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太上皇年方二十三》

2. 第二章 暗潮

棠瑶骤觉心脏剧烈跳动,手脚甚至都已发凉,然而当此情形之下,只能竭力装作没认出他的样子,苍白着脸跪倒在地。

“万岁驾崩了?!”她惶恐中不敢抬头,此时宫道方向脚步嘈杂,乾清宫附近听闻动静的宫人内侍们都已纷纷赶来,或震惊或悲痛,瞬时间黑压压跪倒一片,痛哭声在这沉沉夜色下弥散回荡。

她匍匐不起,在人群间迅疾观望一眼,只见那身穿苍绿曳撒的年轻人正冷峻地吩咐手下,不由心念一动。

又一群宫人们带着哭音仓惶奔来,殿前一时混乱,棠瑶借着众人的遮蔽,胆战心惊地悄悄往后挪动。

哪怕暂时躲到荒僻之处,也好过就这样直面杀机。

然而一声清叱,让她顿时凝滞。“棠婕妤,你要去哪里?”

长阶上的年轻人微微抬高下颌,目光落在她身上。

人群散开,无数道复杂的眼神瞥射而来,她心跳加速,连忙道:“万岁突然驾崩,我想着要赶紧回去更换衣裳……”

话音刚落,不远处芳卉等人匆匆赶到,望到躲在人群后的棠瑶,皆惊慌不已跪了一地。

“程秉笔!奴婢们没想到婕妤竟会到了这里……”

程薰目光冷肃,决然发话:“将棠婕妤,即刻送回长春宫!”

*

容不得半点反抗,棠瑶就这样被送回了长春宫。说是护送,其实更像是押解。除了芳卉佳蕊等宫女,甚至还多出数名內侍一路紧随,彻底扼杀了她逃跑的念头。

夜色愈加浓郁,渺茫远天间唯余孤月白影,寒凉映照了浩瀚宫城。

窗外起了风,廊下绣着“寿”字的绛朱宫灯被人手忙脚乱地摘下,转而换上了煞白煞白的灯笼。

棠瑶心烦意乱地坐在卧榻前,昏黄烛火忽高忽低,照得众人忙碌的身影晃动不已,宛如一出闹剧。

而现在她也只能任由宫女们沉默着为自己换上丧服。镶着湖珠的金钗被无声取下,簪上的是白绢攒成的宫花,纤弱不胜风。

佳蕊将金钗收起,没精打采地看看棠瑶,见她居然连眼泪都没掉,不由叹了一口气:“我说婕妤,您还真是胆子大,一个人跑去乾清宫做什么呀?”

棠瑶低着眼睫道:“只是想求见万岁,准我出宫祭奠母亲。谁知道遇到这样的事……”

“您说得简单,就算没碰到这事儿,万岁身边的人,能让您轻易见圣驾?您还是小心为好!”

棠瑶眼前又浮现出白玉长阶上,那一袭苍绿曳撒的身影,便试探着问:“是我心急了,只是那位年轻的秉笔,看样子早就认识我,我却想不起来他是谁……”

“司礼监的程秉笔啊!除了掌印之外,那可算是第二号的人物,出身也不一般……”佳蕊说到这里,不禁细细看她,“您真的一点都不记得他了?”

她攥着脂粉盒盖,掩饰了不安:“确实记不起来了。他以前,和我很熟悉?”

“听说他和您……”佳蕊才开了头,忽又犹豫着停下不语。此时珠帘一动,芳卉神情疲惫地从外面进来:“贵妃和其他娘娘们已经赶到了乾清宫,乱哄哄哭作一团……”

棠瑶不知该说些什么,身后的小宫女却抽抽噎噎起来:“昨儿还听说瓦剌军已经打过了边疆,现在万岁爷忽然驾崩,这可怎么是好?要是守军再挡不住,咱们该往哪里逃……”

芳卉神情也变了变,却又强行板着脸训斥:“你可别乱讲,万岁驾崩,自然有新君继位!区区瓦剌人有什么可怕?!想当年,高祖爷才二十岁,就率领八百骑兵将鞑靼的三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就连他们的可汗都吓得逃回大漠不敢南下。现今这瓦剌还是鞑靼灭了之后才起来的势头,必定不是圣朝的对手!”

“一般人哪能和高祖爷比,现在……”小宫女还在恐慌,另一人放下手中衣物,凉凉地道:“瞎担心什么?也不想想眼前的事?万岁这一驾崩,有靠山的娘娘们哭过也就算了,往后做个太妃平静度日。怕就怕那些没有子女的,还有咱们……”

话只说了一半,就没再往下。屋子里顿时陷入死静。

棠瑶起初还没明白,看着众人的神情,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你说的是,殉葬?”她谨慎地看着宫女们,低声发问。

话语一出,竟无一声回应,然而众人那惊惧畏缩的目光,让她顿时泛起寒意。

在大行皇帝过世后,宫人中没人想谈,却又不得不战栗面对的,恐怕就只有这个话题了。

她一时心乱如麻。

佳蕊倒是强打着精神宽慰众人:“先别总往坏处想,之前芳卉姐姐说的对,新君总会继位,天下怎么可能大乱?若是皇太孙能及时赶回继承大统,说不定咱们都不会被充为朝天女。”

众人讶然,芳卉忍不住问:“你怎么知晓?”

佳蕊掠了掠鬓发,双眸中流露一丝骄傲:“我当初在皇太孙身边的时候,可是真真切切听到他和太傅谈起过这事,说是用宫人殉葬太过残忍,希望以后能废止这惯例呢。”

“要真是这样,就谢天谢地了!”众人纷纷双手合十,惶恐中又起了期待。

唯独棠瑶仍旧望着黑沉沉的窗外,心中烦闷不减。

*

压抑肃静的暗黑夜幕下,文渊阁内却灯火通明,从府邸闻讯赶来的大臣们哭拜之后,心事沉重地汇集到了此处。

大行皇帝早就病了许久,只是他固执已见,听不得太医劝告,认为自己只需稍加调养,便还能精神抖擞活到八、九十。故此这七十大寿是大张旗鼓地操办着,甚至他还有意再广纳后妃,绵延皇嗣,谁知道就这样突然去了。

如今后宫乱成一团,阁臣们自然也焦头烂额。

本朝开国至今也只历经两位君主,当初高祖天凤帝十五岁起随父南征北战,策白马提长戟,不到五年便一统中原,甚至将常年盘踞北疆的鞑靼亦逐回大漠。只可惜,如此在天下人心中俨然真龙凌空的人物,却未来得及大展宏图,在位三年后忽如流星急坠,连后代都未留下就英年早逝。

此后继位的正是刚刚驾崩的崇德帝,在位五十七年,子女共有十人。太子乃是原配皇后所出长子,生性纯善,在朝中有众多拥趸。谁知正值壮年,却在半年前突然因病离世,而崇德帝对此事讳莫如深,一时间朝堂后宫传言四起,始终没人知晓真实缘故。太子离世后不久,边镇军情有异,唯一嫡子皇太孙褚廷秀奉命离开皇城,去往延绥镇守。

这一去,直至现在还未回返。眼见军情告急的羽书一封连一封纷至沓来,君王又突然驾崩,怎不叫众臣忧虑重重?

秋风寒彻,黄叶乱舞。离文渊阁不远的廊下,小內侍执着白晃晃的灯笼瑟瑟发抖,程薰披着斗篷站在那里,侧脸掩在光影明暗间,有几分捉摸不定的孤寒。

有人从文渊阁那边匆匆赶来,见了他便磕头:“秉笔,那边还在争论不休,阁臣们吵得几乎要掀翻桌椅。”

“怎么?”

“延绥急报,都指挥赵錾畏敌退缩,导致瓦剌攻占清平堡,气焰嚣张。如今刘、林二位大人提议派人迅速迎接皇太孙回京继位,他们的意思是大行皇帝没来得及立遗诏,可是先太子只留下皇太孙这个嫡子,皇位自然是他的。但宋大人却说边境战事正起,皇太孙如果匆匆回来,会让对方寻得机会全力出击,说不定新君还未坐稳龙椅,边镇就相继失守。”

程薰蹙了蹙眉:“别人有何意见?”

“宋大人口才好又气势逼人,其他几位阁老争不过。就连首辅大人好像也赞同他……小的过来的时候,宋大人正提议赶紧请晋王入京主持国事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