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汴京生活日常 东边小耳朵

8. 大相国寺

小说:

汴京生活日常

作者:

东边小耳朵

分类:

穿越架空

寻常人见了这眼神,怕是要唬一跳,接着寻思这孩子是不是撞邪了。

卢闰闰却察觉到了钱瑾娘视线的偏差,她站在窗边往左右看了看,忽然留意到窗下多了点什么。原来是不知道哪来的燕子正在衔泥,要沿着窗框下的边隙筑巢。

这燕子有些懒呢,春日都要过了才开始筑巢,还只建了一小半,新的泥还湿湿的。

而且比起别的燕巢,明显泥少了许多,用了许多稻草碎屑凑数,这样就能少衔很多回泥。但正因如此,这个巢和别的巢的形状不大一样,别的燕子筑的巢像是半只碗,下窄上逐渐宽,而它这……歪歪扭扭,很不走心了。

看着就像建着建着会掉下去的样子。

如此看来,也许这只燕子不是懒,是筑巢的手艺不大好,兴许掉过两回巢了,这又勤勤恳恳地继续。

这样一想,卢闰闰看向燕子的目光顿时怜悯起来,但忍不住想摇头,勤勤恳恳白忙活,这燕子惨兮兮的,却又显得有些滑稽可爱。

知道了缘由以后,卢闰闰再看向钱瑾娘,就会发现她看起来像是面无表情,实际上尚显稚气的脸上还是能察觉到一些情绪波动的。譬如燕子衔的稻草多一些的时候,她黑白分明的眼睛分明动了动,卢闰闰敏锐地看出那细微动静后的忧心忡忡。

虽然钱家租着卢闰闰家的屋子,但因为相通的门落了锁,平日里只能是在巷子里偶遇,故而她见钱家人的次数并不多。

她头一次这样认真地打量起钱瑾娘,八九岁的年纪,用着桃粉色的布巾,梳了个将头发分作左右两边的包髻,绑包髻的发带垂在左右两侧,风一吹就摆动起来,是很显娇俏活泼的发式。梳这种发式的,多是大点的孩童,还得是家里有仆从服侍的,因为比起用发带随意绑起来的双垂髻和孩童常见的包包头,这要麻烦很多。

钱瑾娘身上穿的也俱是显眼的亮色,红色抹胸,橘红对襟长褙子,鹅黄下裙。

可以看得出来,钱家娘子对钱瑾娘的上心。

但即便如此费心装扮,钱瑾娘整个人看起来还是没有这个年纪的孩童该有的天真活泼。

眼睛大,可眼珠子不怎么转动,几乎只盯着一处,再怎么吵闹也休想引起她的一点注意,脸上没有表情,因为几乎不说话,所以唇始终紧抿着。

安静到给人观感不是乖巧,而是古怪。

但比起陈妈妈说的邪性,卢闰闰反而觉察出的是,她应该很聪明,比别的同龄孩童貌似更专注。

窗子下的巷道,还是很吵闹,新出的日头斜照在屋檐白墙下,墙面受风吹雨打已染上污迹,卢闰闰倚在新刷了红漆的窗上,手上拿了碗馎饦,边随意地搅着,边看着钱瑾娘。

当钱瑾娘真正看着她的时候,她坦然一笑,还拿起碗举了举,毫不避讳被钱瑾娘发现自己直视,直到钱瑾娘慢慢挪开目光。

而嘈杂的声音和三三两两的人,则成了不被在意的背景。

直到拎着草绳绑着的二斤羊肉的陈妈妈出现,以一己之力盖过了争吵的声音,这场争吵才算结束。

*

等陈妈妈进门的时候,除了羊肉小葱,还拎着三大串钱,她脸上满是得胜归来的喜气,洋洋得意道:“可算是叫我把她逮到了,连欠了好几日的掠房钱,也敢在你跟前冒头。

“姐儿,瞧瞧,三贯钱呢,要是不催,叫她每月都拖几日过去,可不就得昧下一个月。

“你娘呢?还没醒吧。罢了罢了,叫她睡吧,劳心劳力的想必也累了。

“我看卖朝食的小贩停在你窗子下,朝食吃过了吧?正好,午食晚点吃,给你炖山煮羊!你看,新鲜的羊腿肉,我昨儿特意去敦义坊桥市的肉案叫人家给咱们留的。”

卢闰闰从楼上下来,好奇问道:“我们坊市不是也有肉案吗?就连巷子里也新摆了卖肉的摊子,跑敦义坊去做什么?”

提起巷子里的肉摊,陈妈妈就撇着嘴连连摆手,“什么呀,巷子那家卖的是肉吗?是良心!缺斤少两的,肉还不新鲜。咱们坊市的那家肉案,摊主人娶新妇,回乡下成婚了,且不知要到何时回来呢。”

卢闰闰哦了一声,没再多问。

家里这些事本来也不用她管,她不大操心。

她得先去试做一份松花饼。

做出来尝尝味道,才好照着方子做那么多份,否则,有一点差错,一袋松花粉就全做毁了,再买不一定来得及。

卢闰闰就着院子里竹笕流出来的水仔仔细细洗了手,还用肥皂团打了手。

卢闰闰看着手里的肥皂团,不免觉得有趣,穿到古代以后,除了没有手机,其实她的生活质量不算太下降。

有类似自来水的竹笕,从城外引进活水到城内蓄水的池子,加石灰沉淀杂物,再通过竹子引水,把水流到千家万户,也有类似肥皂这样用于清洁个人卫生的肥皂团。

不过,也有她这辈子侥幸投对了胎的缘故。

即便在汴京,也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竹笕,许多人家还是要排队在水井边打水。想要继续过这样的日子,她还是得努力学厨艺,有一技傍身才是。

卢闰闰甩了甩手上的水珠,巩固了下自己学厨艺的信念。

她走进灶房,准备开始做松花饼。

得益于谭贤娘的厨娘身份,加上这处灶房是后砌的,所以屋子很大。灶台留了两口锅的位置,墙角还摆了好几种尺寸的铁锅跟一摞蒸笼,灶膛前是一个竹凳,再后面是两担柴火,其中一担已经用掉了一小半。

谭贤娘不是什么以豪奢闻名的厨娘,家里没有金银厨具与碗碟,用的厨具多是铁打的,还有竹木做的,比如竹笊篱等等。

但要说有什么值钱的,像靠窗的那面墙边上拉了绳,挂了许多腊肉,有两条新做的,不时往下滴两滴油,陈妈妈特意在那底下放了两个陶碗。

角落里还有两坛用稻壳跟泥封住的酒瓮。

以及有个约莫占了半面墙的松木柜子,时日久了,边角有些掉漆,里头装了大大小小许多罐子,有几个抽屉是落了锁的,放的都是昂贵的香辛料。像是胡椒,一两胡椒一两金,转到市面上压根不愁卖的。

这灶房宽敞得叫人一进来就觉得舒服,门进来些的地方,摆了张约莫有两张八仙桌大小的长桌,高则正好在腰下去些。

陈妈妈早就叫唤儿收拾过了,桌案上没什么杂物,干干净净的,就摆了卢闰闰要的那罐蜂蜜,还有一袋松花粉。

卢闰闰坐到灶膛前,先往灶膛倒了点木屑,再打开火折子的盖,用力一吹,火星就死灰复燃了,她用火折子把木屑点燃,接着放入木柴,慢慢地火就着起来了。

而后往锅里倒了些水,倒了点蜂蜜在陶盆里,隔水蒸。

等到时候差不多,她往蜂蜜里加了些胶牙糖,搅拌到融化,接着将陶盆从锅里拿出来,往里面加松花粉,边加边用勺子搅,直到碗里的松花粉变成有些结团,有些松散的程度,用手进行揉捏。

而后,搓成条状,分成小剂子,揉圆后,裹上一层松花粉,用木模具一压,就是花状的松花饼。

和其他点心比起来,松花饼的做法实在简单。

她拿起一块做好的尝了尝。

嗯……有些酸。

但并不是不好吃。

这种酸近似于往糕点里放了果脯,然后一口咬到了整个果脯肉,伴着甜糕点一块入口的味道,酸酸的,带点甜,回味的时候,还带点松香味。

卢闰闰没几口就把一整个松花饼吃掉了,她拍了拍手,抖掉碎屑,面露沉思。

还是偏酸了一些。

但松花粉本身是带点苦味的,为了掩盖苦味,所以要加入蜂蜜激发酸味,这是避免不了的。想来是胶牙糖的分量不够,卢闰闰想了想,又找来了糖霜,准备加进去重新试试。

她叉着腰,扭头看了眼外面的天色,准备好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