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蓬山此去无多路(紫胤真人同人) 五哥的银钩铁划

37. 第 37 章

小说:

蓬山此去无多路(紫胤真人同人)

作者:

五哥的银钩铁划

分类:

古典言情

《蓬山此去无多路(紫胤真人同人)》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殷长歌只得命人即刻出宫宣旨,待王旭,裴衍,萧业进来,殷崇智便示意殷画楼将自己扶起来,道:“入夜召几位卿家来,只因朕今日自觉大限将至,几位卿家皆随朕半生戎马,肝胆相照,又是国家肱骨之臣,有些话,几位一道听听。”

王旭裴衍已有五六十岁年纪,两鬓斑白,萧业比殷崇智还年长,已是头发花白,三人闻言伏地痛哭不已,殷崇智示意内侍扶了几人起来,又对萧业道:“阿兄身体亦不堪烦扰,且坐了听我说说身后事。”

殷秀松忙扶萧业坐了,殷崇智又道:“裴卿是个细致人,数十年在朕身边,经手文书无数,今日草诏,仍是裴卿执笔吧,朕放心!”

裴衍老泪不止,一揖到底哽咽道:“谨奉召!”

殷崇智叫了王旭上前,把住他胳膊道:“王卿乃国朝最老成持重之人,若论衷心国体,无有逾公,有你在,朕万事可托!”

王旭哭倒在地:“圣上啊......何以出此不详之言啊......”

殷崇智道:“升明不必哀伤,朕是半生战场厮杀之人,从不讳言生死。”

待内侍扶了王旭起来,他才道:“前朝国运衰败,民不聊生,朕起于关中,率众卿十数年征战,至最终灭刘部,邓部,下建康,伏诛昏聩赵氏,攘外敌,破夷狄军,未敢言扫平寰宇,比拟尧舜,但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居,唯夙夜恭谨问政,只恐庸碌误我子民。自朕躬不豫,太子长歌监国,人品端方,不惮辛勤,乃禅位正名。新帝诏登大宝,励精政治,百度维贞,可堪明君表率,朕去以后,望众卿倾力辅佐,使天下万民乐业,以期国祚绵长,社稷永固...”(注:此段内容参考太宗,康熙遗诏杜撰而来)

一口气说了这许多,他歇了歇又对殷长歌道:“朕去以后,当与你母亲同葬昭陵,着丧事从简......”

见王旭等欲进言相劝,摆手道:“国朝初立,民生尚在恢复,何用以丧葬之事靡费帑资,此时即起奢靡之风,恐将来愈演愈烈,终至贻害无穷。”又对萧业道:“阿兄身后,朕亦做了打算,朕在昭陵给阿兄留了位子,咱们兄弟俩将来还是一处吧!”

萧业兀自抹泪点头,殷崇智接着道:“国事繁重,一日不可懈怠,守制不在时日多寡,朕去以后,七日大殓,军国诸事不可停废,皇帝,诸王宗亲,并内外朝臣命妇等持服二十七日即可,除服后,着诸王立即就藩,无旨不得擅离封地。”

说到这里,已是耗去了那回光之机,吃力不已,殿外灯火通明,隐隐传来宫妃们的哭泣声,殷崇智轻叹道:“叫她们不要哭了,我儿少年修道,得高人指点多年,有悲悯天人之心,于宫人殉葬一事与朕进言数次,乃道本朝立国,以仁孝治天下,既怀柔四海,则宫中上下,亦是朕之子民,何忍以生殉死。殉葬陋俗,大伤天和!朕一生虽见惯生死,亦是不忍,死者已矣,朕身后这些宫妃,多是年过半百,情状可怜,今以朕立意,宫妃有子嗣者,随嗣就藩,无子有品级者各居其原宫室,其余人等移居掖庭西苑,妥善照顾。宫婢内监等各司其职,本朝自朕身后,废殉葬制,为祖制,昭告天下。”

言罢,又叫太子则群上前,对殷长歌嘱道:“太子秉性持正,睿智练达,颇是类你,是朕孙辈中第一得意人,你要悉心教导,使祖宗基业后继有人,另,皇家富贵已极,然子孙学业断不可荒废,你定要时时勤谨垂询。”

殷长歌都一一行礼应了,殷崇智这才道:“还有,十一娘志在修行,待朕去后,她的去留仍旧随她心意罢,公主府不必建了,潜邸空置,可设天师道观,荆南封地不变,其余封赏存于内宫,长嫂如母,都交由皇后打理,日后你与皇后自行商量吧。”

说了这许多话,他已是竭尽全力,整个人精神一跨,仰倒下去,唬得众人惊惶痛哭,殷画楼眼疾手快,扶住他身子,伸手一探脉象,殷长歌紧张问道:“如何?”

殷画楼摇头,脉搏微弱,身体触手生凉。

殷长歌忙又叫来御医,少顷,那御医收手叩头不止。

此刻其他郡王等宗亲便皆入殿内叩首,外间亦由萧皇后领了公主郡主并诸多妃嫔等待消息。

寒风凛冽,内宫灯火通明,至子时之后,殷崇智又醒来片刻,水米不进,只是喃喃了几句低语,殷画楼倾身听去,却是在唤阿娘小字,不过一会便再次昏迷过去,再未醒来,又过得小半个时辰,那胸膛便渐渐连轻浅的起伏也看不到了,殷画楼触手探去,已是脉息全无。

见她垂下手去,殷长歌立时伏身叩头大哭,殿内外乌压压跪倒一大片,瞬息之后,内侍的宣旨声响彻了整个太极宫:“太上皇龙驭宾天!”

拾翠殿内外哭声大作,钟鼓声声不停,九门戒严,京中上下官员俱在黑夜中惊起,高门挂孝,等待天明入宫哭灵。

三万钟声远去,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帝王,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一个时代,如今在这样一个寒冷漫长的冬日夜晚,喃喃念着老妻小字,离开了人世。

初音垂首跟在自家娘子后,自立政殿宫门出来下了玉阶,正欲服侍娘子上辇,却见她站住了,初音顺着她目光望去,只见立政殿东墙下正缓缓行来一人,守制除服已过去月余,宫中上下皆换下了丧服,而那人却仍是着一身雪青色如意云纹交领素服,拦了条浅青色腰封,远远望去行动间举步若仙,与腰封同色的发带高束了发丝,腰间一把长剑,别无他饰,冷峻肃然之下叫人几乎忽略艳若桃李的面相,身后只跟着两个宫婢,步态沉稳,目不斜视,无有仪仗,却是仪态自生,袁淑妃不由看的有些发愣,初音忙轻声道:“娘子,那便是镇国长公主,能在内宫佩剑行走的,开国至今也只有这位长公主一人了。”

袁淑妃点头,暗道难怪家中五郎一见之下便如痴如狂害了相思,如此风流人物,这禁宫之内多少美人都不堪与之一比,听闻她比五郎尚大了几岁,看去竟似是只有双十年华,那修仙方外之地,只怕倒真有些说不得的驻颜玄秘。

待她走近,袁淑妃便携身后婢子们蹲身福礼,道:“见过长公主!”殷画楼习惯性避了开去,春雨忙轻声道:“这位是朱境殿的淑妃。”

殷画楼见她年纪总也有三十出头,容貌算得甚美,梳了凌云髻,着水粉色大袖对襟上衣,百花曳地齐胸襦裙,立在步辇前,明媚大方,一时有些不知如何招呼,一来她心中无甚高低尊卑之念,二则她尚是首次见到阿兄的妾室,她对那天经地义的一妻多妾制心中总有些疙瘩,想了想还是欠身回了一礼,道:“无需多礼,我正欲往皇后殿宫中有事相询,淑妃且自便吧。”袁淑妃一时愣了,却见她已颔首拾级而上,往立政殿正门去了。

初音见自家娘子仍是注目,轻声道:“真是好风姿...听说正是长公主向先帝进言,废殉葬制,如今禁宫内外多少人称颂不已,只是日日闭门不出,却与别个贵女们不同。”

袁妃收回目光,淡淡看了她一眼,道:“禁宫多事,闲谈莫论他人是非,回去吧!”初音忙噤声应诺,主仆一行打着仪仗往前去了。

殷画楼领了春雨夏乔进了立政殿,早有内侍进去通报了,萧皇后忙免了她行礼,这位小姑子端是深居简出,今日还是她回宫后第二次踏进立政殿大门,因问她有何事。

殷画楼叫来春雨夏乔道:“阿爷既去,守制除服已毕,我也该回昆仑山了,她们两个宫外也并无亲人,还劳烦阿嫂为她二人寻个前程。”

春雨夏乔立时俯身行礼,这位殿下平日不苟言笑,她二人从不敢亲近,自从知道她没有留在京中的意思,二人私下常忧惧日后前程,待她一走,只恐被丢在四宜园终老。如今她却亲自来求皇后,二人喜出望外之下感恩不已。

安排两个宫婢而已,这不是什么为难事,萧皇后唤人进来将春雨夏乔领了出去,对殷画楼叹道:“如何这样着急?你阿兄可知道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