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差一点也没关系【甜文】 宣恬

23.毕业去留

小说:

差一点也没关系【甜文】

作者:

宣恬

分类:

现代言情

异国旅行结束,我回到了租住的酒店。

这个夏天,我过得还不错,出去玩了一趟,完成了第二份重要的实习,也没有回家面对低压的我爸,果然经济独立给人自由,各种意义上都是。

接下来,我只需要平稳度过最后几天暑假,然后心情美妙地等待开学就好了。

蒋峪还是每天早上过来找我,顺便带着他的爱心早餐。虽然我和蒋峪谈恋爱的事情家长们都知道,但蒋峪从来不在这里过夜,他在长辈面前相当有分寸。

因为我也闲了下来,蒋峪便暂时减少了工作时间,专心致志陪我。

我计划今年十月十九号考一次雅思,所以我和蒋峪白天会一起在酒店或者去外面自习,晚上等天凉快了就到处散散步。

用蒋峪老板的话来讲,博士生是没有暑假的,但蒋峪胆大包天的,他觉得自己可以有。

我和蒋峪的娱乐方式其实也很无聊,除了出去旅游,我们平常也只去图书馆,咖啡店,体育馆,或者商场,然后就没了。

偶尔我们会去看一些演出,但是济南这边的文化生活不是很丰富,有趣的演出比较少,想看的话得去北京,或者南方一些更发达的城市。

但如果选择生活的话,我还是很喜欢济南。

网上不是有一句话说,四年大学情,一生地域黑,但它的反面是,四年本科生,一生故乡情。

除了学校,我第二次觉得这个城市特别文明的时候,是公交车司机给的。那是大学开学以后的第一个长期,是国庆假期,我其他舍友组团去青岛玩了,我不想一个人在学校浪费好时光,决定去周边转转。

令我意外的是,坐上公交车以后,司机会和乘客说“你好”。我第一次被这样问候,感觉受宠若惊,但还没等我说什么,已经被后面上车的人挤到车厢后面了,那以后每次坐公交车,我也会和司机说你好。

本硕七年,等我毕业的时候,我呆在外地的时间,已经比我在爸爸家生活的时间都要长了。我其实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习惯了不方便的地铁和便利的公交车,习惯了这里的炎热夏天,习惯了这里的一切。

青岛有我的童年和少年,但那里没有爱,没有我真正的家人,没有我努力过的年轻时光。我想念那里,但我不能回去,不能做爸爸的提线木偶,我要做我自己,构建我自己的世界。

恋人之间最重要的事情是坦诚,暑假刚开始的时候,我和蒋峪深刻地讨论了一下我们两个的未来发展。

因为我是绝对不会回青岛了,我有很大的概率和其他同学一样留在这里,留在这个我们从十七八岁起就“定居”的城市。

所以,如果蒋峪不能找一个本地的工作,或者他去外地发展的话,我们很可能要异地,这是我俩都不愿意看到的。

蒋峪应该是比我更想留在这里,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蒋峪从出生到现在的二十五岁,从幼儿园到大学博士毕业,他所上的学校都没有出过我们在的这个区,某市某区的区,所以我经常说他是土著中的土著。

我不喜欢试探,也不喜欢猜忌,我只我喜欢开诚布公,如果两个相爱的人连这都不能做到,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和蒋峪都不想有“我为了你,你为了我”这种互相埋怨的论调,何况闹成这样也太难堪了,也不是我们这种淡人能招架得了的。

大大方方,坦坦荡荡,我喜欢这样真诚的人,喜欢这样直球的爱。

我们深度谈话的结果还是决定目标一致,还是要继续在一起,但我还是有点担忧,因为就业环境也摆在这里,本博九年,付出这样大的代价,如果不能换得一个好结果,谁能甘心呢?

某天晚上,我和蒋峪去吃一家新开的火锅,吃得有些过于超过了,我们决定走路回去。

很巧的是,我俩路过了蒋峪明年毕业以后有意向去工作的一所学校。

此时正是暑假临近开学的时候,学校时不时有装修车辆出入,还有进进出出的居民,大抵我和蒋峪看上去很学生气,保安很容易地放我们进去了。

暮色四合,我和蒋峪默不作声地沿着导航往里走去。

差不多要开学了,但学校里面的人还是很少,整体上安安静静的。

我们来的这个地方是这所学校的东校区,主校区在城西,看得出环境确实有点旧了,但里面种了好多好多梧桐树,风吹过来,树叶沙沙作响,傍晚的凉意舒适又安然地贴在脸上。

四下无人,我和蒋峪并肩坐在一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