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公主的造反日志 尺璧非宝

69. 惊变

小说:

公主的造反日志

作者:

尺璧非宝

分类:

古典言情

永县的羽林军还未拔营返京,一则由皇后紧急传来的密信,便如同晴天霹雳,突然送到了李乐安的手中。

当今皇帝,她的父皇,于日前在宫中突然中风,虽经太医全力救治保住了性命,却已口不能言,身不能动,卧榻不起!

国不可一日无君,经朝臣公议,暂由皇后与年已十四的四皇子共同摄政,处理军国要务。

读完密信,李乐安脸色骤变,捏着信纸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

纵然她来自异世,但穿越过来十几年,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给她的父爱却是实实在在的。

即便当年她犯下那等在世人眼中堪称“大逆不道”的罪行,皇帝依旧想方设法维护了她。

除了不得自由,她在皇陵的吃穿用度未曾缩减半分,皇陵守卫也因此依然待她恭敬如初,所以她才放心让芳苑假扮她留在京中。这份恩情,她一直铭记于心。

“准备一下,我要立刻回京!让于慎同行!”她声音急促,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她必须回去,亲眼看看皇帝的情况。

然而,还没等她将平、宁两县的事务妥善安排完毕,另一道加急军报如同丧钟般敲响,瞬间震动了整个王朝。

西南蛮夷诸多部落竟联合起来,大举犯边!他们来势汹汹,已连续攻陷了三座边境城池!烽火台浓烟滚滚,边境告急!

局势瞬间变得无比复杂。外有强敌入侵,内有君主病重,摄政的皇后与皇子能否稳住朝局?

李乐安站在舆图前,看着西南边境地区,眉头紧锁。她沉吟片刻,指节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京城,还是要回。但行程需更加隐秘,沿途注意西南军情动向。”

她不能再等,必须尽快弄清京中真实情况。

可就在李乐安一行人轻车简从,刚刚离开西川地界,尚未抵达京城之时,又一封密信追上了她。信中的消息,让她眼神变得冰冷。

西南蛮族联军中,竟推选出了一位威望颇高的首领,统一了各部号令。此人并未趁胜继续深入,反而派出了使者,向大周朝廷提出了一个条件,求娶一位公主和亲。并立下誓言,只要成功迎娶公主,便立刻退兵,并保证十年之内,不再犯边。

而朝堂之上,针对此事,已然吵翻了天。有勋贵旧臣,竟公然提出“可恢复晋元公主李乐安之身份,令其代表大周,前往西南和亲!”

他们言说晋元公主本就“戴罪之身”,若能以此身换取边境十年太平,正是将功折罪,为国尽忠!

据密信所言,皇后闻此提议,当场强烈反对,凤颜震怒。而最初同样持反对态度的四皇子,在经历了几日朝臣不断的“劝说”与“分析利害”后,态度……似乎开始变得有些暧昧不明,不再如最初那般坚决。

捏着这封薄薄却重若千钧的密信,李乐安望着通往京城的方向,眼神一点点冷了下来。

京城,皇陵。

淑妃的轿辇悄无声息地停在了陵园外。她此来并未声张,只带了几个心腹宫女。

守陵的侍卫一见是四皇子生母淑妃娘娘,不敢怠慢,很快便放行。

到了院子门口,护卫却是李乐安的人。他面露难色,上前回话,“娘娘,娘子近日感染了风寒,病体未愈,怕是不便见客,万一过了病气给娘娘就不好了……”

淑妃妆容精致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但她很快便温和地笑了笑,语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持,“无妨,本宫就在外间,与乐安隔帘说几句话就好。”

室内,由芳苑假扮的“李乐安”躺在重重帘幕之后,心中警铃大作,却也只能压低声音,伴装虚弱地咳嗽了两声。

淑妃在外间的椅子上坐下,隔着那道珠帘,望着里面模糊的人影,忍下心中因被阻拦而产生的不快,语重心长地开口,“乐安,本宫知道你身子不适,本不该来打扰。只是……如今朝廷的处境,想必你也听说了。皇上病重,西南蛮夷猖獗,接连丢城失地,朝廷压力很大……”

她顿了顿,声音更加柔和,却字字句句都带着分量:“那边派了使者来,指名要求娶一位真正的公主,才肯退兵,并承诺十年不犯边关。朝堂上……有人提起了你。我知道,这委屈你了,可是乐安,你自幼懂事,当知有些时候,个人得失在江山社稷面前,是需要退让的。身为皇室儿女,享受了常人没有的尊荣,到了关键时刻,也该为这家国天下,尽一份力啊……”

帘幕之后,芳苑听得心头火起,紧紧攥住了被角。她可是清楚记得,当年秋猎,三皇子暗中将猛兽驱入猎场,意图加害尚且年幼的四皇子,是自家娘子不顾自身安危,冲上去救了当时还是小孩子的四皇子一命!

如今皇上病倒,淑妃为了巩固自己儿子摄政的地位,稳住朝局,竟然就想把救命恩人推出去和亲?这过河拆桥的嘴脸,实在让人心寒!

但她牢记着自己的任务和娘子的交代,不能暴露,更不能意气用事。她强压下翻涌的情绪,模仿着李乐安平日清冷的语调,带着几分病中的沙哑,缓缓道:“淑妃娘娘的意思……我明白了。此事关系重大,请容我……再考虑考虑。”

淑妃等了片刻,只等到这么一句不软不硬的话,心中不免失望,也知道逼得太紧反而不好,只得叹了口气,语气依旧充满关怀:“好吧,你好生养病,仔细想想。无论最终如何,本宫……和朝廷,都会记得你的付出。”又嘱咐了几句好好休息的话,淑妃这才带着一丝无奈,起身离开了。

芳苑听着脚步声远去,这才松了口气,后背竟已惊出一层薄汗。她望着窗外,只盼娘子能早日收到消息,平安应对。

朝堂之上,主张让晋元公主李乐安和亲以平息西南战事的呼声,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