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重启2006 天生二愣子

3. 第 3 章

小说:

重启2006

作者:

天生二愣子

分类:

现代言情

放学铃声如同救赎的钟声,将李铭从四面八方探究的目光中暂时解救出来。他几乎是逃也似的收拾好书包,拒绝了张浩一起去打篮球的邀请,顶着无数或明或暗的注视,快步离开了教室。

回家的路,熟悉而又陌生。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与记忆中那个佝偻、颓唐的中年身影截然不同。他走得很急,心脏却不像表面那么平静。数学课上那短暂的高光时刻,像一剂强心针,证实了他重生的优势并非虚无缥缈。但狂喜过后,是更深的冷静。

一次“做梦”带来的奇迹,终究是空中楼阁。中考,是一场实打实的战役,涉及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多学科,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知识积累和庞大的题量训练。他前世的知识早已遗忘大半,英语单词、古文诗词、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这些都需要他像一个真正的十六岁少年一样,去重新啃噬,去死记硬背。

“光靠‘预知’几道题,考不上省一中。”李铭攥紧了书包带子,眼神锐利,“我必须要有绝对的实力,碾压性的优势,才能万无一失。”

前世在社会摸爬滚打练就的执行力,此刻开始显现。一个模糊的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成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残酷。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家里的气氛比早上轻松了些。母亲王秀芹正在灶台前忙碌,锅里飘出土豆炖豆角的香气。父亲李建华破天荒地没有立刻拿起酒瓶,而是坐在小凳上,就着窗外最后的天光,修理一把旧锄头。

“回来了?”母亲回头看了他一眼,语气平常,“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李铭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还行,老样子。”

他不敢多说,数学课的事情恐怕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传开,但他不希望父母过早地抱有太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期望越大,失望时的打击也越大。他要的是最终那个铁一样的结果。

晚饭时,父亲依旧沉默,但饭桌上的气压明显没有早上那么低。母亲偶尔给他夹一筷子菜,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问什么。李铭知道,他们在等,在观察。

这种沉默的期待,比直接的质问更让他感到压力,也更有动力。

深夜,当隔壁父母房间的鼾声渐渐均匀响起,李铭拧亮了书桌上那盏光线昏黄的白炽台灯。

他摊开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封面上是他用力写下的两个字——“逆袭”。

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他不是在写日记,而是在制定一份作战计划,一份针对他自己,也针对未来95天的“魔鬼契约”。

这份计划表,精细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清晨5:00-5:30:强制起床,冷水洗脸清醒。背诵30个英语单词和10个词组。

5:30-6:30:攻克数学,专攻薄弱章节和压轴大题,每天保证完成一套真题卷的选择填空。

课间10分钟:不再嬉笑打闹,利用碎片时间,记忆5个化学方程式或3个物理定律。

午休30分钟:快速吃饭,剩余时间用于一篇文言文阅读或古诗词默写。

放学后至晚饭前:主攻理综,物理、化学交替进行,完成配套练习册指定页数。

晚饭后至22:30:语文和英语的天下,阅读理解、作文素材积累、语法强化……

22:30-23:00:回顾总结,列出明日计划,错题整理。

甚至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他也安排了任务——用MP3(如果家里有钱买的话)听英语听力,或者在心中默背古文。

这不仅仅是一份时间表,更是一份残酷的自我剥削。他几乎剥夺了所有娱乐、休息和社交的时间,将每一天都压榨到了极致。他深知自己起步晚,基础差,唯有付出比常人多出数倍的努力,才能实现那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

看着纸上那密密麻麻、毫无喘息之机的安排,李铭的嘴角却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成年人的心智,赋予了他超越年龄的自律和对目标偏执的追求。相比起前世在社会上遭受的冷眼和失败,这点苦,算得了什么?

就在他全神贯注地细化一个知识点的攻克方法时,房门被轻轻推开了。

母亲王秀芹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糖水鸡蛋,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她显然看到了儿子桌上摊开的、写满了字的“计划表”,以及他脸上那与年龄不符的专注和决然。

“妈,你怎么还没睡?”李铭下意识地想用手遮住计划表,但已经来不及了。

王秀芹没有立刻回答,她将碗轻轻放在桌角,目光落在了那本名为“逆袭”的笔记本上,又扫过那些精确到分钟的安排。她的眼神极其复杂,有心痛,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动。

她看到了儿子眼底下的淡青,看到了他眉宇间凝聚的、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