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第 59 章 腰杆硬

她和封辰之前买了不少东西,都装在麻袋里呢,她悄悄选了几样过日子的必需品送给大丫和周小杰。

大丫眼里噙着泪花,死活不肯要,“姐,你、你救了我,我怎么还能要你的东西?”

唐圆:“拿着吧,你去周家过日子也未必轻松,要是想离开也得有自己吃饭的家什儿不是?”

听大丫的意思周小杰的后妈不是个善茬儿,亲爸也糊涂偏心又暴躁,去周家不是最优选择。

但是当下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总归周家不会毒打大丫不会祸祸她。

她估计俩人顶多在周家住一段时间,等找到养活自己的营生还是要自立的。

她问两人对以后有什么打算。

周小杰挺乐观的,“城里有很多工地盖房子,我先去打小工,赚几块钱就去下面砖窑厂摔砖坯。”

他虽然个子小,但是不怕吃苦,做小工一天也有四毛钱呢。

吃饭是够的。

之前他后妈想让他去砖窑厂打砖坯,不是正式工一天也能赚六到八毛,可他不放心大丫,怕她自己在城里被后爹欺负没人帮衬。

为此后妈以为他想一直在家吃白食整天给他白眼,挑唆爸揍他。

他先去工地打小工陪大丫在家住些天,如果后娘不打大丫他就去砖窑厂长干。

唐圆拍拍他的肩膀以兹鼓励,周小杰比她还矮呢就要去砖窑厂做苦工。

砖窑厂打砖坯是非常苦的,没看吴金他们被劳改就是送砖窑厂采石场么?

如果不是正式工,一般人都不爱送孩子去砖窑厂干活儿,别人打一块钱给四厘,他们可能就给一厘。

纯卖苦力。

不过对于苦孩子来说,苦是常态,没有吃苦赚钱的机会才是绝望。

有周东海给李金燕打预防针,街道妇女主任和居委会又一起去做思想工作,李金燕倒是没像陈菊花那么撒泼反对。

她虽然不满周东海做主给大儿子领了个小媳妇儿回来,可到底是一分钱没花,顶多让大丫在家里吃住。

大丫在家里能做家务比周小杰有用,而周小杰同意去砖窑厂做苦工赚钱,她觉得比以前划算也就同意了。

事实证明大丫真的很有用,手脚勤快,当天过来就帮忙洗衣服做

饭,吃得还少也不多话,李金燕很满意。

晚上她忍不住跟周东海笑话陈菊花:“真是个傻缺,这么能干的闺女不稀罕,倒便宜小杰。”

周东海自然也要为儿子说句话,“男人就是不结婚不长大,有了媳妇儿心就定了,还知道去砖窑厂干活儿赚钱,你也不用生他气了。”

他对大儿子凶,但是对大丫倒是挺和气。

李金燕:“他要是一早就肯老实干活儿,我会生他气?我让你管他那不是为他好?一个男人吊儿郎当像什么话?我之前让他下乡你又不肯。”

周东海:“下乡就是农村户口,亏大了,留在城里机会总比农村多。”

现在去砖窑厂打小工也能保住城里户口。

能去砖窑厂打小工也是他找人托关系的,并不是谁都能去的。

城里那么多没工作的青年,谁不想找点事儿干?

刨去那些怕苦怕累不想种地打砖坯的,总也有几个愿意卖苦力的。

这年头即便你想卖苦力,那也是得有关系的。

他能量就那么大,顶多托个砖窑厂卖苦力的活儿,他自己的正式工作以后肯定要给小儿子接班儿的。

他对大儿子的父爱顶天就那么点儿。

晚上唐圆和封辰又去招待所住了一宿,第二天离开的时候大丫和周小杰跑来送他们出城。

唐圆顺口问问大丫在周家住得咋样。

大丫瞅着还是瑟缩的,但是眼神却不再那么躲闪,坚定了许多。

她道:“圆圆姐,李婶子不打人,不用狠话骂人。”

她知道李金燕也不喜欢她,看她的眼神带着防备和鄙夷,但是她不在乎这个。

只要对方不毒打她,不用恶毒的话骂她,没有恶心的男人祸祸她,其他的她都能接受。

多干活儿少吃饭,她不介意的。

唐圆:“你们自己也留点心眼儿,想办法攒点钱,以后别人嫌弃你们了也能搬出去自立门户。”

不是她挑唆两人,而是周家摆明偏心,工作和钱都是要留给小儿子的,周小杰什么都捞不着。

如果卖苦力打砖坯的钱还都给后妈,那他和大丫就没有出头之日了。

周小杰点头,“对,大丫你也别只在家里做家务,有空就去街道糊火

柴盒,赚的钱自己好好收着。”

糊火柴盒没有多少钱,十个才一分,就这还是街道给贫困家庭安排的福利活儿,不是谁都能干的。

哪怕一天赚五分一毛,那也是自己的钱。

周小杰的意思等后妈不在家就让大丫去糊火柴盒。

大丫笑着点头,只要脱离了让她惶惶不安的环境,她整个脑子都在转动着怎么赚点钱。

“工地那边很多工人,有些是外地的婆娘不跟在身边,我可以去帮忙洗衣服缝缝补补。现在正秋收呢,我想去城边儿农田里捡点苞米粒和谷穗啥的,还可以刨地瓜。”

不管社员们再仔细,地里总是有落下的粮食,尤其地瓜、花生这种,收完以后地里或多或少还会有落下的。

家里缺口粮的可以拿着小锄头去刨地,一天下来也能刨两斤小红薯回来。

不知不觉到了城郊路口,唐圆让他们留步,“大丫,要是你有时间也可以去唐家村找我玩儿,秋天山里可以采草药、摘野果。”

她给大丫一个邀请,周小杰不在家的时候如果大丫在周家遇到麻烦可以到唐家村来找她。

要是她不主动邀请,大丫可能不敢来。

大丫答应了,她知道圆圆姐是好人,是真心要帮她的。

她会自己努力的,一定能养活自己。

她和周小杰站在路口不断地朝着唐圆和封辰离去的方向挥手,直到看不见了才依依不舍地回转。

想到前天他们还在这个路口期盼着看到封大哥的身影,怀揣不确定的求救希望,今天她居然就脱离了后爹的掌控。

她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只要没有狼盯着,她好好努力,总能过上正常人的日子吧?

她握拳,一定能的。

即将晌午,陈菊花坐在桌前脸色阴沉。

大丫也算她故意赶跑的,不让闺女跟自己抢男人也好,不让闺女被男人祸祸也罢,她都没认真想过自己到底为着什么。

她就知道她要保住现在的生活。

她给张胜利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家就是她的!

张胜利的工作不能丢,这是养家糊口的依仗。

突然,她莫名一阵心惊肉跳,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觉得心慌。

为了压下这

种心慌,她赶紧让自己忙起来。

“嫂子,嫂子!”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很快到了屋门口。

一个身上沾着血迹的男工人冲过来,喊道:“嫂子,胜利哥不小心被机器打了手指头,县医院,你快点过去吧。”

“啪”陈菊花手里的碗砸在地上,慌得脸色煞白,“咋回事?”

男工人叹气道:“昨天那事儿对胜利哥打击挺大吧,他心情可能不好,上班的时候走神儿了,你也知道我们守机器的可怕走神儿呢。”

陈菊花慌手慌脚地收拾了住院物品,锁了门拜托闺女同学的家长帮忙接一下孩子,便匆忙去医院了。

路上她忽然冒出一个念头,难不成真让婆婆说着了她克夫?

不不不,不是她,是大丫个死丫头,那就是个扫把星!

她瞬间把大丫恨到了极致,如果不是死丫头当街告状,胜利怎么可能会心情不好走神儿?

之前对张胜利的一点不满瞬间烟消云散,只恨大丫了。

唐圆自然不知道城里的热闹,她和封辰不急不慢地赶路,傍晚在另外一个大队投宿,第二日下午回到唐家村。

社员们都在地里忙秋收,掰玉米的、刨花生的、拾棉花的,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一阵风吹来,唐圆嗅到一股成熟的芬芳,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对封辰道:“你闻到没?好香啊!”

这是稻子成熟的味道。

封辰自然闻到了,但是他不知道那是什么散发的气息,是他此前从未闻到的味道。

原来是稻香啊!

他偏头看过去,“咱们的稻子该熟了吧?”

唐圆点头,“嗯,大队的水稻可以收割脱粒了,山里的还得再等等。”

正好先帮大队收稻子,收完再去山里收,然后就要耕地种冬小麦啦。

前进大队的水稻田是唐爹带人育苗插秧的,也是他在唐圆和季宏岳的指导下在分蘖期排水烤田,日常有空就来田里拔出稗草和生病的植株,避免大片传染。

唐爹干活儿踏实可靠,从来不糊弄,他坚信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你偷懒田知道,你不拔草除虫,那粮食打得就是少。

在他带人精心侍弄下,唐家村第一次种水稻就相当成功。

原本挺拔傲立

的植株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头,浓绿的叶片颜色转淡,黄绿相间的植株中间点缀着深棕色的稻谷,份外喜人。

唐爹和唐炳德以及唐大伯等人也在稻田这边观察,见唐圆和封辰回来立刻招呼他们过去。

唐炳德:“圆圆,鱼仙人有没有说这水稻啥时候收啊?”

唐圆假意不知他语气中的意思,捋了几个稻谷粒掐了掐试试硬度,“可以了,连夜就让人把水排空吧,晒两天地就能收了。”

水稻比小麦还有一个优点,收获的时候不怕小麦那样会过熟爆粒,前后几天没有关系。

收割水稻的时候最好把田里的水放干净,地面硬的时候方便进人也方便耕地。

这片水稻田地势低,本不容易排水,是唐圆给唐爹他们设计了排水沟。

他们沿着稻田四边挖了水沟,还在更低处挖了一片方塘用来蓄水。

那方塘里也放了鱼苗,来年种水稻的时候就能捞一波给社员们分福利。

听唐圆这么说,唐爹立刻安排二队的社员们疏通排水沟,把稻田的水放干净。

听着哗哗的流水声,大家心都格外舒畅。

跃进大队的陈大队长和向阳大队的单大队长都跑来参观。

他们两个大队五月小麦受到重创,今年的小麦公粮没完成任务,需要来年补交。

五黄六月的时候向阳大队口粮不够,还来唐家村跟唐炳德求救来着。

唐炳德趁机把大队的陈粮都倒腾给他们,让他们用新秋粮还。

一次还不起也没关系,来年继续还,反正俩大队这么近。

两个大队长凑在唐炳德身边,望着丰收的稻田一脸羡慕。

“唐大哥,你说这稻子亩产能有多少斤?”

唐炳德:“保守估计两三百斤儿吧。”

陈大队长心道:唐老哥不实在了啊,这是怕他借稻子?

单大队长却单刀直入,“唐队长,我们大队也有片洼地,平时可容易涝了,我们填了好些土都没彻底改善,只要一下雨就涝,种啥都冒险。你说我们能不能也种水稻?”

唐炳德:我日他猴儿,这是一个两个都想来借稻子?今年我们大队还想尝尝大米的味道呢。

他道:“太阳下去了,天要黑了,都快回家吃饭吧,

回头再说。”

他脱身一脚蹬开自行车的脚刹,跨上自行车就跑了。

单大队长和陈大队长面面相觑,唐队长现在太滑头了!

他们不想走,眼馋唐家村的水稻,就想拉着唐爹问东问西。

可唐爹看女儿准女婿回来,急着回家说话呢,连唐大伯都没多说就和唐圆封辰回家了。

陈大队长瞥了单大队长一眼,“单队长,要是我没听错的话,先前儿你笑话我唐老哥种水稻来着?谁说的‘呀,咱这个地方种啥水稻呀?跟着南蛮子赶时髦,别掉沟子里一个粒儿都不收才好’。”

单大队长矢口否认,“这是谁胡说?反正不是我,我向来跟着唐大队长走,人家可是年年先进。”

他暗暗和陈发达较劲,你跃进大队不符合种水稻的条件,你眼馋干眼馋。

两人不欢而散,都卯着劲儿要讨好唐炳德。

唐圆和封辰回家,唐妈和唐奶正在自留地刨地瓜呢。

封辰:“奶,婶儿,你们放着,明儿我一天就刨完了。”

唐妈:“你们忙你们的,这点地瓜又不费事儿。”

她想早点刨完把地翻一翻,过些天下了雨就好种小麦了啊。

她已经跟季宏岳说好帮家里买些新麦种来,她想种。

农民种庄稼的理想状态就是种完拉倒,不用锄草、捉虫、浇水,顶多追追肥就行。

可惜目前大家的状态是被庄稼捆在地里,一年到头闲不住。

这个新麦种据小季说比以前的品种更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啥的,那当然要种。

这年头浇地多麻烦呢。

晚饭封奶烀了一锅红薯,最后小火慢炕了好半天,水收干,贴着锅的红薯被熬上了嘎扎,渗出浓稠的红薯糖浆,掀开锅就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甜香气息。

另外还有一瓦盆玉米黏粥,就着红薯吃正好。

唐爹还急着去稻田看放水的情况,“季干部哪天回来呀?他说想和我们一起收稻子,要是回来晚了可就错过了。”

闺女说收稻子他就收,可不额外等。

但是季宏岳当时很向往地说要一起收稻子,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亲力亲为带人种稻子,很有纪念意义,而且他要做数据记录的。

唐圆:“没事,我们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