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江山一统志》
没想到各个朝臣对佛教的处置意见并不一致,争论不休,形成了三个主要派别。
一是以李吉甫、元稹、韩愈、裴度等人为代表的坚决**派,他们认为佛教势力太大,蛊惑百姓。不但圈占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引走了大量的兵源和劳动力,而且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影响势力,很多百姓信佛不信官府,对朝廷的权威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必须要予以**,勒令僧尼还俗,减少寺庙的数量,退回侵占百姓的土地。
二是以太常卿王元羲和礼部任左侍郎赖正文为首的反对派。他们认为自古僧俗两道,互不影响,信仰是百姓的自由,朝廷不应横加干涉,佛教鼓励人们知礼向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朝廷的律例也没有对佛教有限制的条文,打击佛教没有依据,而且全国佛教信徒众多,一旦严厉打击,极有可能造成信徒的反抗,影响国家的稳定。
三是以李绛、李巽、程异等人为首的骑墙派,对于佛教的的态度模棱两可,不发表处置意见,表示以皇帝的意见为准。
李纯当然是想严厉打击佛教的,但是没想到这种意见居然不占多数,如何稳妥的推进这个事,李纯觉得还要斟酌一下。正在李纯苦思破局之策时,没想到局外人带来了新的转机。
这天,李承闽禀报说道士清虚子和柳泌求见,李纯颇感意外,但还是立即召见。
清虚子和柳泌他前面都见过几次,都认识,便问道:“今天二位道长怎么想起了拜见朕,清道长不再研究**了吗?”
清虚子答道:“对于道士而言,修道炼丹才是正途,我承蒙陛下眷顾,在**上研究了一段,后面教会几个徒弟,就让他们继续跟着郭云去弄,贫道现在和道友柳泌一起修道。今日听闻朝廷讨论处置佛教一事,特来建言。”
李纯道:“**这事,有人做就行,清道长去修道也是不错,今日你们对处置佛教有何意见?”
柳泌说:“陛下,这佛教是从天竺传来的外来宗教,来路不正,专门搞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扰乱视听,蛊惑百姓。而我道教,乃春秋时期老子、庄子所创,是正宗的本土宗教,一部道德经蕴含了天地自然的大道理,一本南华经为人们寻到了逍遥解脱的大意境,怎是外来的佛教所能比?可是那些佛寺为了吸引百姓,搞一些迷信活动,弄些拜佛许愿的把戏,利用人们心想事成的心理,诱导百姓捐献财物,还蒙骗了很多无知百姓入寺为僧、入庵为尼,搞得一教独大,反而回过头来,压制我们本土的道教,实在让人气愤,贫道请求陛下果断出手,**佛教,不能让他们再胡闹下去。”
李纯一听,原来是佛道之争,看来也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于是说:“柳道长所言极是,朕也有抑制佛教之意,只是很多人说百姓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反对朝廷出手抑制,不知柳道长有何妙策?”
柳泌说:“我和清虚子愿意联合一些修道同仁,一起揭露佛教的错谬,发起一场反对佛教的运动,陛下只要有意,完全可以借此机会,采取雷霆手段。”
清虚子说:“我大唐皇室为李氏,与我道教老祖李耳,同出一姓,大唐各位皇帝皆崇信道教,希望陛下也能崇道抑佛,压制异端邪说。”
李纯说:“两位道长说的很好,朕非常赞赏,你们可以先联络一下其他道士,我这边会考虑一个万全之策。”
两个道士看到达成所愿,也就欣然而退。
李纯心想,佛教不怎么样,道教也好不到哪里去,唐朝有好几个皇帝都是崇信道教,服食金丹,导致重金属**而亡。
但是呢,佛教也走入了流俗化,各寺庙以宗教为名圈占土地,窝藏佃户,很多寺庙的上层聚敛财富,生活腐化,私养妻妾,霸占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对朝廷的征兵和发展经济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这次倒是可以借助道教的势力,让道士们先挑起事端,朝廷再以处理宗教之争的名义介入,就比较名正言顺,也会减少阻力。
李纯正思索着,李承闽禀报说,李吉甫求见,李纯正想着要和他商议处置佛教的事,就让他进来。
李吉甫还带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进来跪拜行礼后,李吉甫说:“承蒙陛下恩典,惦记着微臣的微末功劳,施恩于次子李德裕,以门荫制度,赐予他官职,前日又给他升为八品官,今日特来带犬子进宫谢恩。”
李纯想起来了,唐朝有个门荫制度,对于表现较好的大臣,皇帝可以特别下旨,封其子或弟为八品或九品官,是世人科举取士以外的另一个进入官场的途径,上次刘嫔的堂兄刘士瑜也是靠门荫制度入仕的。
因为李吉甫一直工作勤恳用心,李纯对他特别欣赏,先后以门荫制度给他的长子李老彭和次子李德裕赐官,特别是他的次子李德裕聪明而富有才干,干劲很足,加上他对李吉甫很欣赏,所以在前几天让吏部升李德裕为八品官。
想到这,李纯道:“李爱卿为了朝廷殚精竭虑,付出了很多心思和精力,为大唐做出了很大贡献,朕也久闻你的次子李德裕满腹才华,仪表堂堂,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李吉甫父子听闻,又连忙再次拜谢李纯。
李纯道:“刚才两位道士提起由他们出面搞起宗教之争,再由朝廷出面弹压佛教的事,李爱卿也提提你的看法。”
李吉甫说:“由道教出头,挑起这事倒是个办法。刚才在进宫的路上,臣和犬子还在讨论处置佛教的事,臣前面做了统计,现在全国有寺庙四千七百余所,僧尼有四十多万,还控制了大量的土地,免交赋税,直接控制和影响的有上百万人,加上间接影响的人,数量巨大,必须要采取果断措施。”
李纯道:“你说的,朕也知道。朕这些年为了大唐社稷,想了很多办法,采取很多动作,才初步有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没想到很多佛寺居然归功于百姓崇信佛教,说是佛祖显灵。这次夏季大旱,各佛寺又趁机以布施的名义让百姓献地,还广收信众,吸纳了很多男女为僧为尼,弄走了很多劳动力,朝廷还怎么发展国家?”
李德裕施礼说:“小臣不才,承蒙圣恩眷顾,愿为皇上分忧,献上一个变害为益的处置佛教的办法。”
李吉甫喝道:“小年轻懂什么,朝廷大事,哪有你插嘴的份?”
李纯道:“无妨,年轻人可以跳出固定思维,先听他说说看。”
李德裕虽然年轻,但是却有胆识,说道:“皇上要迁都、要搞各项事业,都需要用人花钱,朝廷只要找个合适的由头,开展处置佛教的行动,各寺庙积攒的人力和财富完全可以为朝廷所用。”
李纯道:“说的这么轻巧,可以找个什么由头合适?”
李德裕说:“道士们如果挑起普通的宗教之争,朝廷虽然可以出手,但是难以直击要害。寺庙也是有清规戒律的,现在很多寺庙的和尚自己不守规矩,在寺庙外私养妻妾;还有的**寺庙的财产,损公肥私;有的寺庙把农民的土地挂在寺庙的名下,偷逃赋税,私藏佃户。这些都是违反朝廷的律法或者佛教的戒律,都可以拿来一一治罪,那些反对者也就没有了借口。”
李纯眼前一亮,赞道:“果然是后生可畏,这一招确实直击要害。”
李吉甫也说:“只要撕开口子,后面怎么调查,怎么定性,主动权都在朝廷手里,就是要狠狠的处置。”
李纯道:“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这次抑佛活动,就交给吉甫发动,德裕可以找清虚子和柳泌商讨对策,打响第一炮。”
李吉甫说:“犬子出仕不久,就被皇上委以重任,臣父子定不负皇上重托,把抑佛之事做好。”
三日后,全国各地的道士们开始掀起声讨佛教的浪潮,向官府和朝廷告发各个寺庙的不法行为,**要求处置佛教中的乱象的奏折也纷至沓来,到了中书省和李纯手里。
李纯和众朝臣商讨后,决定下旨,要求各道、州、县严查僧人的不法行为,排查寺庙挂靠和隐匿百姓土地的的情况。
成立由李吉甫负责,包括权德舆、元稹、韩愈、裴度、李巽等人,组成的佛教问题清查处置专项组,全权负责清查全国范围内佛教组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置意见。
大家一看这个专项组,主要是以对佛教问题处置的强硬派官员为主,就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李吉甫也不客气,责令各地严查各寺庙存在的问题,对于**寺产、侵占香客捐献的僧人开除僧籍后交由官府处置,对于私下挂靠其他农民土地、共同偷逃赋税的寺庙,进行封寺,暂停一切对外活动。
大批僧人被抓,大量寺庙被封,分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