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做极品》
刚下山,他们一行就碰到了姗姗来迟的林川。
周立新立马就先招呼上了,其他人也先后跟着打招呼。
林川颔首,眸光在人群中一扫,认定周杭生,主动伸手,“周同志是吧,你好,我是安美镇代理书记林川。”
周杭生也跟着握手,“林书记,你好你好。”
两人都属于比较正常的寒暄,握手之后也很快松开,倒是让周杭生松了口气。
他实在是怕这位书记也和周立新是一样的性格。
毕竟这山上的一路,这位周队长几乎就一直扒拉着他。
哪怕他中间几度抽开了,但这位最终还是会扒拉上来。
热情的让他属实有点无法招架,搞得他最后都没脾气了,只能任由周立新一直拽着。
幸好这位林书记是正常的,没有一直扒拉人的习惯。
正常的林书记这时候正在说:“抱歉,实在是有点事儿走不开,所以来迟了,周同志别见怪。”
对于行为比较正常的人,周杭生很应对的也很恰当,“不会不会,我来也是和祝同志说好互帮互助而已,谈不上什么大事,祝同志和周队长已经照顾的很周到了,没想到竟然还劳烦林书记亲自跑一趟。”
“应该的,每一种能帮助农村建设增收的事情都是大事。”林川性格利索,客气这么两句后就直接问道:“那你们这是已经看过柞树林了?”
周杭生点头,“看过了一部分。”
“结果怎么样?能养蚕吗?”
周杭生:“暂时看过的地方都还不错,有部分不适合养蚕的品种需要清除掉,到时候看疏密程度再进行移栽或者补种就可以了。”
“柞树对土壤的条件要求不高,又能耐旱耐冷,春秋都能播种,并且秋种比春种的更为适宜,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几乎都能存活,,所以我建议你们现在就可以挑选母树进行采种育苗。”
林川就说:“这个当然没问题,但具体的注意事项恐怕还要麻烦周同志了。”
周杭生点头:“我已经和祝同志说过了,而且我尽量在走之前整理出一份详细的文件给你们留作参考。”
林川:“那就再好不过了。”
祝成蹊也点头,顺便还把手上的笔记本递过去,说:“我也记录
了一些周同志说过的内容,书记要不要先看一下。”
林川还真接过去看了看。
祝成蹊的做的笔记简洁明了,很多地方还用了思维导图,让人一目了然。
林川以前看过祝成蹊写的报告,但还是第一回看见思维导图,就赞了句,“记录的不错。”
周杭生也在一边点头。
他是一路看着祝成蹊记的,当时就已经惊讶过了,这时候再看也还是和林川一样惊叹。
周杭生还说:“这种记录方式用于工作和学习应该都特别合适。”
林川点头,随后将笔记本还给祝成蹊,“事情既然是你发起的,还是要你全权负责。”
祝成蹊:“我会的。”
林川就不再说什么,又继续和周杭生聊开了,也问了下午具体的行程以及接下来的打算。
一路慢悠悠走到了周立新家。
程玉颜也跟在后面。
但是祝成蹊他们说话的时候她也插不上嘴,只能过去给杨花婶子她们帮忙。
顺便支棱着耳朵听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这会儿,他们之间的话题已经从如何的养蚕缫丝出口等等转变成了如何利用这些经济建设村里面以及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与建设。
周立新这时候就眉飞色舞道:“小西上次开会给我们提的建议就规划就很有用,我这次去市里面领奖还被领导问过,领导也夸了呢。”
林川之前还真不知道这一茬,就主动问道:“都有什么?”
周立新站起来,“我去找那个会议记录单子。”
祝成蹊就谦虚表示:“没什么,就是一些关于村子的教育、卫生、医疗这些,没什么特殊的。”
周立新却表示,“啥叫没什么特殊的,好着呢!要不然那么大领导愿意和我一个泥腿子说那么久的话,还我一开口说想给村里通电,领导就答应了?”
正好这东西最近一直在他炕头上放着,他转身进去拿了又出来,摊开放在林川面前,“领导,您看。”
周杭生见了,主动开口,“我可以看看吗?”
“当然了。”反正也不是什么秘密文件,林川主动把记录往两人中间放了放,就和他一起看了起来。
刚入眼的就是就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
文明建设。
然后才是一些具体的细分和规划,虽然没有特别详细到要怎么做,但是就这一份规划来说,就已经足够惊艳了。
“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林川好奇。
祝成蹊心想这不是上辈子都被念叨的烂了,所以早就在脑海中根深蒂固了。
但这会儿却谦虚表示,“也不是我想到的,我就是按照咱们现在的一些行业和部门分类,照搬到村里面的,毕竟国家也好,省市也好,都是大集体,那村子就是小集体,但不管大小,既然都是集体,有些东西其实应该都可以套用。”
这话倒也合情合理,但是一般人却并不一定能想到这么多,把一个小村子的规划做的这么的细致。
毕竟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农村人嘛,只要好好种地就够了。
看了会儿后,林川就说:“如今你们的电有了,学校在盖,老师的事情也可以提上议程了。路也在修,虽然不是柏油路,但夯实加宽后也足够用了,唯一最欠缺的就是医生,你们村到现在都没有赤脚医生对吧?”
周立新点头,“哪只我们村,这附近好几个村子共用一个赤脚医生,而且看病还不咋地。”
林川就说:“那就继续安排人学习,我回头也和县城那边申请,看能不能安排一批人过去跟着学习一段时间。”
周立新满脸愁苦道:“现在西药申请难,而且又特别贵,要不是迫不得已,谁家也舍不得花这个钱。中药得自己背药方、背剂量、采药认药炮制,就更别说其他把脉啥的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再加上认字的人也不多,这里面哪能那么容易掏出来一个合适的。”
这也确实是当下的现状。
虽然后世总会有一种现代的医生还比不上六七十年代的赤脚医生,大医院看病花费成千上万都治不好,回老家被赤脚医生扎一针立马活蹦乱跳的言论,但这时候看病难甚至看不了病也是事实。
林川就说:“再难也还是要学,你既然都做了规划,就要继续下去。”
周立新点头,两人也没再就这个话题聊下去。
外面听到这一茬的程玉颜好奇地歪了歪脑袋。
想了想,她问杨花婶子说:“婶儿,中草药很难认吗?”
“那可不咋地,有好些东西看着就长的一样,
那是真分不清楚。”杨花婶子点头,“当初我们这儿也不少人跟着学当赤脚大夫,可大多数都败在了这上面,学不会,也认不出来。”
“可这看病开药可是要命的事儿,那是宁愿没有也不能随便让人当了赤脚大夫不是,所以这么些年了,我们这儿还是没有赤脚大夫。”
程玉颜“哦”了一声。
屋里面又说到了建学校招老师的事情。
之前有关赤脚医生的话题,周杭生没参与,但这会儿,他也跟着说了几句。
还问了一些关于烧窑烧砖的事情,显然是想要学习。
林川和周立新就说回头亲自带他去砖厂看看,到时候让老师傅讲给他听。
但说最多的还是祝成蹊。
招老师不用想,自然是要考试。
祝成蹊就说:“书记,你是大学生,要不这卷子就你给出了?”
林川没把话说死,“要是我有时间的话,不过只是小学老师招考,你们也可以自己商量着来。”
祝成蹊笑了下,“也对。”
然后就把话题扯走,对着周立新说:“队长,老师的事情还好说,但这小孩子的管理要多上点心,毕竟学校在咱们村,家长把孩子送来,我们不敢说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但是这学习和安全是必须要抓住。”
周立新点头,“你说的对。”
祝成蹊又道:“而且你刚才还说这学医治病很难的一大原因就是现在读书识字的人少,所以我们才要更加抓紧孩子们的教育,不能像放羊一样随便他们,不然他们在学校混个几年后出来还是没什么用。”
“这样一代接着一代下去,那还谈什么发展和进步,那就只是在重复父母这一辈的老路。”祝成蹊掰扯着手指头,“去学校认几个字争取不当睁眼瞎,毕业了开始下地干活攒钱结婚,然后再生了孩子送学校去继续念几年书争取不当睁眼瞎,然后再下地干活,攒钱结婚……”
“就这种传承下去,永远都挑不出来能学医的或者干其他事情的人,那还上什么学,不如从一开始就下地干活好了。”
“那不能,必须得让那些小崽子给我好好读书。”周立新捶手,接着又热切地扒着祝成蹊的胳膊说:“喜宝,不,小西,你脑子活,你说说有没有啥好的办法让他们多学点东西
?”
祝成蹊就道:“学习这种事儿还是老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哪有什么办法,顶多就是设立一些荣誉奖惩制度之类的。”
“就好比城里面的一些学校的老师会给表现好的学生小红花或者图章奖励之类的,还可以给他们的名字贴宣传栏,总之就是让孩子们争当‘讲文明、懂礼貌、爱学习、讲卫生’等等的好孩子。”
“至于有些不听话的,当然也要给相应的处罚。”说到这儿,祝成蹊顿了下,才继续道:“正好咱们村不是通电了么,到时候申请个大喇叭放学校里面,可以对孩子们的奖惩进行公开公告。”
“就比如这次村里集体给孩子打虫就是因为他们平时太不注意个人卫生才导致长蛔虫,家长们毕竟也忙,有时候确实顾不上盯着他们,所以就由学校来监管监督他们的卫生情况,利用奖惩制度让他们慢慢地走向正轨,也给家长省事儿,更能让村里面省钱省麻烦。”
周立新又开始频频点头,倒是边上的周杭生多看了祝成蹊一眼。
之后又说到了村子里面的用水,包括生活用水,就是将来可以计划多打点水井以及农业灌溉等方面的规划。
周立新正好想着要给村里面开荒,这方面的河道规划也在做了。
还有关于贫困户、五保户等的救助,以及其他的一些发展规划。
最后,周杭生建祝成蹊他们没说到,就提醒说:“既然你们现在以草编为主产业,还要注意消防问题。”
“对!”这个祝成蹊还真没想到,就赶紧捶了下掌心说:“这个确实,是我给忘了。”
一直等他们说的差不多了,杨花婶子才带着其他人把饭菜送上桌。
吃了饭后又聊了会儿有的没的,众人才离开。
祝成蹊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洗漱一番,然后直接躺了。
毕竟坐了几天的火车,一回来也没休息,是真的难受。
但是看着突然勤奋的程玉颜,祝成蹊满脸惊讶道:“你……这是怎么了?”
受刺激了?
怎么忽然变得这么勤奋?
程玉颜却没回答,毕竟她多少还是有点自己的小傲娇的。
她反问道:“你现在就要睡了吗?”
“那倒也不是,毕竟今天的大脑转了
一天,一时半会儿还关不上,我还得想想今天的这些内容,整理一番。”
程玉颜就说:“那你整理吧,我先看会儿书,等你要睡了你就告诉我,我再回去。”
祝成蹊:“……”
“好……”
接下来,祝成蹊就看着程玉颜还真的低头认真学进去了,并且态度也比以往好多了,更没有左摇右摆,集中不了精神的状态。
祝成蹊真的很想问问程玉颜着到底是怎么了,但是又不好打扰她,甚至还被她这样带的有些不好意思了,干脆也从炕上爬了起来,开始整理今天的笔记和记录。
直到实在困的受不了了,她才掩嘴打了个哈欠,把东西一丢,倒在炕上转了好几个圈,闭着眼睛说:“宝儿,我实在受不了了,我要先睡了,你要是困了就自己睡吧,留我这儿还是回你自己屋都可以。”
程玉颜听见祝成蹊的动静抬头,也跟着打了个哈欠。
然后悄悄松了口气。
虽然她心里想着要努力,一开始也坚持住了,但是多年的习惯让她还是下意识的分心,慢慢的,精神就没有一开始那么集中了。
但见到原本躺下的祝成蹊也跟着低头写写画画后,她的心里又开始升起了紧迫感。
一边集中精神学习,一边也没忍住关注祝成蹊。
直到她坚持不住了,程玉颜也才泄了口气,浑身无力地摊在桌子上。
好累哦。
但……还是爬起来把最后一点看完,又默默背诵了会儿,然后才蹑手蹑脚地出门。
接下来的几天和这天下午都差不多。
林川要是没事儿的话,也会过来跟着一起转悠。
祝成蹊他们还在周杭生的指导下选好了母树也采好了种子,并且进行了挑选、消毒、催发等等程序。
周杭生自己也没闲着,也在村里四处看了看,尤其是学校、砖窑厂以及草编。
因为草编这事儿最不着急,也不一定能合作起来,所以他们最后去看的草编。
去赵三爷家的路上,祝成蹊也顺势了解了下自她离开后的草编长的规划和招人的事情。
周立新就说:“人是招的差不多了,目前正都在三爷家跟着学呢,反正人也都是三爷看过的,说没啥问题,很快就能上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