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历史直播】从缠足开始说起 豆角开花

48.镇守一方

小说:

【历史直播】从缠足开始说起

作者:

豆角开花

分类:

穿越架空

云南,地盘打下得有些多,暂时不太顾得上。

那一片地区是怎么样呢?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云南,自然是要去攻下的,只不过是看看何时合适。

【随云南大部分的属郡被攻下,独西部大理一带的段氏割据势力依靠点苍山、洱海,扼守苍山的龙首、龙尾两关,抗拒明军,不肯归降。行,不服输,不肯认是吧。洪武十五年,沐英和蓝玉领兵西攻大理。段氏家族的领袖段世聚众守在龙尾关。沐英、蓝玉派将军王弼攻龙首关,两人则亲自率兵进攻龙尾关,以弄成犄角之势。

【能让这两位猛将一道出手,再难啃的骨头也必须是要啃下来的!沐英派人攀援点苍山背后而上,居高临下以作策应。更是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水没马腹,将士随之,莫敢后。斩关而入,山上军队也奔驰而下。段世不知背后虚实,阵势溃乱,兵败被俘,于是大理被攻占。攻克大理后,沐英、蓝玉或分兵其他地区,或下谕招降,云南西部大部归附明朝。

【但是云南的形势可不是那么容易平定的,纵然在云南设立了一应卫所,当傅友德和沐英继续领兵出征其他区,土官,也就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担任的官职,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土皇帝。土官杨苴不老实,散布大明王朝的大军已经班师回朝,纠集起了二十万叛军攻打昆明,由此也可见云南不服的人不少。

【外部的问题还好,主要是内部也有问题,昆明城内缺粮,而且多数士兵生病,在此情况下,可想而知形势有多危急。沐英收到消息,立刻率兵返回昆明,同守将冯诚合力,打败叛军,斩首六万,守住昆明,也让云南上下都明白,明军在这儿,敢反敢叛,杀。】

朱元璋沉下了脸,云南,如天幕所言,那样一个地方不容易收回来,但必须要收回来!

属于中国的领土,一点都不能少了,只能开疆辟土,绝对是不能在他的手里比别的地方的小!

【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回朝,留下沐英镇守云南。之前已经说过了,云南都脱离将近千年了啊,里面的关系混乱,而且山高林密,倚天险而守,大大小小的土司有多少?不服的人多了去。朱元璋何尝不明白那样一个道理,因而才会让沐英镇守,为的是把云南的人心收拢过来。

【自来想要完全的让那一片土地归我们,最好的办法是移民戍边,把那一片经营成我们的地方。汉武帝朝对朔方百越之地都是如此,有了好的办法,到云南这儿当然是有样学样。只是暂时来说,凡事也是要两手捉。

【云南不服大明朝,想当土皇帝的人多了去。洪武十七年,曲靖亦佐土官作乱,沐英出兵征讨,将其降服,并借机平定普定、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打通田州粮道。是吧,出兵怎么能够只收拾几个叛徒呢,凡事能够顺手做的都得做。】

多少人点头,理必须是那么一个理,出门是不能白出门的,收拾人也是要顺手多收拾几个。

路过的狗凡是不老实的都要踹两脚。

【洪武十九年,沐英上疏朱元璋,请求让军队屯田开垦。朱元璋自无不应的道理。洪武二十年,沐英平定浪穹诏人,并在自永宁至大理的一线,每六十里设置一座堡垒,留下军队屯田。一系列的操作下,沐英那是也牢记惠之于民,毕竟迁兵移民并不能够收拢人心,而是要做出有利百姓的事,才能让百姓接受大明朝,认可大明。

【因此,沐英组织民工疏浚河道,扩广滇池,兴修水利;招商人入滇,运进米谷帛盐,发展商业。开发盐井,增加财源,又在各地重修及兴建了一批儒学学宫,增设府、州、县学达几十所,选□□间优秀人才及土官子弟读书。并亲颁学制、学规,礼聘人才任教。文武并进。自然是能够让云南上下都诚心归附。

【百姓们要的一向很简单,朝廷能够真正为他们谋划,他们都能够体会到,也会牢记在心。也正是因为沐英的用心,在沐英去世后,云南民谣称:“孰为我父?孰为我母?无母奚居?无父奚附?天梦梦乎,莫恤我穷乎!”这应该是对沐英最大的认可。】

明太祖时期的朱元璋啊,那不言苟笑的人在得知让那云南的百姓如此的认可自己时,眼眸尤其变得明亮无比。

怎么能说不是呢?能够让百姓认可,是他沐英最大的幸事!

【沐英早逝,朱元璋在得知沐英的死讯后,“哭之恸,辍视朝,亲制文遣祭”,沐英灵柩所过之处的“军、民、官致祭”。十月八日,沐英的灵柩运抵应天府,朱元璋派遣中使致祭。十三日后,他又下诏破格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号“昭靖”;追赠沐英父祖三代“考皆王爵,妣皆王夫人”。朱元璋允许其以王礼葬于江宁县长泰北乡观音山之原。出殡之日,百官送柩至京师郊外。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命制作沐英的塑像,供奉于功臣祠,允许其侑享太庙,并应云南父老之请,在昆明城中为其立庙祭祀。

【后世称赞沐英“手定云南之经营,未十年百务具举”。自洪武十四年起,沐英入滇至身死为止,十多年中,沐英一直以政事为务,期间虽曾进京觐见过一次朱元璋,但前后滞留不过十日而已。正因其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才能使云南的□□势、社会面貌等在短时间内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谁人听到这儿不感慨朱元璋实在好福气,养了沐英这样好的义子,可遇不可求!

能文能武又忠心耿耿的臣子,谁不求之不得。

【至于沐英的沐姓,明人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中记载:有一次朱元璋问朱英,彼时的沐英跟朱氏姓,“朱英呀朱英,你到底是谁的孩子呢?”朱英只是一个劲地回答:“我就是陛下的孩子,深沐陛下和皇后的养育之恩。”朱元璋不肯罢休,朱英也只是重复刚刚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