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8》
灶台上的火渐渐熄了,苞米茬子粥也熬得差不多。粥的浓稍稍有些大,正好适合病人食用。他盛了一大盆,又在一旁的筐子里放了五个二合面馒头。
灶台边上,几个煮好的鸡蛋正在温热的水中浸泡。孙青山用筷子轻轻地将它们捞出来,放在凉水里过了一下,挑了两个完整的放进筐子。
找出两个干净的瓷碗和一把汤勺,他端着粥盆和筐子,轻手轻脚地走进西屋。
钱铁福媳妇正呆坐在炕上,眼圈发红,显然是刚哭过。见到孙青山进来,她慌忙别过脸去。
“二保嫂子,趁热吃点吧。”孙青山轻声说道,将食物放在炕桌上,“二保哥现在不能吃重口味的,就配点咸菜。”
“青山,真是太麻烦你了...”钱铁福媳妇声音有些哽咽,“我们待会回去吃就行。”
“一顿饭而已,别跟我客气。”孙青山微笑着摆了摆手。
炕上的钱铁福艰难地扭过头来,脸色苍白:“青山兄弟,又让你破费了。等我好些,一定给你送粮食来。”
“二保哥,你先把身子养好才是正经。”孙青山认真地说,“等会我给你打针,再抓点药,你们就能回家了。”
说完,他识趣地退出西屋。留在那儿,两口子反而不自在。
回到厨房,他将剩下的粥和馒头、鸡蛋都装好,端到东屋的炕桌上。又去灶台边盛了一碗豆瓣酱,剥了两根大葱。
坐在炕上,孙青山开始享用自己的早餐。大葱蘸酱,就着咸菜,一口气吃了两个馒头。农村生活虽然清苦,但这种简单的搭配却让他感到莫名的满足。
正准备收拾碗筷,钱铁福媳妇执意要帮忙。她的眼睛还是红红的,但精神似乎好了些。
孙青山正琢磨着要不要进山采些药材,院子里的“桃花”和“大黑”突然叫了起来。这两条土狗是他从小养大的,平时警惕性很强。
“青山,在家吗?”门外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在家呢。”孙青山应了一声。
木门被推开,一个抱着孩子的少妇快步走了进来。孩子脸色发红,不停地啼哭。
“青山医生,我家小满发烧了,烫得厉害。”少妇焦急地说道。
孙青山连忙接过孩子,仔细查看。小家伙大约三岁,额头滚烫,眼睛无神。他轻轻按了按孩子的腹部,又检查了下咽喉。
“多久了?”他一边询问,一边从药箱里取出体温计。
“昨晚就有点不对劲,今早更厉害了。”少妇急得直搓手,“我家男人进山了,我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孙青山将体温计放好,安慰道:“别着急,看样子是普通的感冒发烧,我先给他打针退烧。”
这时,院子里又传来脚步声。孙青山抬头一看,又是两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匆匆赶来。看来今天是个忙碌的日子。
秋季本就是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再加上山里潮湿,小孩子容易生病。孙青山叹了口气,看来今天是不能进山了。
他将药箱搬到桌上,拿出几支退烧针。窗外的阳光洒进来,映照着飘荡的药味,又是一个忙碌的午后。
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进诊所,在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桃花”和“大黑”趴在门口打盹,偶尔抬头看看进出的村民。秋风吹过山谷,带来淡淡的药草香气,这是属于山里诊所最寻常的一天。
孙青山放下书本走出门,果然到了喂狗的时辰。两条大狗摇着尾巴围着他转,一旁的狗窝里,六只小狗崽也在叽叽喳喳地叫唤。
他先给两条大狗各自扔了根大骨头,又去厨房煮了些稀粥,兑上狗粮,等温度适中了才端给小狗崽们。看着它们欢快进食的样子,孙青山脸上不自觉露出笑容。
收拾完狗食的碗盆,已经到了午饭时间。孙青山从厨房里拿出一块咸肉,配上新鲜的冬瓜准备炖汤。他刚把肉煸得金黄,狗叫声又响了起来。
孙青山站在门口,望着天边厚重的云层。山里的冬天来得早,寒意已经顺着山风渗透进每个角落。他正琢磨着该添些柴火,吴守军几个年轻人便来了。
“青山哥!”吴守军背着个旧帆布包,脚步轻快地跑上台阶,从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捆猴头菇,“这是我们今天采的,给您尝尝鲜。”
孙青山接过猴头菇,菌菇上还带着清晨的露水,新鲜得很。他轻轻掂了掂,嘴角不由露出笑意:“手艺见长啊,这采得干净利索,一看就是老手了。”
吴守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跟您学的。说起来,要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