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万里月明》
春天一来,庄子里的人都在传一个消息,今年不用完粮,也不收提留,这种好事,真是千古未有,种地的哪有不交公粮的。可就是不要交了,不光今年不交,明年也不交,往后都不要交了。
连学校老师都说这事儿,他们的父辈,也都是农民。老师们在办公室谈论国家政策,看报纸,明月去送作业会听那么一嘴。她问了几遍想确认这事,代老师笑了:“李明月,你还操着国家的心呐?
明月想,不交公粮是大事,跟她李明月有关着呢,跟全国每个种地的农民都有关,她是农民的后代,自然关心。
可她要中考了,重点班非常紧张,争分夺秒。下了晚自习,到寝室点蜡烛继续学。明月几乎不回家,杨金凤也不让,她卖豆腐,骑着三轮一边卖一边就到了乌有镇,给明月送钱,送吃的。
李秋屿又给她寄了新的学习资料,通过一次电话,问她近况。明月这下没功夫迷惘了,也没那么迷惘,她记得他的话,也看见许多事,明白只有念书才能改变命运,不管改成什么样,改了再说,她脑子里不再有打工这一项。
大概从三四月份开始,明月便稳居第一,她不偏科,很均匀,她擅于总结,发现规律,每次考试也不紧张,心理素质很好。她是全校关注的尖子生,老师们私下说,李明月能去市重点也未可知。
如果她中考出色,镇政府和学校都会奖励她,这很诱人,钱实在太难挣了,一块钱都相当难!同学们的压力都很大,很熬人,明月吃惯了苦,觉得跟干农活比,念书是轻松的,一想到奖励的事,就更谈不上苦。
最后一次联考,她总分很高,已经挤进全县前五十,上最好的县高都不再是问题。老师们很激动,分析着她每科成绩,明月念初一时个子小小的,人又瘦,成绩中上,她这样的不算起眼,如今突然发力,代老师说她是后劲足的那类学生。同学们说她有宝典,就是李秋屿寄给她的试题,她有一位资助人,慢慢的,很多同学都知道了,十分羡慕,他们也需要一个李秋屿。
临近中考,重点班的一些学生伙食变得好起来,多是家底厚些的,会在食堂买老母鸡汤。越是学习紧张,他们的肚子就越觉得缺油水,精神上也格外贫瘠,一本课外书,在许多手里几乎传疯,又不舍得单独花时间看,趁着上厕所、或者晚上洗脚时快速那么几眼。明月也不例外,他们像是挤在一个狭小、逼仄的空间里,都在这儿,拼着命地梦着之外的世界,利用一切媒介:书籍、电视、脑子,去碰一碰虚幻的斑斓。
一个周末,明月回了次家。麦子泛黄,大地平整辽阔,明月骑着车从柏油路上过,沉浸于想象
如果从空中俯瞰大地一定很壮观她就成了蝼蚁却施施然地穿行着。她还没坐过火车、飞机甚至连汽车都没怎么坐过不过很快她就能坐上汽车了。
杨金凤没去卖豆腐躺在床上。
这让到家的明月意外。
杨金凤骨折后留了点病根走路做事没往常利索干脆。但这回看着是精神不好明月忧心问:“奶奶你害病了吗?”
杨金凤像是不晓得是她坐起来问:“咋家来了?”
明月说:“我想再拿两件衣裳到时候老师要带我们去县里考住宾馆我们坐汽车一块儿去。你是不是害病了?”
杨金凤坐在一堆破褥被里脸似铜像:“手里钱够不?”
明月点头:“你是不是害病了?去卫生院看看吧。”
杨金凤却说:“不是跟你说了吗?要是缺啥了打到八斗家他来给我说一声我就给你送了你这来回不耽误学习?”
明月想家了想院子里的鸡鸭想她长大的羊它们已被卖掉变作肉早无影无踪。她更想棠棠尽管棠棠现在很叛逆谁也不亲她想杨金凤吗?她怕杨金凤很难亲近可她没有一天忘记过出息了要第一个回报奶奶。
“你是不是害病了啊?”明月有点着急杨金凤脸上冰冷“你咒我有病是不是?我睡会觉就是害病了?”
可农村人有几个大白天睡觉的?更何况杨金凤。
“那你怎么没去卖豆腐?”
“我就不能歇歇了?”
明月只能闭嘴杨金凤已经从床上下来趿拉着凉拖拖鞋本来都断了拿打火机燎了又给焊上还能穿。
家里没肉杨金凤到鸡圈那看看都是半大鸡大的卖过了她进去逮了只草鸡给明月用干豆角炖了。鸡非常香明月吃得特别多吃到不能再多一口。一张嘴肉似乎都能从嗓子眼里冲出来。
吃完饭杨金凤催明月快回学校明月不大放心:“你要是不得劲了……”
“咋无用的话那么多
哪有这样的明月委屈她考前最后一次回家奶奶没有一句好听的话杨金凤不会说鼓励的话只板着脸像是草原上的动物催促崽子赶紧出去自己觅食。
“那我走了我中考完了再回来。”明月望着她说。
杨金凤往车把上挂东西里头是鸡蛋油馍她走过来把钱掖到明月口袋里:“装好了可不要弄丢了到学校叫代老师先替你拿着走吧。”
“不会丢你注意身体。”
“知道了走吧。”
明月不动:“割麦咋办?”
杨金凤冷着脸:“说多少遍了,家里的事轮不到你操心,你不想着好好念书,尽想地里的事,没出息!”
她出生在土地之上,唯一的使命就是离开土地。
明月骑上车,她不知道杨金凤在门口站了很久,直到看不见她。
刚出庄子,迎上开着三轮的八斗,明月和他打了个招呼,他车上拉着人,赶集刚来。
“妮儿,快考了吧,好好考!你肯定能!”八斗叔都晓得她中考,明月心里非常难受,她点头,“快啦!”
“明月,前儿个……”车后头妇女刚说话,八斗一挥手,车开走了,三轮车声音响得很,淹没人声。
中考是明月第一次到县城,县城不大干净,马路边都是垃圾,风来,灰尘乱扬。有很多楼房,汽车从商业街过,她看见了五花八门的广告、门面,汽车真闷啊,出了那么多的汗。
她没怎么被县城震撼到,很镇定地考完了。
考完,学生们和老师又被拉回乌有镇,跟做梦似的,就这么结束了。
外面的世界,好像也就那样,明月回想县城,有点失望。
大家估分的时候,互相写同学录,评价着彼此,明月没买同学录也没什么想邀请别人点评自己的欲望,但她给旁人写了。她写的时候,想起卓腾,如果卓腾在……那些辍学的同学又都去了哪里?各人都得朝各人的命运走去,她也是。
老师们重点关注明月,和她一起估分,她的分估得相当高,老师们再三让她确定,有些不能信。
代老师说:“要真是这分,市重高也够的,李明月,你能上市重高!”
老师们简直想把她举起来。
但一为了求稳,二考虑念书成本,代老师跟明月谈了一次话,建议她报考县里的高中。
县城的诱惑如此低,明月心里又茫然了,她很想说,县城还没有乌有镇好,甚至比不上她的庄子。北方的小县城们,几乎千篇一律,算不上发达,见一个,就像见了许多个。明月并不知道此点,她不是嫌弃县城,难以言说,她的脑子被看过的书籍包裹,她对世界的想象,不是县城,到底是哪里自己也不清楚。
我的努力,就是为了去那样的地方吗?从一个农村的学生,变成县城的学生?明月心里问自己,没人能帮助她。代老师的话多么有道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县城是她最好的选择,她不用问杨金凤,奶奶只晓得她应该去念高中,没有建议,只有砸锅卖铁让她离开庄子。
明月骑车回家,农忙收尾,路边晒满了麦子,她的车子突然没气了,只好推着走。等到村头修车铺,明月刚喊人,见冯建设家媳妇也在,她便挪开眼。
“大爷,我
车胎没气了你给我看看吧?”
冯建设媳妇说:“呦这不是李明月吗?还有钱修车?杨金凤攒的两个钱都叫李昌盛卷跑了你这修车又赊账是不?”
明月心里砰砰起来她看眼对方修车的说:“哎你跟小孩说这个干啥来明月我看看车哪儿的毛病。”
冯建设媳妇倚门继续说:“她小啥十几的人了都该出去打工了再过几年说妥了看杨金凤问人要彩礼可能补上家里的窟窿。”
修车的蹲下:“我听说明月成绩才好是吧明月?”
他媳妇冷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