地笑了笑,语气熟稔中带着嗔怪。

“偏你要来,你看,为了你,我这好好的亭子都不得不穿上厚衣服了。”

“哎,去年入冬以来,姐姐都不在府上,朕可许久没与姐姐赏梅了。”

明帝语气轻快,偏又带了些像孩子撒娇般的抱怨。

付清玉好笑地看着他还如十几岁孩童般作怪,似乎他还是在隆城时对自己依恋的那个小孩儿,她心中一软,从怀里掏出一个盒子递了过去。

“喏。给你的。”

“是什么?”

明帝好奇地接了过去,打开锦盒。只见一个精巧的白面小武生静静躺在其中,眉眼精细,神态逼真,就连身上衣饰的褶皱纹路都清晰可见。

“这,可真好看啊。”

明帝不由发出赞叹,摸了摸那小武生细致的眉眼,有些爱不释手。

“就知道你会喜欢,这燕国匠人的手艺就是比我们尉国的精细些。”

明帝摸着锦盒的边缘,抬首向她望去,眼里藏着深沉的颜色,面上却不显,只如往常般微笑着问她。

“姐姐年前是去燕国了吗?是,去见那个叫张镰的人吗?”

付清玉一怔,看着面前那张有些探究的脸,轻笑着摇了摇头。

“不是,是去找一个人。”

“陛下可还记得林铮此人?”

“林铮?”明帝摇了摇头。

“在邺城时,他是你父王府上的一名幕僚。当年邺城事败后,他便流落到了燕国,这次我无意中发现了他的踪迹,便想着请他回尉国为陛下效力。”

明帝垂下眼睑,掩饰自己泄露出的一丝情绪。

“此人有大才,擅治国之道,在你父王手下时,因性格内向,常被人排挤,不受重用,但此人熟悉尉国政事,精通民事,擅针砭时事,做事也颇为老辣,若为我等所用,或可撬动眼下朝廷的积弊,开一副新局面,若此人能为陛下效力,我尉国江山此后必定会更为稳固,陛下亦可大展拳脚。可惜了……”

付清玉摇了摇头,接着说道:

“可惜此人如今已胸无大志,投靠了燕国的一个判军头领,甘居人下做一名小小的幕僚。”

明帝嘴角轻翘,难掩心中的欣喜,原来她不惜远赴燕国,是想为自己寻治国之才。

“国内有姐姐,有老师,朕的江山也必定能永固,姐姐不必觉得惋惜。”

付清玉含笑看着他,认同地点了点头,道:

“陛下已经长大了,去年宜兴的水祸,还有宾阳的旱灾,陛下,都处理得很好。”

这个瘦弱的少年,几年间已长成一名顶天立地,治国有方的贤明君主,看着面前这位风姿卓绝的君王,她一手养大的孩子,付清玉心中那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亭内二人谈笑风生,而在亭外不远处,天羽卫统领穆临风却看着亭中的两人,脸色变幻。

******

啪!

龙旭将手中的拜帖一把摔在桌子上,满脸不屑地冷哼道:

“这陈世义也欺人太甚了,竟以鹤岗岭之事为由,逼着各路义军结盟共抗朝廷,还要大家奉他为盟主!他何德何能!不过是个下九流的鸡鸣狗盗!”

此时堂上几人俱是面色沉重,不发一言。

鹤岗岭事变后,飞熊军陈世义趁着几大义军统领被杀,人心离散之机,大肆收拢各路义军残存的势力,败天军和仙泉山的势力有很大一部都投靠了他,飞熊军一时间实力大涨,他打着有田同耕,救济斯民的旗号,当先撑起推翻朝廷、还生于民的反旗,一时间各路散兵游勇的义军、盗贼、山匪们纷纷响应,汇聚到了陈世义的飞熊军旗下。

这一次,由圣母教沈碧牵头,陈世义向民义团和飞耳帮等还保存有实力的义军统领发帖,邀众人会盟共抗朝廷大军。

“你们怎么都不说话!?难道我们真要投靠那陈贼吗?!”

龙旭大声喝问道。

“老何,你什么意思?”

何方煜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一向不擅长处理这种事,被龙旭这么一问,一时愣愣地也不知道如何作答,不由自主地看向了旁边的张镰。

龙旭见他不回答自己的话,反而看着张镰,心中更是恼怒,又朝林穆升望去。

“林副堂主,你一向足智多谋,你怎么说?”

谁知林穆升听了他的话,却不回答,也转向一旁的张镰,问道:

“张副堂主,你觉得呢?”

张镰被他这样一问,不疑有他,沉思着开口道:

“这个会盟,我们要参加。”

“我们民义团难道要向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