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谢蔚然是个非常敏感的新闻人,他不是县记者那种抱着铁饭碗戳一戳动一动的类型,他会主动出击,主动安排新闻点,会抓读者注意力。
从修建沼气池到建成填料,再到产气投入使用这二十几天里,他一共在市报发了三篇文章。
这三篇文章分阶段详细记录了唐家村大队干部以及社员们在修建沼气池过程中的精神面貌和挥洒汗水的辛苦模样。
他重点强调了社员们物质的苦和精神的甜。
人们总是对远处的苦难格外关注,文章在市报接连发表以后就有了连载效果,不少市民关注着。
有些心细的市民甚至特意在月份牌上做了标注,圈出唐家村沼气池大约产气的日期。
他们希望那天的市报能看到这个好消息。
11月10日这天一大早,外面还黑乎乎的,邮递员便骑着自行车,驮着橄榄绿的邮包挨单位送报纸。
卫明琪是省农机厂的一名技术员,她每日的行程很简单,起床去食堂吃饭,进办公室泡茶浏览报纸,然后去车间上班。
这几天她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报道,省机械报转载了玉安市报的几篇文章,报道了彬州县前进大队摸索着修沼气池的事儿。
她全程关注,也期待沼气池安全产气顺利投入使用的报道。
按照上一篇报道的估计,十天最多十五天就该产气了。
前几天机械报一直没有动静,今天应该有了吧?
她没顾得上在食堂吃饭,端着包子豆浆就快步往办公室去。
一进门她就见单位收发室的大姐正在挨办公室分发报纸信件,立刻快步上前问道:“大姐,机械报到了吧?”
大姐识字不多,但是她有自己独特的分报纸信件的办法,能记住哪样是哪样。
她准确地抽出最新一期的机械报,对卫明琪笑道:“有呢。”
卫明琪道谢,接过去就放下早点,先展开报纸浏览自己要看的内容。
有报道,但是,不是她想看的。
报道内容说的是很遗憾,前进大队唐家村第一座沼气池因为设备缘故,没有如期产气,估计还需要五天左右。
卫明琪心头不禁涌上一阵失望。
她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望,为什么会这么关注
一个普通贫困村的沼气池。
就是看到那一个个饱含感情的文字、那一幅幅朴实乐观的笑容,很想这个贫困的小山村能变好。
她压下心头的失望和难过,继续往下看。
文章没在失望的情绪上做文章,而是概括了一下唐家村的情况。
唐家村多山少地,土地贫瘠,没有任何农用机械,纯粹靠自己厚实的肩膀扛下所有。
他们每个人包括女人,肩膀都不是稚嫩的,都是磨出水泡磨破流血然后长成了厚厚的茧子。
虽然贫穷,可他们生性乐观,从祖辈那里继承了勤劳苦干的精神,不但如数交纳公粮,还想尽办法创新,努力改善贫穷的现状。
种水稻、沼气池、林药混作,是他们对贫穷现状的不屈服,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对困境发起的冲锋。
一次失败不可怕,因为他们有坚韧的精神,会一次次实验,直到成功。
我们会一直期待关注,敬请阅读下期报道。
卫明琪看到最后忍不住泪目了。
是呀,建设的道路上哪有容易的?
没有机械,他们靠双手开山、辟地,靠着不屈的精神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扎根、代代生存,坚强不息。
她觉得自己也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给他们捐款?还是给领导审批支援他们农用机械?
彬州县办公室,高盛和刘光明看着报道都流泪了。
尝到嘴角的咸味儿他们一个激灵。
他娘的!
这个谢蔚然太他娘的能煽情能瞎掰了,唐家村哪有这么苦?
高盛都觉得这是季宏岳的阴谋,想跟全国喊穷、喊冤,跟他叫板。
他甚至觉得两天下乡沼气池没产气也是他们的阴谋,明明产气了的!
他亲眼所见,产气了。
当时唐圆“啪嗒”拧开煤气灶的开关后,冒出了蓝色的火焰。
但是那丫头非说气量不足,她让人拆除了外露的搅拌装置,说现在的什么工艺达不到全密封效果,容易漏气,又说没有搅拌的话需要多等几天。
明明只是产气不足,谢蔚然那厮非说很遗憾、产气失败,然后长篇大论说什么他们苦、他们难,他们排除万难、战天斗地。
我……去你的!
这年头谁不苦?
老子就容易吗?
街道办糊火柴盒的小车间里,高大丫看着时间,快中午了她就去结账要回家做饭。
办公室里两个干事正在那里对着一份报纸聊什么,一边说一边抹泪儿。
“他们太不容易了。”
“是的,我姑奶家就是农村的,可哭呢。”
“这么一比,咱们在城里吃商品粮,按月开工资,真是太幸福了。”
高大丫拿着自己的工作条过去入账,小心地往报纸上瞥了一眼,“咦”,那个笑得非常好看的女孩子是不是……圆圆姐?
那俩干事一边帮女工们入账,一边还在聊呢。
“你看季干部和这个小唐姑娘,真般配,他俩是不是一对?”
“不是吧,不说小唐姑娘跟着季干部学知识吗?”
“我猜啊,他俩肯定一对。”那干事吃吃笑起来,“你看季干部看小唐的眼神,多恩爱啊。”
高大丫急了,啥恩爱啊,你们胡说啥啊,我圆圆姐是有对象的,是封大哥!
她平时在街道办这里干活儿一句话不多说的,虽然手脚勤快,但是不好表现所以也不突出。
她一着急就忍不住给澄清了,说唐圆有对象不是这个季干部。
那俩干事一愣,“你认识?”
这俩干事是火柴厂的,不是街道办的,并不认识唐圆和封辰。
高大丫有些害羞紧张,却还是点点头,“他们是好人,很好很好的人。”
如果不是他们,她就被娘和后爹打死了吧?
俩干事对那位乡下唐姑娘可好奇呢,没想到高大丫认识,就拉着她问东问西。
大丫得先回家做饭,约好下午过来给他们讲唐圆救她出火坑的事迹。
唐家村。
一群人围在封辰家的院子里,目不转睛地盯着唐圆和那个奇怪的叫沼气灶的铁盒子。
唐圆扭头问堂屋那边:“菜切好了嘛?咱们先炒个辣白菜片试试。”
草棚子没有墙,四面透风的也不怕呛。
不过为了保护火苗,她还是让封辰做了三面铁围子挡着,免得被风吹歪浪费气儿。
唐爱国几个动作快,都不用封奶和唐妈往这里送,一个个甘愿当跑腿的
。
唐圆:“那我打火儿咯。”
众人立刻屏息凝神,盯着她纤细的手指。
“啪嗒”一声,一簇幽蓝的火苗窜出来,舔在双耳铁锅的底部。
“哇~”大家伙儿瞪眼张嘴,仿佛看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奇迹。
“不用烧得满屋子烟灰,就那么啪嗒一扭开关就能做饭!”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努力睁着自己浑浊的双眼,满眼都是兴奋和希望,“好,真好,活得年头久啥新鲜光景儿都能看着。”
锅底很快热了,封辰往里倒了一提豆油。
蓝色的火舌舔着锅底,油也很快冒烟儿。
下辣椒、下白菜块,油锅发出“滋啦”声,白气升腾。
谢蔚然“咔嚓”摁下快门,拍了几张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丁爱萍和江城生也在,这一次他们没错过关键时候。
用沼气炒出来的第一盘辣白菜没机会上桌,被唐爱国、唐爱党等青年在院子里就瓜分了。
“这仙气儿炒出来的白菜,吃了身强力壮,抢!”
没抢着的直懊恼。
唐炳德一口没捞着!
那帮瘪犊子也没惯着他这个大队长,抢的时候压根儿没想着给他吃一口。
好气!
“圆圆姐姐,你也给我们家修个仙气儿池子呗?”几个孩子跑到棚子这边,拉着唐圆的衣角请求。
有的是童言童语,有的是家长唆使来的。
唐圆笑道:“都排队等着,先修大队的,修完大队的再修个人的。”
修沼气池成本不高,她家这个用了目前最好的材料,修完也就不到40的成本费,如果是其他社员估计不用三十。
年底分红以后,来年大部分人家都修得起。
天色暗下去,有人喊道:“不说还能照明嘛,快给我们瞅瞅咋点灯啊。”
“对对,给我们瞧瞧,太稀罕了。这要是沼气能点灯,谁还买煤油啊,一斤三毛五呢。”
唐圆从市里买了沼气灯的相关配件和说明书,她和封辰、季宏岳一起研究组装的。
沼气灯的关键是烧新的纱罩。
新纱罩烧得好不好那关系可大,能影响沼气灯的亮度和工作效率。
烧费了几个之后封辰就掌握了
完美的烧纱罩技术。
这点唐圆和季宏岳都差一点。
沼气灯其实和沼气灶的工作原理差不多有个喷射装置将沼气通过喷嘴射出就会发出白光用来照明。
拧开开关沼气灯瞬间亮起来过了两秒便稳定下来。
“啊!好神奇!”孩子们欢呼着大人们也眼神狂热。
这是高科技儿?
他们有一种自己大队以前是彻底的土包子现在开始接触新社会的感觉。
听说城里人都用电灯电话他们见都没见过呐。
唐圆给在场的社员们普及了一下沼气灯的工作原理虽然他们听不懂但是听得很认真。
唐圆主要是给他们讲沼气灯的维护光亮的时候不能随便去动免得把纱罩碰碎那就不亮了。
听她这般说众人不约而同地往后退生怕自己大喘气把那灯给碰碎了。
谢蔚然几个记者把这一幕幕都用相机记录下来。
谢蔚然还得负责给郭岩转述呢。
郭岩没在场前几天出气后他就回市里了毕竟市里还有很多工作呢。
他已经写了相关申请报告打算先给市长审批然后在市委会议上提出来。
他得详细罗列沼气的用途、好处唐圆给他说过这是一门新兴能源可以节省发电的原料而且不污染空气使用方便
他相信市委会议肯定会通过他的申请到时候他要在玉安市修建成千上万不、几万的沼气池!
同理季宏岳也要在彬州县提交这样的申请报告。
季宏岳的报告有唐圆帮着润色自然万无一失。
晚上这顿饭唐圆让爹娘把唐炳德、刘支书等人都请过来美其名曰尝尝沼气做的第一顿饭。
刘支书接到邀请五味杂陈的有高兴有酸涩但还是带上鸡蛋、面条高高兴兴地来了。
唐炳德这几天睁开眼就到沼气池这里来溜达有时候能守一天。
今儿他重点跟唐圆商量给大队修大的沼气池。
这个小沼气池足够家用的但是要想驱动发电机或者磨面机或者啥机器的这个还不够。
要大一旦的沼气池更多的沼气。
大
队可以养更多猪自然就有更多原料产更多气。
唐圆就喜欢唐炳德这点满脑子都是工作上进这是扶贫干部最喜欢的扶贫对象类型。
唐圆:“七爷我考察过了咱们牲口院儿那边儿最合适。”
那里有一大片场院儿以后可以修建相应的配套设施而且离村里有一定距离更安全。
有人忍不住道:“那、没地儿打场了啊。”
唐炳德:“没事大不了直接在麦地里压场打场。”
活人能让尿憋死?
他见着这个沼气池就生出无数想头儿沼气能做饭省了柴火吧?沼液能当农药还能当牲畜饲料添加剂让它们长得更肥更健康。沼渣能当肥料这本身就是猪粪的作用也没浪费吧?关键沼渣还能养鱼养蚯蚓那蚯蚓也能喂猪喂鸡鸭。
这么一算等于他们大队没有多出材料却多养了蚯蚓、鱼、鸡鸭猪!
以前为啥不多养?
除了一开始那两年上头有人瞎规定割资本主义尾巴不让养后来根本没人管。
哪个城里干部能天天下乡盯着老百姓?还不是大队干部瞎折腾?
只要大队干部不折腾那根本没人来折腾农民。
不多养的原因是没东西养。
地里出产的粮食就那些
就这样社员都不见得吃多饱呢。
现在多了蚯蚓这一物当饲料那鸡鸭猪就是额外多出来的。
除了交公社任务大队自己也能杀猪吃肉还能跟城里单位联系卖给人家。
以前他没本事联系城里单位现在不是有季干部和郭组长、谢记者嘛。
对了还有呢鱼仙人说养猪多了以后不直接卖猪肉可以卖猪肉罐头、香肠、熏肉腊肉啥的。
这东西保质期久不容易坏价格还高呢。
哎呀这么一想唐炳德恨不得时间快点过去好让他看到那富裕的场景。
又想时间慢点让他多活两年多看看未来美好的光景。
他甚至已经想到以后大队的肥沃田地用来种粮食那些贫瘠的土地就用来盖厂房。
厂房是唐圆给他灌输的观念大队办厂!
这顿饭吃到晚上九点才散场。
唐炳德喝得醉醺醺的,也不用人扶,自己背着手迈着轻飘飘的步伐,走着走着还唱起来了。
后面的刘支书被他吓一个激灵,这个老东西!
第二天谢蔚然和县记者们也跟唐圆几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