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澈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问。
“南边呢?
“倭寇主力受挫,已转为巩固南方,四处劫掠,民不聊生。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朱高煦是块好钢,但太刚则易折。
给他一座铁砧,让他自己捶打自己,才能百炼成钢。
现在看来,他做得还不错。
但这还不够。
一个只会种田的藩王,不是江澈想要的。
他需要一头能跨海咬人的猛虎。
“倭寇不会甘心一直被堵在南边,陆路不通,他们必然会走海路。
江澈的手指在地图上的鸭绿江口点了点。
“这里,水文复杂,港口众多,却缺乏有效防御,一旦被他们登陆成功,朱高煦辛辛苦苦建立的后方,顷刻间就会化为乌有。
校尉心头一凛:“大人的意思是……
“提醒他,别光顾着低头看地里的庄稼,也该抬头看看天上的秃鹫了。
江澈站起身,走到房间的另一侧,打开一个上了三道锁的紫檀木长箱。
箱子打开,一股樟木和桐油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
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卷卷码放整齐的图纸。
他从中抽出一卷,在桌上缓缓展开。
那是一艘船的剖面图。结构之复杂,设计之精巧,远超当世任何一艘战船。
“这是……?
校尉凑上前,只看了一眼,便再也移不开目光。
这哪里是船,这分明是一座浮动的海上堡垒!
“前朝的一些旧物,加上我的一点新想法。
他重新将图纸卷好,连同一封亲笔信,装入一个特制的铜管。
“派最可靠的人,走最快的路,送到开城,亲手交给汉王。
“告诉他,别怕花钱,也别怕费料,我在辽东和高句丽的所有商路、人手,都会为他服务,木材、铁料、最好的工匠,会源源不断送过去。
江澈的嘴角,“让他给我造。先造十艘。
“我要让那些习惯了在海上横行霸道的倭人,也尝尝被人堵在家里,敲碎脑壳的滋味。
铜管被递到校尉手中,冰冷而沉重。
校尉捧着它,像是捧着一个即将改变整个东亚格局的未来。
他不敢想象,当这样一支舰队出现在倭国近海时,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鸭绿江入海口,一处被山峦环抱的隐秘海湾。
朱高煦站在一处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高高的脚手架上。
俯瞰着下方那初具雏形的庞然大物。
龙骨的弧线优雅而充满了力量感。
与他认知中任何一种福船,沙船都截然不同。
“王爷,这么造……真能行?”
他是高句丽最好的造船师傅。
祖孙三代都在跟木头和风浪打交道。
“这船头尖得像把刀,吃水这么深,风浪一大,怕不是一下就得翻过去?”
朱高煦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在那艘怪物身上。
江澈的信里写得明白,而且说了他们也不懂。
更重要是,其实他也不是很懂。
“少废话。”
“图纸怎么画,你们就怎么造,钱,管够,木料,管够,出了事,本王担着!”
船匠头子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多言。
朱高煦烦躁地抓了抓后颈,他何尝不心虚?
这东西太烧钱了。
辽东运来的硬木,高句丽搜刮的铁料,还有从各地高价请来的工匠……
每一天,流出去的银子都像开了闸的洪水。
这还只是一艘!江澈那家伙张嘴就要十艘!
**,他当银子是大风刮来的吗?
可一想到江澈信中描绘的前景,那支可以跨过大海,直捣倭国老巢的无敌舰队……他心头的火就压不住地往上窜。
赌了!
……
一个月后,第一艘新式战船悄然下水。
它没有正式的名字,船工们私下里叫它黑鸦。
因为它通体刷着黑色的桐油,在灰蒙蒙的海面上,像一只沉默而不祥的巨鸟。
朱高煦亲自带着一百名由沿海渔民和亲卫混编而成的“水手”。
开始了第一次出海试航。
这些新兵蛋子,在陆地上或许是好手。
可一到这摇摇晃晃的甲板上,一半人已经吐得脸色发青。
“都给老子站直了!”
朱高煦一脚踹在一个抱着船舷干呕的亲卫屁股上。
“这点风浪都受不了,还想跟着本王去砍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