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重回七零小人物 芳芝

36. 第 36 章

小说:

重回七零小人物

作者:

芳芝

分类:

古典言情

等到小孩被带走,香草才有时间问王有财:“你咋来了,你不在家跟你爹学做生意,来我家干啥?”

王有财从十岁就开始跟着老爹学做生意,像他们这种情况的家庭,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

“做生意时间都能学,我就想来看看你。”说完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也红了。

香草没心没肺的,没有想那么多。

李秋生也在,当时吓坏了,没有王有财那么沉稳,毕竟从小在乡下长的,连县城都没有去过,不像王有财跟着王老板见过世面,遇事不慌。

三个人一起回家,走到香草家,香草和王有财要回家,李秋生见王有财在,不想回自己家,他也想和香草呆在一起。

香草见李秋生要跟着来家里,对他说:“秋生哥你回家吧,时间长了公正伯伯和大娘会担心你的,咱们改天再一起玩。”

王有财见香草和李秋生站在一起说话,他就站在香草的身边,李秋生看香草的目光,他能看出来是什么意思,得想个办法,不能让香草身边有危险分子。

在他看来李秋生就是危险分子,想和他抢香草的都是危险分子。

李秋生看着王有财,也是一副看仇人的目光,他知道王有财比他有钱,比他长得帅,但那又怎么样,只要香草没有长大,没有结婚,他就有可能,他要温水煮青蛙,慢慢来。

毕竟王有财不能时时都在香草身边,相反他天天和香草一起上学,一起回家,还能天天在一起玩,想到这里,李秋生对香草说了声再见,明天一起玩,就回家了。

王有财被李秋生的话给气到,得想个法子,让香草和他一起去县城上学。

“香草,你和我一起去县城上学好不好?”

”我为什么要去县城上学,去县城没有认识的朋友,不好,我不去。”

王有财被香草问的没有话说,总不能说他想天天和香草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再天天在一起玩吧?

家里田美英已经做好饭,李青山也回来了,这会儿看到他们回来了,就招呼吃饭,王有财毕竟是客人,田美英特地做的四菜一汤。

有一道菜是辣子鸡,是香草教田美英做的,用的是自己家地里种的辣椒,味道那叫一个麻辣鲜香,才刚吃一口,把人辣的口水直流,一口下肚让人忍不住还想吃。

田美英因为李强要吃奶,吃不了辛辣的,所以没有尝味道,做好就端上桌了,看王有财眼泪都快出来了,忙问是不是太辣了。

王有财连忙摇头:“没事没事,辣的才好吃。”

吃完饭,李青山叫住王有财:“有财你跟我来一下,我有话对你说。”

王有财跟着李青山来到院子里:“叔你要说什么?”

“那我就开门见山了,你送香草那金镯子是什么意思,不说清楚今天你把东西拿走。”

“青山叔,那是我送给香草的礼物啊。”

“谁送礼物送那么贵重的东西。”

王有财和王老板一样有八百个心眼,但是王有财从不对家里人使心眼:“叔,你知道我是啥意思。”

“你今天把东西拿回去,不管你是啥意思,那礼物我们都不能收。”

王有财一动不动:“叔,这是你的意思还是香草的意思。”

“香草还小。”他当然不可能把这意思跟香草说,香草现在还没什么反应呢,万一他说了,反而让香草早恋了怎么办。

“那礼物就先放在这,等香草长大能自己拿主意再说。”

王有财的一番话堵得李青山没什么话说,只能干瞪眼,王有财也没有说是定情信物,那他更不能说是定情信物。

李青山的脸色很难看,臭着一张脸进了屋。

田美英正在逗孩子,看到他这样,问:“他爹,你脸色咋这么难看,是不是生病了不舒服,要不要找大夫看看?”

李青山自己在家里生闷气,外面老太太又开始闹,说李青山是白眼狼,田美英不孝顺,不敬长辈,把钱给外人都不给自己家兄弟,在院子里骂骂咧咧的。

李名扬在屋里,脸黑的像锅底,他娘真是个搅家精,怎么就认不清现实,这个家现在全都是倚仗李青山一家。

李青山觉得是时候搬出去建房了。

“我一会就去找你公正哥,让他给咱批宅基地,建好房咱们搬出去住。”

田美英更惊喜:“搬出去好啊,过好过赖,吃好吃赖,咱们没有怨言。我真的受够了。”

李青山先去找了他老爹李名扬:“爹我想出去批宅基地,我要自己建房,搬出去。”

李名扬又开始和稀泥:“山子,不搬出去不行吗,你奶她老了,也闹不了几年了。”

“爹,你忘了我娘是咋死的了,你还想让咱家再出事。”这话堵的李名扬无话可说,他也知道他娘是胡搅蛮缠,但那是他娘,他又能咋办。

最后李名扬也只能同意李青山他们一家人出去建房。

李青山去找李公正说建房的事,田美英拿着做好的鞋底子,去村口的树下纳鞋底。

在那个年代,每到夏天,年轻的年长的妇女们都会做鞋底子,那时刚结婚的新媳妇,头一年夏天都得做鞋底子,鞋底子是用不能穿的旧衣服,破衣服,有的还会把穿烂的鞋子再拆下来,用剪刀裁成需要的鞋底子大小,裁好后,用麻搓成细细的麻绳,再用细麻绳把鞋底子,一针一针地缝好,说是千针万线一点都不错。

新媳妇可以不会做饭,但是不能不会做鞋底子,头一年得给公公婆婆每个人做两双,然后给自己老公起码做四双,自己可以少做,看自己。

反正每个人每年光鞋都得两双,天天去地干活,鞋底费得很,夏天不做鞋底,一年都没有鞋子穿,买鞋是不可能的,买鞋一双好几块。

有的人做的鞋底子,平整又细致,也有人做出来的鞋底子这鼓一疙瘩,那洼一疙瘩,不管做的平不平,都不影响穿,但必须密实,不密实不顶穿。

有的新媳妇一个夏天做下来,手都被麻绳给磨破了。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