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其他的人还沉浸在劫后余生悲喜交加下痛哭流涕的都不在少数只有元楼子独自一人游荡宛如孤魂野鬼。
江闻跟在元楼子身后见他眼中非但没有死里逃生之后的情形喜悦反而显得极为空荡虚无仿佛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这种状态与边上的村人相比差异就更为明显了。
“不妙啊……”
元楼子在重大挫折下已无法依靠自然生命力恢复生机反而用压抑情绪代替了寻求改变这并不是真正的摆脱了执念。
说白了人活着就得有执念一旦没了执着和念想往往会在权衡后觉得**比活着好绝对理性代替生存欲望状态自然极为危险。
看着元楼子表情愈发诞罔口中呢喃的话也越加混乱江闻连忙唤来了边上几名较为清醒的青壮让他们一左一右搀扶住摇摇欲坠的元楼子。
“你们几个过来搭把手!”
鉴于江闻先前展示出的武力几名青壮自然不敢有所违抗连忙一拥而上将元楼子架起来同时怯怯问道:“大侠你这是要做什么呀?”
江闻神情严肃地看着元楼子细细解释道:“这位前辈恐怕得了失魂之症医书《杂病源流犀烛》说此病主惊悸多魇通夕不寐此时不治怕有有性命之忧。”
青壮们一看元楼子果然两眼迷离、神情恍惚
“若要根治就必需动用鬼门十三针可惜在下没学过不敢轻易尝试。”
江闻吩咐几人将元楼子架好千万不要松手随后自信一笑:“不过此事无妨我曾从泰西之地学得一些治病手段治起这失魂症倒也手到擒来。”
随后只见江闻嘴里念起百试百灵的妙妙咒语顺手从旁边捡起一根粗木棒对着元楼子的脑袋就是一棍。
“昏昏倒地!”
“啪嚓——”
可能是江闻太久没用难免掌握不好力道这根木棍竟然啪地一声从中断开而头顶中棍的元楼子恍恍惚惚地原地打转始终没有倒下反而有一股红气从脖子直涨到头顶皮肤上肉眼可见憋得青筋暴起。
几名青壮连忙牢牢架住了元楼子老道人因为骤然受击已经彻底清醒了过来一只手捂着头顶一只手指着江闻两眼充血几乎要炸开手指颤抖
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江闻连忙将只剩半根的木棍,远远地扔了出去,一边赶紧说道:“前辈,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清醒多了?一边用眼神示意青壮们牢牢抓好,别被老道士挣脱了枷锁跑过来追打自己。
可能是那一棍子力道太大,元楼子被强行搀扶到一边歇息去了,江闻也赶紧溜去组织还能活动的青壮年们,先到凶徒们留下的棚隰里边找些饮水充饥之物。
这些凶徒为了控制山民俘虏,基本不给他们吃喝,众人只能靠木牢旁的野草雨水支撑,再这么下去喜极过度都能**好几个。
半晌过去,棚隰的场面总算基本控制住了,山民们主动将凶徒们的残尸拖拽到集中一处,防止尸瘟蔓延传播,同时把散落满地的兵器也收集起来,不分男女老少人手一把,仿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短暂获得些安全感。
江闻则靠着真气替元楼子疗伤愈病,两人关系稍加缓和,总算能坐下来闲聊两句。
元楼子摸着还有些肿痛的头顶,心惊于江闻真气疗伤的神妙手段,一边心有余悸地说道:“难怪元化师弟在信中让我留神于伱,你是真敢下死手啊……
江闻嘿嘿笑道:“元化**谬赞了,我没他说的这么厉害。
元楼子怒道:“老夫没在夸你!
江闻继续笑道:“我就当在夸嘛。
江闻直起身四周观望,见此时场面基本已经缓和了,才问起元楼子更多的事情。
“前辈,你这次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才会虎落平阳被困在这里的?
元楼子长长地叹息一声,娓娓道来这次的经历。
元楼子平生素爱求仙访幽,年轻时便探查过不少的古坟遗迹,当年若不是李自成与孙传庭鏖战于陕西,差点就找到秦始皇陵的入口了。
然而近来几年,他忽然对古剑感兴趣,开始流连搜访于各处冶城名山,想要找得诸多宝剑的下落,这次因在豫章丰县的牢狱旧址挖到线索,转而前来福建湛卢山中搜寻宝藏。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在这处早就应该荒废的深山老林之中,竟会盘踞着这么一伙穷凶极恶的歹人,非但**如草芥,还精通战阵埋伏之术,元楼子原本只当是寻常探访,一时不慎自然落入了陷阱之中,被歹人重重围困,而他所收的唯一弟子因性情刚烈,竟然被歹人以**、石灰等等阴招轮番**,最终壮烈战死。
元楼子万念俱灰一心求死,被他们与山民们关在一处,每日除了奴役驱使,便是每隔几日拉走一人,从此再也不见有人回来。
“这伙人真的是没人性!”
元楼子言及此处恨恨然说道,他的身体虽然老迈,但还是极为健壮,故而才能在一棍之下晕而不倒,从这横练功夫就能看出年轻时没少锻炼。
江闻也附和道:“确实。我看这伙人不太对劲,里面恐怕还有蹊跷。已经不是残忍所能形容,而属于漠视生命了。”
江闻所指的自然是这伙凶徒的身份来历。
一开始江闻几乎已经断定,这些人就是散落在山中的沿海倭寇,毕竟二战“最后的鬼子”小野田宽郎都能硬撑了20多年才投降,信息不发达的古代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
但是很快,江闻就又发现了疑点。
譬如这些疑似倭寇的人,确实是听得懂日语,平日的语言文化也与附近之人悬殊,可按道理早在嘉靖时期,倭寇就已经基本被平定才对,距今也有近百年了。
即便根据史**载1624年7月(天启四年),倭寇最后一次出现并侵犯福建沿海,此后就再无踪迹,这些人也应该与世隔绝了三四十年,算来年纪未必就比元楼子年轻多少,怎么可能还是人人青壮有力,乃至于整严成军呢?
更重要的是,此时日本本土的人平均身高才157cm,可先前与江闻拼刀的人未必比他矮上多少,这一点也极为可疑,只能以《明史·日本传》记载“大抵真倭十之三”来解释,这些人原本应该是沿海的渔民海盗,假借倭寇名义作乱,随后被戚家军围剿逃窜,才躲到了离海如此遥远的深山之中。
要知道松溪县所在的武夷山地区,根据地方档案文献记载,本就“重山复岭、迭嶂层岩”,“有岩峒溪壑之阻”,又有“擅铅矿材木之饶”,因三省官府“本自秦越,不相为谋”,以致境内流民杂处,为“盗所垂涎”,贫民无以为生,转而“相**盗矿以自糊其口”,变成一处巨大的统治隙地。
江闻推测便是在随后这些人中,逐渐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立的制度,平日以倭语相互交流,谋害过路行人为生,同时吸纳其他流民加入其中,才能形成如此的聚落规模——
否则像这么一片棚隰没有老弱妇孺,竟然全是青壮之人,也只能用“人工筛选”来解释了……
这个推断虽然离谱,但也勉强能够解释
这里形成的原因,而当江闻把这些猜想说出来之后,元楼子虽然缓缓点头,却也提出了自己的推测。
“老夫见这些人的冶铁手段并不高明,这些怕是偷偷闯入禁山的纸槽工。
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