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霜雪尘埃》

99.第九十九章 故人相约

第九十九章 故人相约

“老同学,你如今在两岸三地,成了不大不小一个名人了啊!”

小小的客厅里,熊晖捧着茶杯,含笑说道。

梅思轻轻摇头,笑容有些尴尬:“你不要挖苦我了。”

“诶,不是这样说。”熊晖一摆手,“你那一篇回忆录,写得蛮好,不但港澳台,国内也有了影响,上级很是关注,说你的‘角度不同’呢。”

“资产阶级女权”,领导的原话,“‘资产阶级女权’当然不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但确实能够看到我们不容易注意的角度,很新颖,让国外的人对延安发生兴趣。”

延安啊,红色的光芒随岁月逐渐退去,看一看如今世界的变化,中国自从三个巨人倒下,政策发生巨大改变,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正在推进体制改革,眼看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分崩离析,步步退却,美欧资本主义则是越来越兴盛,两边对比之下,怎不让人失落?这种情况下,有人写出这样一本独特的回忆录,唤起外界的兴趣,把目光重新投向延安,投向中国革命,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

梅思苦笑一声:“能够有这样一点点作用,倒是也好了,我写这一本书,一是胸中有话,不吐不快,二也是赚一点版税,你知道的,香港物价贵。”

熊晖点了点头:“是比国内贵一些,物资丰富。”

资本主义的香港,物质上确实充足,走在九龙旺角,商店橱窗让人眼花缭乱,就连自己,有时候都会心动,倘若是政治信念不很坚定的人,来到香港,容易沉迷其中,真是个纸醉金迷的地方,还有红灯区呢,这在国内哪里见过?

又说:“要靠养老金在这里生活,只怕有点难。”

梅思笑问:“你退休了没有?”

革命老干部,退休金比较高吧?

熊晖一笑:“本来是想要退下来的,不过组织上看到我还有一点经验,便让我发挥余热,再干几年。”

“你现在是做什么工作?”

“在统战部。”

梅思笑笑,不说什么,客厅里一时安静下来。

熊晖随意往桌面上一看:“呀,在写稿子么?你一向的速记,实在认不得,写的什么?”

梅思拿起那张纸:“是给报纸写的杂文,说这美荷楼的住客变迁。”

美荷楼早已不同昔年,自从改建之后,许多旧住户都没有迁回来,再住进来的多是出社会不久的年轻人,又或者是老年人,孤身或者夫妻两个,没有儿女,这样小房屋倒住得开,俨然便是青年人的宿舍,老年人的养老所。

熊晖视线一扫房间,一览无余,倘若梅思从前没有离开延安,一直坚持下来,她如今在国内分配的房屋,总得有两室一厅。

谈了一阵香港见闻,又谈昔日故旧:“教育长让人痛心。”

熊晖面色瞬间黯然:“听到消息,不敢相信,细想却又不意外,她是那样刚烈的性情啊,不能够蒙受这样的冤屈,前几年总算平反,没有一直带着污名。”

女子大学教育长张琴秋,一九六八年自杀,一九七九年恢复名誉,算是唯一的慰藉。

梅思点点头:“她的性格是这样,我总以为,但凡能够参加军队,走上烽火战线的人,多少都带有这样的决绝。”

共和国的女性领导人,有一些颇为大名鼎鼎,但多数是在后方,做一些文职,又或者妇女工作,都是在传统女性职责的领域,唯独教育长,她是在军事部门,作战部队,直接参与了战争,梅思对敬爱的教育长的过往,记得清清楚楚,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西北局委员,文武全才,是女大许多学生崇敬仰慕的对象,虽然已经与延安越来越远,张琴秋的死仍给梅思强烈的刺激。

熊晖望着她:“其实你也是很决绝的。”

梅思微微一愣,摇头道:“我不过惊弓之鸟罢了,因为不够坚韧,所以总是在逃离。”

熊晖慢慢地说:“然而你坚持下来了。”

从另一方面来讲,却也是明智,教育长太刚强,“过刚则折”,而自己的老同学虽然看似柔糜,却存在到如今。

虽然仍有着坚定的信仰,几十年风风雨雨,熊晖却也变得圆融,就好像新女性旧女性,其实变来变去,昨日进步的新女性,可能忽然就成为落后的旧女性,而新女性也未必总是为人推重,而抗争与逃避这两条路,从眼前看来,也不是一定哪一条就更好一些,教育长可歌可泣,梅思则仿佛是苟活,可是她还活着。

又说起昔日同窗:“当年我离开桂林,露云来送我,我们谈了好多,那天还有沈芒。她们现在怎么样?还在南宁么?”

熊晖动了动嘴唇,又闭上嘴,片刻之后才说:“露云啊,她已经与沈芒分开了,如果你要回故乡看看,可以去找她,她离休之后,还在南宁。”

“哦?”梅思有一些惊异,脑中倏忽掠过当年相见的场景,隐隐恍然:“竟然是这样。”

不知不觉便到了午间,梅思早有准备,自然留饭,打开冰箱来,熊晖向里面一望:“哦豁,好多蛋。”

冷藏室里面满满一篮青皮蛋,个头挺大,不太像是鸡蛋。

梅思笑道:“鸭蛋虽然有一点腥,加黄酒炒来吃也还好,幸好你来了,多吃几个,放久了都坏了。”

大瓷碗里打散四只鸭蛋,开水汆烫了小菠菜,切碎和鸭蛋炒在一起,不多时蛋液凝固,盛在盘中,金黄碧绿。

又炒虾仁,炒豆芽和白菜,番茄豆腐汤,齐齐整整端上桌面,熊晖一看,噗嗤笑出来:“中央招待餐的标准,四菜一汤。”

梅思笑道:“我已经预备好了,晚饭有羊肉,这些年我烧羊肉是一把好手。”

熊晖道:“我坐不到那样久,两点钟就要走了,下午还有事。”

梅思很是遗憾:“你明天还来么?”

熊晖笑着说:“只要你有时间。”

梅思连连点头:“有时间的,大把时间,明天你来,我们谈一天。”

第二天七月二十号,熊晖果然又来,依然是十点登门,这一天她在石硖尾这简陋的小楼里,待了整整一天,与梅思促膝谈心,梅思从早上便炖一锅羊肉,到午间已经烂熟,两个人午饭吃羊肉,晚餐香酥鸭子。

一边撕着鸭肉,梅思一边问:“明天便要走了么?”

熊晖点头:“这一次时间短,不能待很久。”

梅思怅然道:“真舍不得你,我还有许多话,没有同你说。”

熊晖笑道:“其实也容易,你回去国内,就住我家里,有多少话说不得?如今国内政策开放了,欢迎海外同胞,要住多少天,就住多少天,只怕你挂念股票上的钱。”

梅思乐道:“能有多少钱?丢在那里便罢了,若不是为了打发时间,我也不会天天去看,每天看报纸就够了。”

香港这一阵股市平稳,梅思有心长投。

熊晖放一枚蛤蜊壳在碟子里:“真没想到你居然会去买股票,以为你会终身做速记。”

又或者别的什么,只都是凭劳力赚钱。

梅思笑一笑:“我从前也是没有料到的。”

又说:“明天我去送你。”

熊晖很快离开香港,送别了老同学,梅思回到家中,久久不能平静,熊晖的提议打开了心头一道闸门,思念如同洪水,汹涌奔流,她素来知道,多情善感是伤人的,对于女子尤其有害,以是离乡多年,一向克制,若发现一点点思乡的苗头,便严厉压制下去,然而这一回见了熊晖,那一向严格的约束便不能再继续,陡然喷涌出来,几乎淹没了她。

说是“几乎淹没”,是因为梅思这一回终究没有那样决然,义无反顾立刻行动,她思量一番,先去找白明珠:“前些天有大陆来的旧交,说如今国家政策变动,欢迎我们回去看看呢。”

白明珠一双眼倏忽机警:“延安的人么?”

梅思点头:“女大的同学。”

白明珠腰身在沙发里猛地一挺,整个人如同个弹簧,只差立时跳起来:“真的么?她们派人找你来了啊!这么多年,终于想起你来了,是请你回去么?我就说,本该的,毕竟也为共产党辛苦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很该接你回去养老,你一个人在这里,如今还好,年纪再大些,可怎样办?我是看明白了,儿子女儿都靠不着,等我动不了了,还不知怎么样,要去安老院么?看一看大夫人,在美国那样好,她的儿子做商人,能赚钱,好日子的时候,她在那边还住不得,幸好回来得早,有体面,倘若是这个时候再回来,不很好看的。”

梅思一时间颇觉沧桑,虽然白明珠是猜岔了,不过一番慨叹,却颇有兴亡之感,在香港的广西同乡互通声气,桂系豪杰的情形传递很快,李秀文的独生公子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