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打开师傅的信,师傅他老人家一改往日的仙风道骨,变得絮絮叨叨。他写信给她只为两件事,一是让她接替不成器的大师兄做未来阁主,要是敢拒绝就死给她看,反正老朽年过六十脸皮厚。
乔楚笑出声,大师兄跟她提过这件事,她也答应了,这段时间有空她就思索如何改制七星阁,心中已有大体轮廓。
这第二件事就欢乐多了,师傅收了元溱做关门弟子,元溱叮嘱他不能说出去,他自然对别人是保密的,但他不能瞒着小飞仙啊,小飞仙以后是要做元溱娘子的,咱从一开始就得压他一头,让他喊你师姐。
我真……师傅是怎么想的,直接就说她以后是元溱的娘子?
她气得扔开师傅的信,拿起钱串子的,串儿为人迟钝,总不能提元溱了吧?
打开一看她恨不能剁了自己拆信的手,串儿通篇都是在歌颂崇亲王,说王爷置京中繁忙事务不顾,亲赴他家乡替他出头,一呆就是五六天,出手替他家乡铲除恶霸,夺回自家土地,还去他家吃了一顿粗糙的饭食。
关于这顿饭食,不怎么有文化的串儿写的很动情:王爷搀起跪一地的百姓时,和他们一起喝高粱酒时,他眼里的悲天悯人和至善大义,我钱禄没齿难忘,此生都视他为高山仰止般的存在。
写到这里墨迹氤氲开,仿佛是钱串子掉了几滴泪在信纸上,仰字还写成了双人旁。
估计高山仰止这个词是串儿找人现学的。
这还没完,串儿最后用一段俗气的大白话结尾:王爷如此爱屋及乌,仙儿你就从了吧,你不从我就不认你这个同门。
这……不认就不认,一个个还都被元溱收买了去不成!
乔楚扔开钱串子的信,打开赵景天的,师兄是和她一样的现代思想,该不会劝她了吧?
赵景天确实没有劝她从了元溱,但一个劲儿劝她回京,让她赶紧接手七星阁,好解放出他这个大师兄。
切,自私自利,乔楚继续往下看,劝她回京后赵景天笔头一转,说理解她并尊重她的婚姻观念,她可以和他一样选择不婚,但如果想嫁人的话,元溱最合适,没有之一。
唉,这已经是劝她最轻的人了,好歹大家都是穿越人,有一样的理念,可你为何非要搭上最后这一段话呢?
最后还剩杜管家和姨母的信。
乔楚略一思索,先拆开杜管家的,姨母嫁到离京四百里的甘邑属地,和京城联系不多,如若有事,信必定是先到乔府杜管家那里的。
杜管家的信最厚,事无巨细的跟她汇报乔府的一切,包括按照她让赵副阁主转交的吩咐,已把大小将军们的铠甲擦洗干净,安置在乔氏祠堂中,只待她归京后请入衣冠冢;还包括这个冬日府中花园好多树木**,崇亲王派清郅少爷来做整修……
哦对了那个渤小爷饭量真大,连喝五碗鱼丸汤,而崇亲王心疼小姐在北境苦寒,只进半碗就喝不下去了……小姐您独立撑着乔家门户不易,身边有个男人分担就更好了,要不考虑下崇亲王?王爷他可是个彻彻底底的的好人呐!
真服了,连杜管家都被元溱收买,乔楚真的不想再往下看,唯恐后面几页都是在说元溱的好话,从各个方面论证嫁给他的好处。
不行还得继续看,因为还没看到说姨母的事情。
最后三页,终于写到姨母。
杜管家语气不再那么轻松,姨母派人送信到乔府,说年前皇上以京中王府无人照看的名义,邀请甘邑王世子元自寅携妻入京长期居住,表面说的好听,实则是要求世子入京为质,姨母心疼儿子,知晓乔楚势力渐起,请她和表哥互为照应。
兹事体大,杜管家无法做主和回信,所以连同姨母的信一起转交给乔楚。
乔楚叹口气,这个姨母怎么说呢,还行,比较重男轻女,有点拜高踩低,乔家势弱时她和母亲来往的少,但也在父兄阵亡后请旨入京陪伴过母亲一段时间。
甘邑地区是太祖兴兵之地,对开阳朝来说有特殊意义,故太祖特在甘邑建城造宫阙,规制和京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