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瓶邪】万山归途》

14. 线索

这次见面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信息量非常大,我需要慢慢去梳理和消化。

刘丧平时在北京活动,他有私事要处理,我们约好暂时兵分两路,有新线索再碰头。

刘丧这人不坏,就是难相处,他和闷油瓶还不是一种类型的难相处,闷油瓶的难相处因为他平等的不迁就任何人,而刘丧的难相处是向外输出的,总要吊着一口气证明自己似的,说不得碰不得,非常拧巴,我不喜欢冲突,宁愿哄十个闷油瓶也不想应付一个刘丧。

他不跟我们一起,我第一反应是松了口气,胖子也一样,跟我吐槽:“别人每天精神焕发,我看他每天精神病发。”

一整个下午我们都没出酒店,窝在房间看资料。

别看现代考古发展的有声有色,马王堆、海昏侯墓、曾侯乙墓、秦王墓等一系列大墓相继发掘,其实以现有的研究,能解码的部分不足十分之一,更多的谜题,连同它的主人的身世故事,依旧笼罩着历史的迷烟,等待有缘人的破解。

考古研究是谨慎、漫长的过程,三星堆的发掘跨越90余年,辛追夫人的身份之谜在出土二十多年后才见端倪,王侯将相尚且如此,想要在没有铭文、没有文献的情况下,解码一座小墓的信息,难上加难。

从现有的线索来看,这位墓主人在当时的社会体系中并不占优势。

明朝的文化非常繁荣,墓中没有发现印鉴、玉佩、官帽等象征社会阶级的陪葬品,也没有买地券和墓志铭,出土物品相对朴素,都说明墓主人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

我把石俑放在桌上,给它供奉了一桶吃剩的方便面,让它别客气,好好感受现代文明。

女人的脸朝向我的床,冷冷微笑。

陪葬俑使用原始的石刻技法,脸部的刻画非常草率,给人一种神秘又狰狞的感觉。

这时我已经找到阴森感的来源了。

唐代文物奢华,宋代文物典雅,明朝文物精致,总的来说,年代越往后,文物越接近现代的工艺水平,很难反其道而行之,而这只石俑从技术到风格,都透出一股不符合时代常理的原始感。

一旦不符合常理,就意味着危险。

倒斗下墓这行当的人,普遍文化水平低,过去,土夫子判断古墓有没有古怪主要靠经验,不符合常理代表没有被认知,没被认知就代表见过的人没能活下来,这一行都懂趋利避害。

我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同样进入了古墓,考古队员却安然无恙?

胖子一拍大腿:“姓高的没说实话,天真,你发现没,这种陪葬俑在墓里都是扎堆出现,他们一张墓俑的照片都没拍,说明有高人指点,他们知道那玩意不能碰!”

我也注意到这个问题,逐一比对登记入库的文物编号,果然没有这种俑。

这也正常,系统内懂玄学的很多,以他们的工作性质,不能放到明面上跟我们讨论。

我摇头:“墓俑在黑市上的流通价不高,何况是不具备时代特点的俑,为什么老徐要带一只俑出来?它有什么特别?”

胖子露出很猥琐的笑容:“小张不是说这里面有生魂吗,说不定瞧上刘丧了,主动跟出来的,臭小子有几分姿色,要走桃花运。”

“要么就是刘丧那小子骗我们,反正其他人死绝了随他编,其实是他看上了这位大姐,晚上要对着她打飞机。”

他越编越离谱,我一阵恶寒。

“能不能对邪物有点尊重?”

胖子乐道:“再么就是这鬼讲规矩,给它建宗庙的它好好供着——进博物馆相当于进庙了吧,刨它祖坟就重拳出击,这是粽子界的侠士。”

我白他一眼:“你说的还是斗吗,他娘的是高维度智能生物。”

“那也说不准。”胖子夺过我的笔,在资料上潦草地画了一个图案,乍一看像眼睛下面挂着个钩子,“这个字你认识不?”

随着三星堆的走红,这字经常上新闻,是个被他写得很丑的古“蜀”字。

胖子道:“你看啊,天上的眼睛看着地上的虫子,你说像不像外星人在看着我们?说不定咱们搞的这个墓,就是外星来客穿越到明朝——”

“对对对,然后给朱允炆当了老婆,在北京城开了家店卖烤鸭,有个师姐是个捕快。”

我没好气的怼他,我这发愁呢,他给我演电视,胖子嘿嘿一笑,看了看闷油瓶,又看我:“你当人人是你啊,上赶着给人当老婆。”

给我气的啊,放下资料一通辩白:“我是上赶着吗?当年他一会找我篝火旁夜聊谈心,一会又要替我守十年青铜门,没明着追也算是勾引良家少爷吧?就算后来是我主动一点,那也得是个和奸,不能叫上赶着。”

这两年我积攒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讲恶心话胖子讲不过我,就爱拿我和闷油瓶开涮,这是我死穴,一说就乱阵脚。

胖子嘿嘿嘿地只是笑:“我作证,你确实是主动了亿、点、点——”

闷油瓶一直在看文物的照片,摆了摆手制止我们。

“看棺材。”他没被我们影响,语气很平静,“这些尸体不对劲。”

干正事时闷油瓶有绝对的权威,我和胖子都不敢说话了。

我疑惑地从他手里接过照片,是三具棺材内部的照片,在专业的打光下,尸骸、陪葬物品一一呈现,画面清晰,很有冲击力,比刘丧带出来的那一批模糊重影屁都看不出来的高了不知道几个档次。

尸身已经高度腐败,和殓葬织品几乎融为一体,但是仍能一眼看出不对,这些尸体全部是俯趴在棺材里的。

我倒吸了一口气:“这是俯身葬啊。”

闷油瓶点头,胖子也安静了。

俯身葬是我们非常忌讳的一种墓葬形式,发源于奴隶制时代,年代太过久远,最初成因已不可考。

可以断定的是,采用俯身下葬,说明墓主人是凶死或者横死的。

我从爷爷的笔记里读到过,他从来不碰这种斗,单人型俯身葬大多是奴隶和贱民,没有摸金价值;碰上有规格的也麻烦,墓主人地位高,尸身保存的好,死得又凶,一旦开棺,煞气冲天,很容易尸变。

当然哪一行都有为财铤而走险的人,但这种凶斗,弄出东西也卖不上好价,要是敢隐瞒来路,买主知道了要追杀的,所以行内高手都不去找晦气。

我来回看那三张照片,三具骸骨俯趴在棺材里,皆是男性骨骼,尸体高度腐败,头部绷着一层油棕色人皮,一团头发盖在脑后。

俯身葬兴盛于先秦时期,与奴隶殉葬和部族战争脱不了关系,自唐以后,随着礼仪教化的普及,百姓尊重逝者,俯身葬已然绝迹。

这是明墓,与先秦隔了千年。

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有种白天中邪的感觉。

“好家伙,仨大老爷们躺一屋子。”胖子抢过照片左看右看,“天真你分析分析,这是什么路数?”

我慢慢道:“男性群葬墓啊,我倒是听说过一些。”

胖子就看我,我比了个手势:“无根之人,太监。”

胖子满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