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星汉西流夜未央 竹下寺中一老翁

71.第二章:珠流璧转

小说:

星汉西流夜未央

作者:

竹下寺中一老翁

分类:

古典言情

刘隽并未大张旗鼓,而是悄无声息地回府,命人将儿女抱来略看了看,便又一头扎回了幕府。

从前门下省的辛宾,被他发现是个对大晋极尽愚忠的憨直之辈,已经被他推荐给司马邺,做了尚书郎。

如今他身边惯用的几个幕僚,除去箕澹之外,还有两人格外令人瞩目,并不是说二人是什么旷世之才,而是因为二人均是名臣之后——一人名曰张景后,此人为大晋元勋张华之侄,张华事败之后,被流徙汉中,一人名为诸葛颙,是季汉丞相诸葛亮之孙诸葛京之子,诸葛京任江州刺史后,未随族人归返琅琊,而是留在了江州。

正巧如今刘隽在汉中与江州都有一定根基,便效仿汉昭烈帝,屡屡修书宣召,就差三顾其于草庐之中,最终打动了二人,将他们征辟为官。

征辟张景后,除去张华的缘故,因为他是留侯十七世孙。

征辟诸葛颙,也是看中诸葛氏在蜀中故地的遗泽。

他们二人父辈,虽都为晋臣,但细究下来,一为魏臣之后,一为蜀相之后,将他们纳入麾下,对刘隽下一步招贤纳士,不可谓意义不重大。

但对刘隽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温峤母丧服满,不日即将还朝。

温峤既是血肉至亲,又有经世之才,他之才略,胜过刘隽幕府所有人,故而如何能将他收入囊中,至关重要。

自入长安后,刘隽有意无意地宴请了不少温峤在秦王府的故旧,又修书若干给刘琨、卢谌,对温峤此人习性、喜好事无巨细地打探了一番,但仍是摸不准温峤日后会从善如流的成为贾文和,还是固执己见地做那荀令君。

不过当前最打紧的,还是先赴天子这一场鸿门宴。

当刘隽被人引入内殿,颇有些意外地发觉这当真是场小宴——竟然只有他与天子二人,连个行酒的宫人都无。

司马邺正背对着他剪烛花,听得他请安,方回过头来轻快道,“髦头么?且坐罢。”

他并未束发,一头乌发已垂到膝下,在烛火下泛着银光,恍若白首。

刘隽眯了眯眼,待他落座,才在坪上坐下,“听闻陛下打算御驾亲征,今日召臣,可为此事?”

司马邺笑了,“索綝知晓你什么都与朕说么?”

“那陛下知道他什么都与臣说么?”刘隽垂首斟酒,惊奇地发觉今日用来盛酒的竟不是他惯用的铜尊,而是个青瓷碗,而不论是酒钫还是酒坛都换上了陶。

留意到他目光,司马邺笑笑,“国力艰难,朕也不想铺张,便命人将这些铜的铁的器物都拿去熔了做兵器。”

刘隽点头,浅酌一小口,蹙眉,“这酒倒不似寻常春酒。”

“朕知道你素喜杜康,但如今宫中杜康酒只剩一两坛了,想着留待日后有喜事再用。”司马邺笑盈盈道,“不过你方才说的不错,这酒确实不是寻常春酒,这是兰英酒。”

“俯折兰英,仰结桂枝。”刘隽赞道,“确有兰花香韵,臣那有一坛桂酒,待到秋至,再献予陛下共饮。”

司马邺幼时长着一双杏仁眼,不知为何,年岁渐长,原本浑圆的眼型慢慢变得细长,竟有些像狐狸眼了。

刘隽难以自制地想起司马师、司马昭来,垂下眼眸看着碗中晶莹的酒液。

“髦头……”

自去年来,一旦周遭无人,司马邺都与他小字相称,若有旁人在侧,则会称呼他表字,不论是哪一样,都能喊得黏黏糊糊百啭千声,让刘隽深觉肉麻。

不过自那次大火之后,司马邺为人处世更加谨小慎微,所思所虑现下就连他都有些难以捉摸了。

“陛下,臣在呢。”刘隽回应得干脆利落。

司马邺叹息,“你说如今,大晋还会亡于朕之手么?”

兰英酒口感柔腻绵软,回韵却极悠长,刘隽酒量不算小,今日喝着竟有些微醺,但仍是打足了精神应对,“虽说天下无不亡之国,无不掘之墓,但陛下贤德、群臣齐心,定能力挽狂澜,匡扶社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