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早穿20年》
党建国见**没直接否定,胆子大了些,压低声音说:
“**,您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在香港或者海外,注册一个离岸公司(虽然这个词当时没有,但意思类似)。
然后把专利挂在这个公司名下。
这样,名义上,专利就是‘外资’或者‘港资’的了。
如果国内有厂子未经许可,大量仿造并低价倾销,我……或者咱们指定的代理,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告他们侵权!
要求他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或者按国际通行的价格支付专利费!
这样,就能最大程度避免‘低价内卷,肥水流了外人田’的局面。
损失的可都是国家宝贵的外汇潜力啊!”
“你这个办法……”种苹果部长眉头微蹙,手指下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这法子带着明显的“山头主义”和钻空子的色彩,甚至有点利用“外资”身份的嫌疑,在当时的意识形态下非常敏感。
他想批评,但党建国那句“损失国家财富”又切中要害。
国内一窝蜂仿造、压价竞争,最后谁都赚不到钱甚至亏本,这种教训不是没有。
“嗯……牵扯比较大,”种苹果部长沉吟片刻,没有立刻表态,语气变得慎重,说到:
“这个要好好研究一下,得考虑周全。”
他需要权衡利弊,也需要更高层面的沟通。
党建国看着**深思的神情,知道这事急不得,也复杂得很,便识趣地闭上了嘴。
只是默默地看着那口还在散发着余温和香气的高压锅,以及地上那些凝聚了无数心血的工兵铲。
阳光照在“民工科”未来的家当上,也照在他这个新鲜出炉的“民工科长”身上,前路依然充满未知与挑战。
他内心默然:“路还长着呢……”
一顿高压锅炖肉吃得宾主尽欢,浓郁的肉香似乎还萦绕在科工委小广场的上空。
种苹果部长抹了抹嘴,意犹未尽地看了一眼那口立下大功的黑铁锅,又瞥了瞥地上那堆功能强悍的工兵铲。
他时间宝贵,今天已是难得的“偷闲”,便站起身,对党建国和刘飞干脆利落地交代:
“建国,刘飞,事情就这么定了!‘民工科’负责技术、生产标准和质量把控,新组建的高压锅厂负责批量生产!
具体怎么弄,需要什么设备、人手、资金,你们俩抓紧时间商量个章程出来,尽快报给我!”
他目光扫过两人,带着不容置疑的信任和催促道,
“你还要什么别的支持,直接跟刘飞提!
他解决不了的,再来找我!
行了,我先去开会!”
“是!领导!”党建国和刘飞连忙应声,目送着种苹果部长风风火火地带着秘书离开。
领导一走,刚才还热火朝天的气氛顿时多了几分务实和紧迫。
两人找了间安静的办公室,开始就着食堂大师傅送来的大碗茶,仔细谋划这个“**民”却又顶着“军品”名头的高压锅厂。
党建国在纸上边划拉边说着:
“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了,原料供应、管理都跟不上,容易出乱子。
太小了,成本摊不下来,也形不成效益。
我看……先期按120人的厂子来建。核心是冲压车间、机加工车间、装配车间和质检。”
刘飞点点头,补充道:
“工人来源好说,可以从系统内待安置的职工子弟、**里挑一批踏实肯干的。
关键是技术骨干,得靠你们‘民工科’带。”
党建国估算着,衡量后说道:“产量呢?新厂磨合期,设备也不全,月产目标先定在3000个。
**可能觉得少,但你得知道,这3000个铸铁疙瘩,光是生铁原料就得几十吨!
更别说冲压、钻孔、攻丝、装配的工时了。
这已经是咬着牙定的目标了,再高,原料和产能都悬。”
他强调着“几十吨生铁”和“工时”,让刘飞直观感受到这“3000”背后的分量。
“行,就按3000来!”刘飞拍板,说到:
“原料我去想办法协调,计划内的指标挤一挤,再找兄弟单位想想辙。”
正事基本敲定,党建国想起了另一件要紧事。
他搓了搓手,带着点“得寸进尺”的笑容说到:
“领导,厂子的事儿有您操心我就放心了。
不过……您看,我这‘民工科’摊子也铺开了,玻璃棚那边还缺懂点‘电波’的人才,能不能……从科工委这边,借调两位雷达方面的专家?
临时帮我们指导指导,解决点技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