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士模拟器》
裴澈的车队和崔琰的车队合二为一,队伍顿时庞大了不少。
得到裴澈授意,路过颍川郡的时候,阿卢将牛车全变卖了换成马车,队伍的速度又提升了一大截。
崔琰带的仆从跟随崔琰走南闯北多年,实战经验比裴澈带的人多很多,同行后裴澈也安全不少。
或许是见裴澈他们一行人人数不少,装备精良,明显出身不凡,一路上也没有遇见拦路的盗匪流寇。
郭嘉几日前自阳翟出发,北上前往袁绍营帐所在地酸枣,正好与裴澈的车队相遇在道路上。
郭嘉平时便嗜酒,此时也喝到微醺,策马慢行。
注意到浩荡上百人的车队从后面行驶过来,郭嘉不慌不忙的策马到道路一旁避让,让车队先过去。
车队内一辆马车路过时,郭嘉看到马车内一位仪容俊美的少年掀开帘子,向他拱了拱手,表示感谢。
郭嘉摸了摸手中的酒葫芦,心下思索。
[看其他马车上的标志,应该是清河崔氏的车架。
从服饰上看,队伍应该是两队人马合为一队。一队是崔氏,另一队听口音来自河东郡。
能和崔氏同行,还让崔氏部曲负责护卫,应该是不亚于崔氏的世家。]
车队很快消失在道路尽头,郭嘉摇了摇头,不再继续想,拽了拽缰绳,重新策马向酸枣而去。
再看裴澈这边,为了能更早听到郑玄的授课,裴澈和崔琰一致决定加快速度。
路上才听闻为了避乱,郑玄将讲学地点搬到了琅琊郡不其县,便又转道前往琅琊。
紧赶慢赶,众人终于赶在重阳之前到达了不其县。
到了目的地,两人只在驿馆休整了一晚上,崔琰便拉着裴澈要去给郑玄递上拜帖。
郑玄也刚到不其县不久,还未开始讲学,正是俗事缠身的时候。裴澈和崔琰也不好贸然拜访,便递上拜帖,等郑玄得空的时候再登门拜访。
崔琰还随贴附带了一篇自己新写的文章,文章名为《述初赋》。
文章是崔琰在路上完成的,写了一路上的见闻,和对向郑玄求学的渴望。
裴澈看过文章,觉得可以称得上一句文采斐然。
“不知道郑君看了文章,是否能应允我的拜师请求。”面对向郑玄求学的事情,崔琰难得露出了忐忑的神情。
虽然郑玄并不囿于门户之见,有教无类。凡是真心求学的,来者不拒,门下也有不少寒门学子。
但是弟子也有亲疏远近,亲传弟子和旁听弟子能学到的东西自然是不同的。
而且郑玄只看重弟子学术潜力和品德的作风,反而更让崔琰忐忑不安。
崔琰倒并不担心自己的品德有瑕,毕竟他可是在未来被陈寿评价为东汉道德模范的人。
崔琰担心的是自己才学不足,毕竟自己二十三岁的时候才认真研读书籍,虚度了不少时光。
而且身边有裴澈这个年龄十二,学龄二十二年的作弊人士做对比,崔琰对自己的才学变得不自信。
“放心好了,崔兄的向学之心必然能打动郑君,成功拜入门下。”裴澈倒是很信任崔琰,毕竟史书中有记载崔琰的老师就是郑玄。
“明渊竟然这么信我。”崔琰苦笑摇了摇头,“天外有天,虽然如今天下动荡,郑君此次搬迁,大多人都回家乡去了,剩下的皆是好学之人。我打听到现在跟随郑君求学的仍有近百人,不知里面有多少俊杰。”
“有才之士若能云集身边,有机会结交一二,此乃人生一大幸事,崔兄莫要如沮丧。“见崔琰情绪有些低落,便出言开解。
听裴澈这么说,崔琰也不由得露出笑容来。
“说的是,是我狭隘了。即便郑君不收我为徒又如何,我向学之心不会变,依旧能有所收获。”说完,崔琰的心情也开阔不少,不再纠结这些事情。
裴澈其实也学着崔琰,随拜帖附上了自己这些年写的一些关于《九章算术》的研究文章。
其实听说郑玄在注释六经,裴澈本来想写一些自己对经书的解读,但是又怕班门弄斧,便只送去自己最有把握的文章。
正好听说郑玄对算学也很精通,郑玄的老师马融在演算浑天问题时遇到困难时也会请教郑玄。
《九章算术》内容十分丰富,收录了二百多个应用问题,每个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但很多题目并没有给出解决的原理证明。
裴澈上辈子是个理科生,恰好数学相当不错。穿越到东汉末年,让他读四书五经确实强人所难,但解决《九章算术》中的数学问题还是比较得心应手。
裴澈给《九章算术》的每个题目都写出了详细的证明,结合现代的知识,用古代人能理解的方式写出了更多的解法,裴澈相信郑玄定能发现那篇文章的价值。
在等待郑玄的回信期间,裴澈和崔琰决定在不其县转转,看看是否有文人集会,也看看此地俊杰的风采。
向驿馆的小吏打听这里文人常去的地方,得知最近不其山上常有文人云集,裴澈和崔琰只带着阿卢,便策马出门要去登山看一看。
到了不其山脚,让阿卢看着马匹,裴澈便和崔琰一起登山。
千年前的不其山上植被茂密,正值秋高气爽,黄栌和红枫布满山坡,呈现赤黄交织的彩林美景。
秋风带起金红的波浪,无边落木萧萧下。
两人寻着前人开辟的上山小径慢慢走着,渐渐忘却了探访文人集会的事,竟有些沉醉在眼前的美景中了。
不知道走了多久,到了一个小山峰处,两人突然听到有人声从不远处传来,听起来人数不少。
裴澈和崔琰对视一眼。
“看来咱们找到了,走了这么久,早已口干舌燥,也不知道可否讨一杯茶水。”崔琰笑道。
“咱们此番空手而来,一会怕是免不了被责难,若想讨杯茶,崔兄可要拿出本事来。”裴澈也笑着说道。
崔琰朗笑一声,“这是自然。”
穿过枫树林,两人很快便找到了藏于不其山中的这场集会。
只见小山峰的峰顶被开辟出一片空地,空地上有一间草庐。草庐外摆着一些草席和食案,草席上散落着许多书简,食案上摆着许多时令的瓜果、吃食和酒水。
大约三四十个文人在这片空地上各自聚集,清谈、读书、抚琴。
崔琰以前参加的集会举办地或是在精心打理过的园林中,或是世家府上,再不济也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