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老实头儿的春天

6. 做客杨家遭数落

小说: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作者:

老实头儿的春天

分类:

古典言情

珍卿坐在马车里,扒开马车帷子看着外面的春日景象:到处花明柳媚,蝴舞莺飞,人的耳朵里总能听见各种鲜活的声音。冬日一片死寂的堰塘,也长出绿绿的漂浮物,时来一阵轻风,水面就优雅地荡起涟漪……

珍卿靠在马车壁上,舒服地叹了几声。在杜太爷手下讨生活,简直跟坐监牢一样。去杨家湾呆一阵子,好歹能呼吸点新鲜空气,舒舒坦坦享几天清福。

可怜啊,她只有杨家姑奶奶这一门亲戚可走,因此能出来的机会,实在少之又少。

说杜太爷的亲近亲戚少,就不得不说说杜太爷这个人。杜太爷年轻时,是个干啥啥不成的犟驴子,他一门心思想做大生意,走南闯北到处浪。家里所有事情都交给老婆管,一儿一女就跟没这个爹似的。后来,他把父母留给他的家业几乎败光,浪到没有资本浪了才回到杜家庄来。

珍卿的奶奶景氏又气又累又伤心,四十不到就死了。后来,杜太爷对一双儿女,也只会施加棍棒教育,压根没有当慈父的意思,闹到一儿一女先后都离家出走。珍卿奶奶的娘家景家,也早早跟杜太爷断绝了来往。而珍卿的爸妈当初是各自逃了家里的婚约,两个人私奔在一起的。后来怎么回的杜家庄,容后再说。

珍卿的外祖父母根本不认这个“败坏门庭”的女儿。所以,杜太爷也没有亲家可以走动。她的那个从没见过的姑姑红珠,离家出走之后更是杳无音讯。

现在能让杜太爷走动的,除了本家杜氏的亲戚,只有他的一位表姐家——就是现在要去的杨家姑奶奶家。

这位杨家姑奶奶,原是杜太爷的亲姨表姐,是杜太爷亲妈小妹妹的女儿。姑奶奶七岁那年,因为家乡闹瘟疫,她家里人死绝了,只得投托到她亲姨妈的膝下,其后便一直在姨妈身边长到出嫁。

姑奶奶大约感于姨妈的抚养之恩,对于姨妈最担心的小儿子一直非常照顾。所以姑奶奶爱屋及乌,对珍卿也非常看顾。珍卿的四季衣裳鞋袜、首饰膏粉,还有她写字的笔墨纸砚,多靠着姑奶奶那里给她张罗的。不管别人如何,珍卿对这位姑奶奶是感激的,也很亲近。

杨家湾位于睢县西北方,四五十里的路程,不用半天就到了。

杨家湾也是个大村庄,庄上也有不少财主乡绅,而姑奶奶家的杨氏就是其中的一个大户。他们杨家的房子就算比较旧了,也比珍卿家的气派多了。杨家的大门是很庄严的黑漆大门,看着真显眼。大门外头,还有几个大青石的拴马桩,是盖房子的时候为了摆阔炫富用的,现在也还是门第的象征。

珍卿下了马车被杨家佣人引进去,姑奶奶的老丫鬟余奶奶已经站在院子里等着她。余奶奶上来搂住珍卿,问她来的路上怎样,握着她的手问冷不冷。

余奶奶原是杜家的丫头,跟姑奶奶陪嫁到杨家,所以她对珍卿也很好。珍卿的包袱行李,自然有人给她安排了。余奶奶笑得满脸褶子,拉着她向里面走:

“你姑奶奶总盼你来,吃用穿戴给你备了一大些。你爷那个犟筋,非说你天天要上学来不了。这也没学上了,不如多住一阵再回杜家庄。”

珍卿乐呵呵地说:“我巴不得多孝敬陪伴长辈,也最愿意和表姐们在一块儿,就怕我祖父不让呢。”说起杜太爷这老头子,总不爱孙女在别家多住,好久生怕住久了人就成了别人家的。

珍卿进到杨家的花厅里,见姑奶奶和二表娘、三表婶,还有姑奶奶夫家的侄媳妇、侄女,都在花厅上吃茶、说话、绣花。二表娘跟她堂房小姑子翠花,正拿花样子比画着什么。

大家看见珍卿走进来,极热情地叫她过去,这个摸一把那个揉两下,问她在家都忙什么,怎么总不来,还给她拿点心果子吃。珍卿也没机会好好答话,姑奶奶就把她搂在怀里不撒手,还亲手拿着果子喂她吃。

姑奶奶倒不问她在家干什么,只问她在家吃得咋样,穿得咋样,在学里跟同窗处得如何。珍卿就一一地答她,但不好当着外人说的她一句也不说。

姑奶奶家的人在一起,都是亲亲热热的,比她自己家清冷的气氛好多了。珍卿坐定之后,渐渐被这群妇女的情绪感染,心里也很高兴了。姑奶奶的夫家侄女——翠花表姑姑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着她半晌啧啧有声道:

“果然姑娘长大了,就斯文多了。这小妮儿小的时候,简直是个混世魔王,胆子也大。姑姑问你,你现在还拿不拿铁钎子戳马屁股,还敢不敢爬到房顶上闹,还往不往人家粪坑里扔石头?……”

翠花表姑姑这么一问,一屋子老少女人哄堂大笑,笑声快把房顶掀起来。

珍卿也讪讪地笑,这都是小时候为了破坏定亲干出来的事儿,没想到一次又一次被拿出来说笑,这些年都被这群妇女逗弄得疲沓了,内心毫无波澜还得装出我不好意思的样子来。若是当着这群妇女不装斯文样子,她的举动传到杜太爷耳朵里,这老头子又得用暴力手法掰她的性格——时下乡下地主为了掰女孩子的性格,除了打骂还有让人饿肚子的办法,珍卿经受过这些手段的洗礼,倒是不怕杜太爷把她打个好歹饿个怎样的,怕就怕杜太爷一发癫拿上学的事要挟她,这可就太得不偿失了。倒不如让大家看到她斯文有礼的样子,既不吃亏也不受罪。

姑奶奶的夫家侄媳妇桂英表娘,却忽然跟姑奶奶的二儿媳说:

“早跟你说,孩子小时候没有不淘的,姑娘家长大了自己就省事了。你看小花儿,小时候骂她说她都跟说的不是她一样,没心没肺的样子。现在长大些,可不就晓得害臊了。这孩子性子刚强,正好配你家老二,你还不愿意……”

厅中女人们都在那起哄,珍卿心里一个咯噔,看着二表娘强笑的神情以及姑奶奶笑呵呵的样子。

她心中立时警铃大作,这是又要乱点鸳鸯谱啊。

珍卿知道姑奶奶有心照应她,其实很想把她聘到杨家,姑奶奶家里的适龄表哥,也只有二房的二儿子昱衡和三儿子绍衡。但姑奶奶和她二儿媳,对这一桩事一直没有达成一致。二表娘根本不愿聘珍卿当儿媳妇,不愿意的原因当然很多了。

此刻,姑奶奶冷眼看着大家那么起哄怂恿,二儿媳妇就是不肯接话,心里对她着实不满,忍却着没有发作,她扭过头跟余奶奶说:

“娟子,你带小花去换一身穿戴,在自己家里就轻轻爽爽的,对啦,再把我给她新请的玉佛戴上,项圈、串子那些子累赘都别戴了。”

珍卿正感叹,她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其实是念书念得好。在这一点上,姑奶奶家的男性知识分子,其实都很认可她,都说她该多念书。而在杨家这群妇女看来,她们选儿媳妇学问好是最没用的东西。

余奶奶正带着她往外走,忽听姑奶奶在后面补充:“——对了,小花,换好衣裳去看看二表姐,她的喜日子快来了。你们姊妹也处不了几天,好好跟她说说话儿。”珍卿连忙应下了。

才从花厅里出来,珍卿跟余奶奶边走边说话,姑奶奶家的三表姐若衡风风火火地跑过来,抱着珍卿摇啊摇地说:“小花,我盼星星盼月亮可把你盼来了。你不晓得,我娘逼我绣花,我爹又叫我认字,天天不是这就是那,又没人陪我,可没得意思了。”杨家的三表姐若衡,正是刚才花厅里二表娘的女儿,

珍卿拍拍她胳膊,龇牙咧嘴地作怪脸说:“告诉你多少次,不叫小花,叫珍卿。”若衡笑得像一朵喇叭花,撒娇道:“昂^,珍卿,人家从小叫习惯了嘛。”余奶奶在一边说:“小花还是要叫,你还没长大,等你平平安安长大,愿意叫什么叫什么。”珍卿跟余奶奶吐吐舌头,做了个怪表情,没跟余奶奶顶嘴。

姑奶奶家的孙辈里有四个女孩儿。大表姐、二表姐都是大房的,珍卿跟她们年岁差得大,不怎么一起玩。三表姐若衡是二房的,性格开朗热情,跟珍卿年齿相近,两人从小玩得最多。四表姐若兰是三房的,三房只有她这一个孩子,所以她性格孤拐又霸道,并且不知为啥对珍卿意见很大。三房的杨若兰曾经当着众人的面,把珍卿的行李扔到杨家大门外,叫她滚回杜家庄去。所以,珍卿压根不跟杨若兰打交道。

若衡也不喜欢三房的若兰,反倒跟珍卿这个表妹最是要好。若衡一路跟过去帮珍卿换衣服,还帮她扯领子挽袖子,特别亲热。

珍卿换了衣裳,若衡又陪她一块去见二表姐若云。到了若云表姐闺房,若云姐的亲娘也在——珍卿叫她大表娘的。另外还有若云姐的亲外婆高老太太,和她的亲舅妈高太太,都在她的房里陪她说话。大表娘和若云表姐看珍卿来了很高兴,拉着她的手就在一起亲亲热热地说话。

珍卿暗暗打量若云表姐,见她面容娟秀,神态娇柔,举手投足说不尽的古典韵味,看着真是美地很。若云姐还很有才具,除了管家之外,也会做女工、写字弹琴。同样地,她还裹了很精巧的三寸金莲。

这么好的女孩要出嫁了,珍卿感受却有点复杂。在这个风云激变的时代,人们要应付更多的变化。听说若云姐的未婚夫婿,是在平京城上大学的,必定学了很多新的观念和思想。倒不是说新派男子一定不喜欢旧派女子,而是旧派女人跟新派男子在一块面临的风险更大。

珍卿正在想着,忽听见若云姐的外婆高老太太说:“小叫花子,你爷不给你饭吃吗,瘦得跟一把柴一样?”神他奶奶的“小叫花子”!若云姐的外婆真是讨厌,别人都叫她“小花小花”,偏偏她一定要叫全名,一声声地喊她“小叫花子”。

哎,“小叫花子”这个名字真让人难以承受。她从小身体不好,她妈在世的时候生怕她养不活,就听了姑奶奶的建议,说给她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