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老实头儿的春天

8. 寒风日进县赶考

小说: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作者:

老实头儿的春天

分类:

古典言情

若云表姐出嫁这天,珍卿吃了一会席,赶紧找个由头从席上脱身。回到后院先去看望姑奶奶,正巧在这里遇到三表叔。三表叔跟她说学校已经有眉目,叫她别太操心,在家里安心等着,一旦那学校开始招生,他立马写信通知她祖父。

若云表姐的婚礼杜太爷并没有来。虽然不晓得他为啥没来,但都知道他这人不讲礼数,也没人挑他的理。

三表叔还跟珍卿说,他在市里看到一本画册,买了放在永陵市的家里,这次参加婚礼回来得急,下次再给她带回来。三表叔没在杨家湾家里多待,下午又匆忙赶回永陵市去了。

珍卿这天午后跟三表叔分别后,到后罩房烤了一会火,觉得有点不大舒服,好像有点冻着了。她就脱了衣裳上床睡觉。

珍卿午睡到很晚才醒来,人就感觉有点怏怏的,晚上饭也吃得少。吃完饭没多久早早就睡下了。姑奶奶看着不对劲,叫余奶奶晚上经心照看。果不其然,珍卿睡到后半夜就开始上吐下泻,别提多难受了。姑奶奶着实不放心,叫用人去敲村里大夫的门,把大夫给请来了。大夫来说是凉了胃,她脾胃弱吃药反而不好,就给表小姐喝点大烟果子酒,明天再看怎么样。

珍卿就喝了两口大烟果子酒,那带着药味儿的酒液一路灼烧到胃里,余奶奶一直给她揉肚子,好歹把她揉睡着了。到第二天珍卿感觉好多了,但是实在没什么胃口,只好喝一些粥水。

外面天气愈发冷了,余奶奶说今年的倒春寒怪厉害的,像是要下雪了。

珍卿这一年没怎么生病,这回猛一生病就额外地难受。直到第三天她胃口才回来一些。姑奶奶这时免不了骂大表娘,说不该给小花安排在风口里吃饭,好好地叫孩子凉了胃,来做客白白地受一场罪。

珍卿赶忙劝说姑奶奶,说主要是她吃了凉菜的缘故,要说吹风没有哪一席不吹风的。她自然不能叫姑奶奶把大表娘骂得太狠。那天可是大表娘嫁女儿啊,她忙得自己都顾不上,有什么好责怪的。

其实珍卿自己觉得,除了吹寒风、吃凉菜还有不卫生的缘故,更还有不小的心理作用——她心里老觉得不干净。

第三天中午珍卿正在吃饭,忽然外面有人说舅太爷来了——这说的就是珍卿祖父杜太爷了。

杜太爷突然过来,珍卿倒也不觉得惊讶,她到杨家湾也有七八天了,她祖父也该坐不住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祖父不是单为接她回去,而是她的学堂有眉目了。

原来杜族长家的二儿子,帮忙打听到一所很好的学校,是大教育家梁士茵发起的。这个学校表姑奶奶家的三表叔也觉得非常好,同时给杜太爷送了信,叫她准时带珍卿去考试。

杜太爷一看,一个很有学问的重孙,一个很有本事的外甥,都称赞这个学堂好,说这个叫梁士茵的很厉害。那这个学堂和和这学堂管事儿的,那必定是很好的了。

杜太爷说考试就在明天,今天必须带珍卿到县城。姑奶奶很不放心,说小花正病着呢,这样一路马车颠簸,再加上吹冷风,别把孩子折腾坏了。

杜太爷却很固执很坚持。族学里九先生的伤一直没好,他不想珍卿在家闲着,铁了心要带她去县里考试。

姑奶奶这个人是很彪悍的,她当着小辈们揪着杜太爷打,骂他是个“死砍头的老东西”,一点儿没有人味儿,非把小花折腾坏了才高兴。眼见这么大岁数的两人掐起来,珍卿连忙去救火,说她自己愿意去考,盼着能上学盼了几年,她不想错过这个机会。这才结束了这场揪斗。

姑奶奶说要收拾点衣裳,杜太爷着急忙慌地说,还要赶着去报名嘞,再不能瞎耽搁了。马车在路上走得很快,杜太爷嘱咐珍卿:“那个叫梁士茵的,说是美什么国回来的博士,是个很有名声的人。他请的先生,都是很能干的先生,你一定要好好考,给我争气。”

这老头儿,也不问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就着“好好考”“争气露脸”的话。

路上北风刮得厉害,马车又颠簸又露风,珍卿在半道上又吐了两回,把衣裳也给吐脏,别提多难受了。

珍卿琢磨了一会儿,还是问杜太爷:“学校是初等小学校,还是高等小学校?是所有人用一套考试题?还是分成几个等级的考试题?祖父,考几个科目,你打听明白了吗?”

杜太爷哪懂这个,听的是一头雾水,他从怀里掏出两大张纸,展开了递给珍卿:

“这是玉琮二叔,还有你三表叔从学堂弄来的,什么个招生的章程,你自家看看。”

珍卿看两张招生简章是一样的,是一个叫启明学校的招生简章,内容是这样写的:

睢县启明学校(附设男女初等小学校,男女高等小学校,男女初级中学)办学宗旨,以留意少年儿童身心发育,施以男女学生工作生活适用之知识技能,并授以真正之道德基础,育成他日国家梁栋及贤妻良母。

学科分设按教育部章程,本校加开外文、绘画、工业专科,另有简章详述。

入学资格:身家清白,人品端方,身体健全,有志求学,招生考试合格者。

学龄分类:初等小学校七至十二岁,高等小学校十二岁至十五岁,初级中学十五至十八岁。

缴纳费用:初等小学生,学费每期一元;高等小学生,学费每期一元五角;初级中学生,学费每期两元;外文、绘画、工业专科,另外收费。膳费:均每月三元。

可供外地学生住堂:初等小学生每期住堂费:五元。高等小学生和初级中学生住堂费:六元。

校址:睢县北门内汉阳桥南愚仁巷内。睢县与灵州、夏阳、南郑学子皆可报考,自四月三日至四月十三日皆可报名,考试日期为四月十四日。

过时不候,敬望悉知。

睢县启明学校启

珍卿看完之后算了一下,公历的四月十四,正好就在阴历的三月十一,正好就是明天了。

她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赶倒是勉强赶得及,问题是杜太爷怎么到今天才匆匆地过来接她?

她就问杜太爷:“祖父,玉琮二叔和三表叔,啥时候给的招生简章,你咋才来接我?”

杜太爷尴尬地咳了两声,想想这事儿咋解释,可终究只恼怒地喝一声:“你瞎问啥子,别人帮你打听学校,难不成还欠你的,你有啥好问的!”

珍卿就不吭声了,玉琮二叔和三表叔自然尽了亲戚的义务,要好生感谢一番。可这杜太爷,怎么一副心虚气盛的样子?算了,身体正不舒服就不想它了,还是想一想考试的事情吧。

杜太爷看她不追问,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他可不会告诉她,他把上面的阳历时间,错当成是阴历时间,他想四月份才考试,时间还远着呢。又因今年倒春寒太厉害,他操心刚种上的那茬儿庄稼,就没多在意那学校的啥简章。

直到今天一早,杜太爷从地里回来,他那个当族长的侄孙儿问他明天就要考试,怎么还不把珍卿接回来。两下里一沟通,杜太爷才晓得差点坏了大事。他们乡下人种庄稼都要看节气,一惯过的阴历日子,哪会想到那什么简章上用的是阳历?

这一会儿的杜太爷生怕还漏掉啥关键信息,让珍卿再把招生简章念几遍,间或问珍卿这句话啥意思那句话啥意思。

杜太爷从前也念过书,可是他脑子笨,小时候学的那些字,稍微生僻一点的,在世上混了五十多年,都混得不大认得了。如今他眼睛也不大好,又不爱戴那累赘的老花镜子,连看信都时常叫大田叔给他念。

珍卿给杜太爷念完之后,她自己心里也有章程了。总的来说,这个启明学校跟后世对比来看的话,包括小学和初中两部分。看起来,是把后世的义务教育年段都包含了进来。据珍卿有限的学制知识,初等小学大概相等于后世的小学一至四年级,高等小学相等于后世的五至六年级。

只是不知道,它这个年级划分是否也跟后世一样,小学一共学六年?这学校好像也不是义务教育,因为它是收学费的。但学费比膳费、住堂费低得多,好像就是象征性地收了一下。住堂就是寄宿的意思,寄宿生收得费用就很高了,非有钱人恐怕寄宿不起。

至于招生简章中所谓的外文、绘画、工业专科,想必就是学习一些专业的技能,大概学完就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也许类似于后世的中专吧。当然,她也不太了解,只是瞎猜罢了。

到了县城里面,大田叔早在那里等着了。珍卿问是不是先去报名,大田叔说他去过启明学校,已经给她报名了。

他们家在县城有三个铺子,都是珍卿奶奶的嫁妆,铺子里的房产说来也算是珍卿家的。杜太爷就带着珍卿,在离考试地最近的粮店里歇下。

珍卿颠簸了一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