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冒姓琅琊》

第32章 《尚书》答问

庾于陵惊道:“老师?!您怎么了?”

刘昭直接站了起来:“快快请他进来!”语气甚是焦急。

“老师”

“还是我自己去迎他!”刘昭不管不顾地快步向外走临出门时才想起谢星涵还在屋中。

“老师您认识他吗?”

庾于陵不知道自己的老师为什么会如此失态怀疑这个琅琊王氏和老师有什么渊源。

刘昭强行稳住情绪向庾于陵道:“你去把他请到这儿来切不可怠慢!”

庾于陵带着满腹的疑问领命而退。

“他们请了谁来?”谢星涵从屏风后转出。

“不知道。但如果他真能答出这些问题刘昭愿以师礼待之!”刘昭捧着信激动说道。

谢星涵闻此大惊!

近几日王馆学总找人上门借“论学”的名义向刘昭发难刘昭从来都是应对自如可今天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世伯当心这可能是王馆学的阴谋!如果您主动认输那柳惔就更找到了罢黜郡学的理由!”

刘昭心中咯噔一声他只顾着学问却差点忘了现在是郡学生死存亡的关口。

“不要见他。找个理由叫人打发了他。”谢星涵建议道。

刘昭思考片刻沉声说道:

“不可。学问千秋之事岂能自欺欺人?若此人当真能以《尚书》教我我自当俯首!再说如果他真能为我解这几个学问中的大惑那是我生平之幸事!”

谢星涵见刘昭一副欣喜若狂的模样便知道这位世伯的学究呆气又犯了。为难之际又觉好奇看向刘昭拿着的信纸目光扫到墨字突然觉得字迹有些熟悉正待细看时门外脚步声已近便赶忙躲回屏风后。

“老师王公子到了。”庾于陵带王扬进门。

“刘先生。”王扬对着刘昭一揖。

刘昭一怔他怎么也没想到来人居然如此年轻?!

谢星涵也是一怔

“这这是你写的?”刘昭举着信难以置信地看向王扬。

“是。”

“这些问题你都能答?”

“能答。”

刘昭有些愣神呆呆地看了王

扬几眼这才想起让座:“请坐请坐。”

王扬刚入座刘昭就忙不迭地问道:“‘钦明文思安安’你说《孔传》解的不对

王扬道:“《尚书考灵耀》云:‘放勋钦明文思晏晏’。郑玄注:‘宽容覆载谓之晏。’《尔雅》云:‘晏晏温和也。’《古今人物表》中‘安孺子’亦作‘晏孺子’是古者‘晏’、‘安’义相通之证故《释名》云:安晏也——”

“等等等等!稍等一下!”刘昭打断王扬小跑到书架前抽出一卷书来快速得翻检起来。

此时藏在屏风后面的谢星涵也想去翻找只不过她想找的不是书而是信。她想再确认一下字迹这时才发现自己一气之下竟把那信落在了别驾府!

刘昭边翻书边点头然后看向王扬道:“不好意思您接着说。”然后突然想起什么叫道:“于陵!叫人上茶果。”

“茶果”即现代所谓的“茶点”当时佐茶多以瓜果而非点心。

庾于陵着急回来听下文赶忙快步出去安排。

王扬续道:“‘安安’本是叠词若‘小心翼翼’、‘天网恢恢’皆此类。词义同于‘晏晏’‘钦明文思安安’意思就是其钦明文思皆本于自然非勉强得之。《孔传》说此为‘安天下之当安’实在牵强。”

“解得好解得好!”刘昭满面红光对着信纸连赞两声然后继续问道:

“《皋陶谟》云‘蒸民乃粒’郑注释‘粒’为“米”您斥为‘不辞’何谓也?”

此时庾于陵已带着两个仆人进门在王扬面前桌案上摆上茶具水果。又亲手倒茶恭敬地端给王扬。

王扬接过茶谢了一声答道:

“蒸民乃米不成句子。若引申‘粒’为‘食粒’之意则无此用法。《尚书·王制》云:‘西方曰戎被发表皮有不粒食者矣。’改成‘有不粒者矣’可乎?”

刘昭双眼放光忙问道:“那‘粒’字应该做何解呢?”

谢星涵也不自觉地倾身向前等待回答。

“‘粒’乃假借《周颂》‘立我蒸民’之‘立’字。《广雅》曰:‘立成也。’郑玄注《小司徒》云:‘成定也。’所以——”

刘昭又急急忙忙地跑到书架前找书口中道:“不用管我接着说!”

“所以‘蒸民乃粒’其实就是‘蒸民乃定’的意思。故而《史记·夏本纪》作此四字为‘众民乃定’,乃取其大意言之。再者联系上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