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李代桃僵 回章

42. 第 42 章

小说:

李代桃僵

作者:

回章

分类:

古典言情

燕绥之透过城门看见太子燕恺之静立在高台之上,忙做足姿态,飞身下马,快步朝城内走去。

燕恺之也换上一副兄友弟恭的感动模样,上前搀扶想要跪拜的燕绥之,亲热道:“王弟莫要多礼,孤今日不是代表父皇前来。你远行数月,孤思念的紧,迫不及待想来见你。”

燕绥之感动非常,紧握着太子的手,温声回话:“谢皇兄惦念,臣弟此去宁贺二州,为您和太子妃娘娘带回不少当地特色的吃食与新鲜玩意儿,稍后便命人送去太子府,供皇兄和皇嫂享用。”

燕恺之爽朗笑着,欣慰道:“咱们兄弟俩当真是心有灵犀!”

燕绥之故作惊讶,“皇兄此话怎讲?”

燕恺之凑近燕绥之耳边,低声道:“前两日有人给孤献上两个瞽姬,虽目不能视,却个个有一副好嗓子。唱起小调来,声音如水。孤念着你府中无人伺候,特意给你留下了。”

燕绥之立刻明白,他贪恋云潋,将她留在身边的事只怕早已被京都众人知晓,皇兄特意寻来瞽姬,阴阳他喜好特殊,借此羞辱于他,羞辱云潋。

“谢皇兄美意,但是此去宁州,臣弟已心有所属,想迎那女子进府主事。因此,这两位美姬,恕臣弟无福笑纳。”

太子借瞽姬羞辱燕绥之的目的已然达到,自是不再纠缠,他轻拍着燕绥之的肩膀,故作善解人意道:“难得有女子能让你动心,实属罕见,改日带来给本宫瞧瞧。”

“是。”

太子羞辱完燕绥之,心情畅快,欢喜地走到大长公主车驾前,拱手回禀:“孙儿奉旨迎接大长公主进京,父皇说姑祖母舟车劳顿,命孙儿送您回宰相府中休息,后日宫中设宴,再请大长公主进宫一叙。”

能得太子亲自相迎,大长公主颜面大增,满面春风,坐在车内垂首回礼,“圣上思虑周全,臣感激不尽。劳太子殿下跑一趟,不知殿下可愿随臣回府小坐片刻?”

“孙儿自是愿意。”燕恺之转头询问燕绥之,“王弟可要一同前去?”

眼见姑祖母对他冷淡非常,且有意拉拢皇兄,燕绥之自然不愿去凑热闹,他拱手抱拳,委婉拒绝:“臣弟第一次出远门,久未见母妃,思念得紧,想先进宫拜见父皇母妃。”

“也好。”太子点头,又转头望向车队后被黑布罩得严严实实的囚笼,试探道,“不知那黑布下是何物?听闻王弟在宁州抓了不少贪官污吏,不会兴师动众的带人来京都受审了吧。”

见太子话里话外说他贪功好进,燕绥之并未辩解,只温声解释:“是父皇的旨意,臣弟正要带他去宫中觐见呢。”

本想掀开一探究竟的燕恺之,听得燕绥之用父皇压他,只得悻悻收回手,故作和善道:“既是如此,那王弟早些入宫吧,莫要让父皇和荣贵妃娘娘久等。”

燕恺之踩着踏凳准备进入大长公主的马车,一回头,便看到燕绥之的专用马车从他身边擦肩而过。

马车车帘掀开,一张倾国倾城的容颜顿时映入眼帘。

那女子的双眼无神,却生的唇红齿白,明媚笑容带着几分天真和对京都的好奇,灵动的神情配上她无神的双眼,显得越发楚楚动人,惹人怜爱。

她发间的红色发带随风飘扬,惊鸿一瞥,让人再难忘怀。

大长公主见燕恺之保持着同样的姿势许久,唤了声:“恺之?”

燕恺之故作好奇问道:“这不是王弟的马车,马车内的女子是......”

大长公主不屑道:“这就是那个将裴家闹得人仰马翻的盲妓,雍王疼爱她,简直对她百依百顺。才短短数月,俨然成了殿下的心尖宠。”

燕恺之了然,早听闻王弟被一盲妓迷得失去理智,不惜数次上疏为她请旨封妃。今日一见,他倒也有几分理解他的失常。

这副样貌,这般灵动的女子,换做是他,也想千方百计的留在身边。

杨府外张灯结彩,杨家人早早守在门口,不停朝街道左右四处张望。

远远看见燕绥之骑在高头大马上,亲兵卫队朝杨府缓慢行进而来,杨家女眷顿时热泪盈眶,杨夫人欢喜的紧攥着绢帕拭泪,口中呢喃着:“回来了,真的回来了!”

杨将军赶紧支使身边的家仆,“快点火。都放上!”

杨府五六个家丁立刻点燃爆竹,高举着竹竿,爆竹声响彻街道,硝烟弥漫,处处彰显着杨家人的热情和期盼。

等马车停在杨府门外,杨将军携一家老小跪地行礼。

“老臣参见雍王殿下,谢殿下救我儿脱离苦海!”

杨将军戎马一生,备受敬重,燕绥之匆忙下马,赶去搀扶,“杨将军戎马倥偬,为国效力,乃肱骨之臣。本王不过是尽绵薄之力,实在担不起将军和夫人这般大礼。”

杨玉缨飞奔进母亲怀中,似小女儿般撒娇:“娘亲,玉缨回来了!久别重逢,乃是喜事,您可莫要再哭。”

杨母满心欢喜,宽厚温暖的手不停在女儿身上划过,眼中满是疼惜,“怎会瘦了这么多?裴家真是欺人太甚,将我好好的女儿,磋磨成这般模样。”

阔别数年,再次归家,杨玉缨望着母亲满头华发,皱纹横生,越发哽咽:“娘亲,女儿不孝,让您担忧了!”

范台池适时上前对着杨将军拱手行礼:“晚辈范台池,参见杨将军。”

杨将军听闻范台池在贺州的种种事迹,以及他对女儿的回护,分外动容,他轻轻拍了拍这位后辈的肩膀。

“小女幸得范佥事保护,才能顺利归家,杨家上下,对你感激不尽。今日杨府设宴款待,范郎千万不要推辞。”

能得杨家信赖,范台池求之不得,他赶忙拱手道谢:“那晚辈恭敬不如从命。”

燕绥之在杨家热情叙旧时,亲自将云潋搀扶下马车,牵到杨夫人面前。

杨夫人赶紧擦干眼泪,上前迎接,从燕绥之手中接过云潋白皙的玉手,亲热地攥在手中,对着云潋满口称赞:“多俊俏伶俐的孩子,你的事玉缨都跟我说过了,谢谢你劝慰她,帮她斩断前尘。从今以后,杨府就是你的家,我就是你的亲外祖母。”

云潋在杨玉缨的指导下,亲热地唤了句:“外祖母。”

“哎!好孩子。”杨夫人顿时喜笑颜开,欢喜应下,又从身后的嬷嬷手中接过一个木匣,递到云潋手中,“这是外祖母给你准备的见面礼。”

云潋想推辞,可杨玉缨却按着她想推拒的手,温声安抚:“杨家小辈儿初见长辈,长辈都会备下礼物,你且安心收着。”

杨玉缨又引着云潋转身面向威严的父亲,云潋温声问安:“拜见将军。”

杨将军对女眷不善言辞,他只温柔笑着,尽力释放善意。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和那些小辈一样,唤我外祖父就好。”

云潋感受到杨家的纯善和热情,分外窝心。尤其是这位和她外祖父年龄相仿的杨将军,以及他身上释放出的独属于武将的铁汉柔情,更是无比动容。

阔别十年,她再次小心翼翼喊出那个对她无比重要的称呼,“外祖父。”

杨将军应话的声音中饱含慈爱,“哎!”

燕绥之敏锐察觉到云潋双眼含泪,忙将云潋揽进怀中,低声询问:“怎么了?可是哪里不适?”

云潋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控,她揉了揉泛红的双眼,低声解释:“没什么,许是炮竹的烟气迷了眼。”

燕绥之掏出绢帕,小心为她擦拭掉眼泪,打趣道:“感动就是感动,何必如此口不对心。”

云潋低声埋怨道:“您偏要戳穿我,假装被我骗过了,不行吗?”

燕绥之败下阵来,轻刮了一下云潋的鼻尖,哄道:“好好好,下次我再也不敢了。”

雍王殿下素来冷静自持,待人疏离,何曾展露过如此温柔的模样。

杨家上下忍不住悄悄打量起燕绥之和云潋,很快被他们两人旁若无人、亲密无间的举止露出慈爱笑容。

察觉到杨家人探寻的目光,云潋扯着燕绥之的袖子,示意他现下有一群人在看着,不好如此腻歪。

燕绥之清了清嗓子,转头对着杨家众人说道:“本王现下要进宫一趟,这些时日,云儿就劳烦众位照顾。”

杨家连连表态,发誓定会善待云潋。

燕绥之低声在云潋耳边絮语:“那我走了,等我抽空来看你。”

云潋乖巧点头,“殿下不必时刻记挂我,还是以公务为主。”

众目睽睽之下,燕绥之却情难自已,干脆伸手抱住云潋。

云潋羞怯地推他,燕绥之却抱得更紧,完全无视众人的目光。

直到抱够了,燕绥之才翻身上马,对于第一次和云潋长久分别,表现的极为不舍,他望着云潋,低声道:“等我。”

楚执在一旁催促:“殿下,刚才宫中来人催促了,陛下和娘娘等着您呢。”

眼看天色不早,燕绥之只得勒马转身,朝皇宫方向行进。

宫门口早早等候着几个太监,太监首领一见燕绥之出现,立刻凑上前去,殷勤道:“哎呦喂,雍王殿下,您可让陛下好等。”

燕绥之对着守卫交出佩剑后,抬手整肃衣冠,这才转头询问:“父皇现下在何处?”

太监首领抬手给燕绥之指路,回话时声音尖细,态度殷勤,“贵妃娘娘思念殿下,整日不思饮食,陛下现下在宸宣殿,准备和殿下与娘娘吃团圆饭呢。”

燕绥之心中了然,今日父皇在母妃宫中召见他,想必是想先说家事,再论国事。

宸宣殿内,豪奢非常,屋内的熏香冒着淡淡的烟气,宫人一见他出现,皆跪地行礼:“参见雍王殿下。”

荣贵妃一听到动静,立刻从椅子上起身,凑到儿子面前,不等燕绥之行完礼,她便迫不及待将他抱进怀中,声音急切:“绥之,听闻你遇埋伏中箭的事,母妃都要担心死了!快叫母妃瞧瞧,恢复的如何了!”

燕绥之温声安抚母妃:“母妃莫要担忧,儿臣无碍。”

坐在上首的宣德帝也从椅子上起身,凑近上下打量起这个在外奔波数月的二儿子。

眼见母妃急切的想要检查他的伤口,甚至干脆动手解开的外衣,燕绥之赶忙阻拦:“母妃,儿臣还是先陪父皇和您用膳吧。”

宣德帝难得对燕绥之展露温情一面,帮衬着荣贵妃说话,“解开衣襟,给你母妃瞧瞧。她不亲眼见你安好,只怕连午膳都吃不进去。”

“是。”

燕绥之只得顺从地解开衣襟,露出胸口处狰狞的伤疤。

白皙温润的肌肤上,虬结的伤疤凹凸不平,隐约让人看出箭头的形状,以及穿透胸膛的轨迹。

周月回小心翼翼的碰触着那新鲜的伤痕,顿时泪眼滂沱,捂着嘴呜咽,“这么重的伤,前后贯穿胸膛,肯定很疼吧。”

燕绥之抓住母妃的手,轻声安抚:“母妃莫哭,儿臣如今不是安然无恙的站在这里嘛。”

毕竟是亲骨肉,燕将时也心有不忍,抬手示意大太监端上两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