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古代育儿手札 桂三秋

61.第 61 章

小说:

古代育儿手札

作者:

桂三秋

分类:

古典言情

药劲儿慢慢上来,周烈眼皮发沉,昏昏沉沉睡了过去。也不知道是喝的药见效,还是沈青的邪法真起了作用,再醒来的时候,他觉得身上轻巧了许多。

一睁开眼,床边坐着个扎着麻花小辫的身影,正是四丫。小姑娘手里攥着只草绳编的小蚂蚱,见他醒了,立马咧嘴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豁口,脆生生喊:“爹!你醒啦!”

四丫守在周烈床边,是沈青特意安排的,让小姑娘盯着点,只要周烈一醒,就赶紧来报信。

她自己则拉着大宝,趁着今儿日头好,把地窖里的白菜都搬出来翻晒。

这批白菜还是上次从周家庄拉回来的,一口气拉了好些,可架不住天天吃啊!

炒白菜、炖白菜、蒸白菜包子,翻来覆去就这几样,沈青现在一看见白菜叶就有点反胃,更别说家里那几个孩子了!

五宝昨天吃饭时,扒拉着碗里的白菜帮子,小嘴撅得能挂油瓶,小声嘟囔“娘,能不能明天不吃白菜了”。

可这么多白菜,扔了又实在可惜。沈青琢磨了半天,总算想出个法子:做成酸菜!既能换换口味,还能多存些日子,等冬天菜少的时候,配着肉炖一锅,也是道下饭的硬菜。

她翻出几个大坛子,先用滚水里里外外烫了一遍,消消菌。等坛子晾透了,就叫大宝帮忙,把过了一遍热水的白菜一棵棵码进去。每码一层,沈青就抓一把粗盐撒上去,下手毫不含糊,盐少了容易坏,得多放些才够味。

码完一层,再把洗净的鹅卵石压在上面,牢牢把白菜压实,不让它在坛子里鼓起来。

等整个坛子快装满了,沈青又端来凉白开,慢慢往坛里倒,直到水没过白菜和鹅卵石,才停了手。接着,她撕了块干净的粗棉布,紧紧封住坛口,又在坛沿的凹槽里倒了一圈清水,这是为了隔绝空气,好让白菜在坛子里慢慢发酵。

娘,这样就行了?” 大宝蹲在旁边,看着沈青忙前忙后,忍不住问。

“还得搬去地窖。” 沈青擦了擦额角的汗,指了指阴凉的地窖口,“酸菜得在凉快地方发酵,不然容易酸坏了。”

母子俩合力,把三坛酸菜稳稳搬到地窖里,找了个通风的角落放好。

沈青拍了拍手上的灰,看着坛口的水纹,心里盘算着:再过个十天半月,就能开坛吃酸菜了,到时候不管是炒肉末,还是炖粉条,都比天天啃白菜强。

周烈嗓子发干,想说话却只发出沙哑的气音。

四丫眼尖,立马端过床头的温水,踮着脚尖凑到他唇边,水温不烫不凉,刚正好。她小心翼翼地托着碗,一点一点喂他喝,小模样认真得很。

他缓缓咽下水,喉咙的灼热稍减,周烈的目光落在四丫的小手上,又慢慢移到她脸上。那双眼睛清澈得像山间溪流,映着熙光,也映着他的影子,瞧着竟跟沈青有几分像,仔细想想,家里这几个孩子,眼睛都随了沈青,亮堂堂的,透着股灵气。

喝了一碗,四丫把碗放下,拿小手绢给他擦了擦嘴角,笑嘻嘻地说:“爹,还喝吗?”

周烈摇摇头,声音仍有些沙哑:“够了。”

屋里一时静了下来。周烈虽说是五个孩子的爹,可常年在外奔波,跟孩子们相处的日子少得可怜。

小子们还好,他还能骂两句、说两句,可四丫是个软乎乎的姑娘家,他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跟个木桩似的坐着,大眼瞪小眼地看着,倒也觉出几分难得的安稳。

还是四丫先耐不住,蹦蹦跳跳跑了出去。

没一会儿,就听见她的声音伴着沈青的脚步传来,沈青手里端着个瓦罐,一进门就掀开盖子,热气裹着浓郁的鸡汤香涌出来。

四丫跟在后面,小脸跑得红扑扑的,拽着沈青的衣角喊:“娘!爹醒啦!刚才爹渴了,我还喂爹喝水了呢!”

沈青眼角弯了弯,伸手摸了摸四丫的头,声音软和:“我姑娘真厉害,都能照顾你爹了。”

沈青说着,目光轻轻掠过周烈的脸,“说到底,还是姑娘好吧,是不是比小子贴心呢?”

沈青没等他答,扶着周烈坐起来,问道:“感觉怎么样?身上舒服点了不?”

沈青一边说着,一边用勺子轻轻搅动鸡汤,热气拂过她的眉眼。周烈微微颔首,嗓音依旧低哑:“好多了……”

“这汤我熬了两个时辰,老母鸡炖得烂熟,还加了人参,你趁热喝点,补补元气。”沈青舀起一勺,吹了吹,递到他唇边,“慢点喝,烫。”

周烈就着她的手喝了几口,温热的汤滑入腹中,暖意自内而生,全身舒服了不少。

沈青把汤吹得温了,一勺一勺喂他喝下,又配了些鸡肉和炖的烂乎的土豆、萝卜,混着汤一勺一勺喂他吃。

喂着喂着沈青就发现,眼前的男人好像不爱吃土豆,周烈吃鸡肉和萝卜时都好好的,可一碰到土豆,眉头就会悄悄皱一下,却还是耐着性子咽下去。

以前在家吃饭,没见他挑食啊,不管什么饭都吃得喷香的。

为了验证心中的猜想,沈青故意连着舀了好几勺土豆递过去。前两次周烈还皱着眉张嘴接,到第三次,他总算瞧出了端倪,眼睛直勾勾盯着她,抿着嘴不张嘴,声音带着点哑,“好玩?”

被抓包搞怪,沈青有点尴尬,干笑两声:“咋了嘛,原来你不爱吃土豆啊?你这人也真是,不爱吃倒早说啊,我还以为你不挑呢!”

随即把勺子里的土豆轻轻倒回碗里,又舀起一勺鸡肉和萝卜混合的汤汁喂进男人嘴里。

周烈这辈子算不上挑嘴,早年在外奔波,冷粥凉馍都能往肚子里咽,在他眼里,都是能填饱肚子的东西。可唯独一样,他是打心底里膈应,那就是土豆。

大概是他八九岁那年,那会儿遇上大旱,地里颗粒无收,闹起了荒年。村里家家户户都揭不开锅,挖野菜、剥树皮,最后连能吃的草根都找不着了。后来有人在废弃的窖里翻出些发了芽的土豆,虽说都知道发芽土豆有毒,可饿到极致,哪还顾得上这些?

他们一村里就靠着那些发芽土豆过活,顿顿煮土豆、烤土豆,一吃就是半个月。刚开始还能强忍着咽下去,后来他就开始上吐下泻,浑身发软,差点没挺过来。

村里那阵子因为吃发芽土豆中毒的人不少,没熬过去的也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