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缚玉 千绪雪

17. 做客

小说:

缚玉

作者:

千绪雪

分类:

古典言情

翌日,沈如玉与洛盈盈如约而至。

温府的管家早已候在朱漆大门外,见二人来,恭敬地引着她们往里走。

穿过雕梁画栋的门厅,绕过栽着芭蕉的天井,一进花园,满院芍药便撞入眼帘。

成片的芍药开得热烈,风一吹,便漾起阵阵花香,连空气都变得清甜。

这使得沈如玉不禁心里咋舌道,寻常官员府邸的大门虽也规整,却少了这般沉静的感觉,这大抵就是百年世家才有的底蕴吧。

随后沈如玉便撇见在亭中端坐着的温疏桐。于是她便拉着洛盈盈快步走了过去。

温疏桐淡淡一笑,赶忙起身相迎。

“你们来了,快坐。”温疏桐笑着引二人到亭子的圆桌旁,桌上早已摆好了精致的茶点。水晶糕、桂花糖藕、杏仁酪,还有一壶刚泡好的雨前龙井,茶汤清亮,香气袅袅。

“这是厨房刚做的点心,你们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说完,温疏桐又略微不好意思地垂下头道:“之前鲜少有人会专门来拜访我,我也是头一回准备这些,希望合你们心意…”

沈如玉眼睛一亮,语气格外真诚:“温姐姐,你也太客气啦!还特意为我们准备这么多点心,我跟你说,只要有好吃的,我就特别开心,哪儿还会挑合不合心意呀!”

然后沈如玉拿起了一块糕点塞入口中,薄荷的清凉混着清甜的豆沙味瞬间漫开来,沈如玉满足地眯起眼睛,腮帮子鼓鼓的,像只腮帮鼓鼓的小松鼠,含混不清地笑道:“好吃。”

洛盈盈笑了笑,拿起绣帕擦去沈如玉嘴边沾着的糖霜,紧接着道:“阿玉就是个小贪吃鬼。”

温疏桐轻轻一笑,命身侧的听竹将手稿取来。

不过须臾,听竹便捧着一叠装订整齐的手稿回来了。那手稿用浅青色的锦缎做了封皮,边角用细麻绳仔细装订,显然是精心打理过的。

听竹将手稿轻轻放在洛盈盈面前的桌上,又躬身退到一旁。

洛盈盈的眸子瞬间亮了起来,然后便开始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目光紧紧黏在纸页上,完全沉浸其中。

风轻轻吹过,带着芍药的花香掠过三人,亭子外的花枝轻轻摇曳。

反观沈如玉,吃得欢喜。她一边吃,一边侧头欣赏着满园芍药,时不时还跟温疏桐搭两句话,说些身边的趣事,一时间气氛其乐融融。

正说着话,沈如玉头上那支素银镶珍珠的珠钗忽然松了劲,“啪嗒”一声掉在青石板上。

不仅如此,钗头固定珍珠的银丝断了,串在上面的七八颗珍珠瞬间崩散开来,颗颗圆润的珍珠在阳光下滚得七零八落。

伴随着沈如玉的惊呼声,候在不远处的榴花、听竹、桃喜三人开始手忙脚乱地蹲在地上捡起珍珠。

三人忙活了一阵,榴花手里的丝帕上也裹了六颗小珍珠,唯独那颗最大的主珠不见了踪影。

“小姐,还差一颗找不到了。”

沈如玉听到榴花的话后微微蹙眉。

那支珠钗她戴了好几年,只要是出席一些重要的场合她都会佩戴。她还是挺喜欢的,不心疼是假的。

想到这儿,沈如玉心里难免泛起一阵惋惜,嘴角的笑意也淡了几分。可她向来不是扭捏纠结的性子,很快便自我调解好了。

温疏桐轻声安慰道:“许是滚到更远的草丛里了,我让下人们再仔细找找,说不定一会儿就找到了。就算找不到也没关系,我府里还有些成色不错的珍珠,让银匠重新镶一颗上去,跟原来的也差不了多少。”

洛盈盈也安慰道:“阿玉,实在不行我府上库房里还有许多其他花样的珠钗,过几日你去挑几支喜欢的?“

沈如玉听着二人的话,又看了看手里的小珍珠,忽然笑了:“罢了罢了,找不到便找不到吧。不打紧的。”

-

“公子,那位好像是沈姑娘?”闵翊停下脚步,低声提醒身旁的谢无双。

谢无双身着墨绿色锦袍,腰间系着玉扣,本是跟着引路的侍从往书房方向走,听闻这话,脚步下意识一顿,目光越过几株开得正艳的芍药,恰好落在不远处的亭中。

沈如玉正侧着头与身侧的人说笑,阳光落在她发间。

侍从见他驻足,于是开口解释道:“禀小侯爷,是今日我家大姑娘在府上待客,另外两位小姐是府上的客人。”

谢无双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喉间溢出一声轻哼,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冷淡:“不过是个没礼貌的小丫头,有什么好看的。”

话虽如此,他的目光却没立刻移开。脑海里不受控制地闪过那日沈如玉皱着眉对他说“我讨厌你”的场景。

可随即,他的视线落在了沈如玉手边的丝帕上,隐约能看见里面裹着几颗零散的珍珠,再想起方才侍女们在草丛里搜寻的模样,心里便有了数:想来是她的珠钗摔坏了,连珍珠都散了。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谢无双自己都愣了一下。他素来懒得管旁人闲事,此刻竟会特意留意这些细节。

“小侯爷,咱们还走吗?”

引路的侍从见他半天不动,又轻声问了句,“少爷此刻应该还在书房等着,您带来的那本孤本,少爷盼了好些日子了。”

谢无双这才回过神,猛地收回目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扣,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淡漠:“走。”

说着便抬步往前,只是脚步比刚才慢了些,心里却还惦记着那支摔坏的珠钗。他虽嘴上不饶人,却还是默默记下了这件事。

闵翊也不敢多问,只快步跟上,继续跟着谢无双往书房走。

谢无双这次来温府,可不是为了赏花闲谈,而是为了给温庭之送那本稀有的殿试备考孤本。

那书是侯府藏书楼的珍品,整个定京城也找不出第二本,温庭之为此还向谢无双提了好几次。

这温庭之可不是寻常公子,他是温府嫡出的少爷,也是温疏桐唯一的弟弟,自小便是温家寄予厚望的孩子。

温家世代书香,从祖父辈起便出过多位文官,到了温庭之这一代,更是将家族的书卷气继承得淋漓尽致。

若说宋时韫是众人公认的状元,那温庭之便是榜眼的最佳人选。众人皆道:“定京双璧,一宋一温,日后科举,必有一番精彩较量。”

穿过栽满翠竹的小径,温府的书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