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公主23岁,模样还算周正,但是性格豪放,比较随性,不像岐阳公主那般温柔贤淑。平乐公主见到李纯以后,简单行一下礼,就自顾自的坐下了,没有一点紧张的样子。
李纯问道:“你和驸马冯玉林属于夫妻,应当和睦相处,好好过日子,怎么驸马倒是告上你的状了,你真的有在外面乱来吗?”
没想到平乐公主说:“是他自己不行,总不能让我守活寡吧,这事怨他不怨我。”
李纯道:“你说清楚点,前面几年你们不是过得挺好吗,驸马犯了什么错误吗,怎么叫做他不行了?”
平乐公主说:“前面几年还凑合,后面他越来越不行,就是那方面不行,夫妻生活没法过,我只能出去找别人,追我的富家公子很多,我就是挑了一两个相处而已。”
李纯也听清楚了,觉得还真有点不好办,只能说道:“你身为公主,要注意影响,搞得风言风语,把皇家的脸都丢没了。”
平乐公主说:“我也不想这样呀,难道让我守一辈子活寡,男人都可以有三妻四妾,凭什么女人就要一辈子死守一个男人,关键是他还不行。”
一顿话说的李纯无语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佯装生气,说道:“放肆,怎么能够这样说话,你先回去,朕考虑一下如何处理此事。”
平乐公主闻言直接起身,头也不回的直接走了。
平乐公主走后,倒是让李纯犯了愁,不知道如何处理,驸马有委屈,女儿说的也有理,根本没法妥善处理。
有的男人欲望较强,又有些钱财,可以娶个三妻四妾,在唐朝都属于正常,女人吧,纵使是皇帝的女儿也要遵守妇道,从一而终。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都会有欲望,平乐公主那种豪放的性格,正是精力旺盛的年龄,想让她一辈子守活寡,估计很难,如果任由她这样胡来,不光是驸马无颜,皇家的声誉也受损。
李纯思前想后,只能折衷处理,驸马冯玉林目前是司法部员外郎,干脆给他升一级,任命他到渝州任刺史,算是给他一个安抚,带上平乐公主一起过去,远离京师,省的再传出风言风语。
李纯让人事部下了任命之后,又让人将平乐公主召来,对她劝诫几句。
李纯道:“虽然你是皇帝的女儿,当朝对妇女的要求就是如此,面上还是要遵守,冯玉林毕竟是你的丈夫,你还是要照顾他的脸面,更要顾及皇家的脸面,以后你们到了渝州,不管怎样,我不想再听到任何不好的传言。”
平乐公主说:“既然父皇如此说,以后女儿也注意一些,低调做人,给冯玉林一些面子。”
李纯道:“这就对了,夫妻关系还是要和睦一些,至少面上过得去,不能让别人说闲话。”
话说到这里,就没法再说了,几日后平乐公主随冯玉林赶赴渝州,算是了却一段风波。
李纯被家庭的这些破事搞得心烦意乱,就想离开夏原出去走走,顺便也体察一下民情。这次对外用兵,南方是主攻方向,自己可以搞一次南巡,顺便也看看南方几个省的治理情况。
想到这,李纯就派人将李藩召来,跟他商讨南巡的事宜。
李纯认为,目前蒸汽轮船比较方便,全员就乘船过去,重点考察南部沿海的几个道,顺便视察一下那里的部队,查看一下南征的准备情况。
在参加的人员方面,李纯考虑到华襄两族军队联合出征,涉及到军事、外事、民族事务,还要在南方选一个南征元帅府的驻地。
南征元帅肯定是范希朝担任,他要参加,再加上元稹、崔右甫即可,南巡需要保障,枢密使李藩、御林军统领李正己、察访司郎中纪奎,自然也要参加。
在路线上,李纯计划先沿着淮河,顺流到达楚州,然后再沿着大运河南下广陵,而后沿江出海,再折向南,沿着海岸线途经吴越道、闽海道、广珠道,最后抵达安桂道。
在沿线的几个重要城市和军队驻地停留一下,了解南方各道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对襄族的治理情况,视察几个部队,鼓舞一下士气。
李纯将自己的想法讲给李藩后,李藩又询问了一些细节问题,就去进行准备了,过几日就可以出发。
三月初,南巡的各项准备已经到位,李纯决定此次带着萧嫔出去,李承闽和一些人员随行保障,李纯等人到达码头时,范希朝、李藩、元稹、崔右甫等人已经在码头等待。
只见码头上停着十余艘大船,为首的一艘大船规模最大,可容纳近千人,是皇帝和几个主要大臣的座船。
其他几艘均可容纳五百人左右,其中一艘作为先导船,先于船队出发,提前在前面安排各地的接洽和准备工作,一艘作为随行其他官员和工作人员的座船,一艘作为保障人员的座船。
六艘御林军的护卫船,其中两艘跟随皇帝的座船,两艘在船队的前侧,两艘在船队的后侧,起着拱卫保护皇帝座船的作用。
李纯带着萧嫔、范希朝、李藩、元稹、崔右甫、李正己、纪奎等人直接登上最大的那艘皇家座船,随后又上去一些宫女宦官,还有几个官员的随行人员。
其他人员早已上船等候,先导船已经提前出发,李纯等人上船后,李正己命人摇动发令旗,前方的两艘御林军护卫船率先启动,而后其他船只按照次序启动,沿着淮河向东行驶。
李纯对李正己说:“你们御林军壮大以后,添置了不少东西,这几艘护卫船什么时候置办的?”
李正己连忙答道:“禀陛下,自从国都迁到夏原以后,御林军也进行了扩充,臣想着夏原临近淮河,出行少不了走水路,就在御林军设立了一个水军**,元和十三年开始,陆续买了一些蒸汽战船,这次正好派上用场。”
李纯又对李藩说:“朕在元和六年出巡的时候,先是坐马车,而后又是换船,中间又是换来换去,费时费力,现在的条件好了,可以一路坐快船过去。”
李藩说:“现在有了蒸汽轮船确实方便很多,速度也很快,不会像以前出行那么耗费时间。”
由于萧嫔不喜欢吹风,就下到船舱里去了,李纯和几个大臣难得远行,就让人搬来几个座椅,在船上看着淮河两岸的风景,聊着闲话。
船队前行约三十里,李纯看到淮河南岸有座城市,就问李藩:“这个是不是寿州新城?”
李藩答道:“禀陛下,这里正是寿州新城,由于夏广铁路从八公山东面经过,而且八公山东面的谢家集、田家庵一带发现了不少煤矿,发展前景更好,淮扬道就将寿州城移到八公山镇,经过扩建形成新的寿州城,老的寿州城,改成了寿春县。”
崔右甫也接上话说:“陛下,目前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不少采矿、商贸、交通中心,很多地方的州城、县城都搬迁到条件更好的地方,甚至像天门、新民、安顺等地,原来就是一个小县城,现在骤然成为一道的首府,现在都发展的很快。”
李纯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各地肯定都想借助一些地利条件,谋求更好的发展,这都无可厚非。”
元稹说:“陛下,臣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夏原确实发展的很好,新开设了很多工厂,但是用蒸汽机的工厂都会烧煤,冒出很多黑烟,有的工厂离朝廷的官衙较近,有时候衙门里都会落下不少烟灰,影响环境卫生。”
李纯道:“你说的这个问题,朕也有看到,目前大家都忙着赚钱,经济是发展起来了,但是燃煤确实有一些污染,现在规模还不是很大,居民们感觉不明显,以后如果开设更多工厂,污染会比较厉害。”
元稹说:“按照陛下所说,开办这些工厂也有一些负面作用,不知可有化解之道?”
李纯道:“这次南巡结束以后,朕会跟程异交代一下,让他跟京畿道搞个规划,让新建的燃煤工厂远离官府和居民区,这样就可以做到互不干扰。”
几个人说着话,船队又不觉向前行了一段,船队越过一个沙洲,原来分成两股的淮河水在这里又汇成一起,水面略微宽阔一些,可以看见淮河北岸有个镇落。
李纯指着那个镇落对元稹说:“此处唤作东圩镇,这里地势平坦,又临近淮河,可以修建码头,以后可以把那些燃煤的工厂都放到这里,这里西到夏原四十多里,这样既可以发展经济,也可以减少对城市的污染。”
元稹非常惊奇,李纯居然对这个小地方也很清楚,就问:“陛下是不是早就有规划,不然不会知道的这么详细。”
李纯道:“刚开始迁都夏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