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年代文里做极品》

第 39 章 上山下山

祝成蹊他们到胖婶儿娘家的时候,阿吉婶子早就在等着了。

因为路途比较远,他们也没有怎么寒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赶路。

起初路径还算开阔,祝成蹊还能记住是怎么走的,但到了后来,她目之所及都是一片苍翠,根本分不出哪是哪儿了。

而且越到后面越不好走,还要人下来牵着马走。

就这么一直拐到下午三点多,他们才到达目的地。

也难怪国家一直想让这些人迁出来了,这实在是太隔绝了。

阿吉婶子路上的时候介绍过她娘家村子名字叫科特齐尔村,村里面只有三十来户人家,但这对他们这种深山林户人家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村子了。

甚至有些人住的更远更深,也更不愿意和外面的人交流。

阿吉婶子还说他们村子有三个大姓,分别是古拉依尔、葛瓦依尔和吴恰尔康。

不过因为他们自打解放后开始慢慢和山下接触,虽然还是没有选择搬迁下山生活,但是这些年和山下的交流变多,为了方便,他们也按照原本的姓氏音节给自己取了汉姓。

也就是关、葛还有吴。

阿吉婶子还说:“我们原来的名字太长太拗口了,你们不用记,就像我,你们记住我叫葛吉就行了,其他人也一样,到时候你们按照汉姓叫他们。”

祝成蹊也巴不得,要不然光记他们的名字就很让人头疼了。

而葛家老两口前两天下山带回来一口大铁锅,还有肥皂、盐、糖和布料的事情早在村子里面传遍了。

村里面也知道这段日子山下会来人,所以这些天尤为关注这件事。

忙碌的大人们还好,好奇心更重的小孩子们则会时不时地跑到村口不远处的安全区向外眺望。

原本他们以为这一回还是什么都看不到,结果没想到正好撞上了祝成蹊他们出现。

这群小孩子们立马乌泱泱叫起来,手舞足蹈地往回跑。

阿吉婶子就不好意思笑笑,“我们山里不常有外人来,买卖东西也不方便,你上回给的东西太好了,村里面肯定正好奇呢,这些孩子应该是叫大人去了,不是害怕。”

“没事儿。”祝成蹊笑了下,并且拜托胖婶儿帮忙扶一把才勉强从马背上爬下来。

要不是胖婶儿一直没松手,就连林川都顺手拽了她一下,她差点就一屁股坐地上了。

骑马虽然爽,但是颠屁股更严重,腰、腿也要一刻不停地用力,她甚至觉得自己腰部以下的位置早就失踪了。

胖婶儿就一边帮她揉着腰和大腿,一边笑道:“现在不说骑马真爽了吧,这回还是我带着你,你要是真学骑马,就不是累不累的事儿了,你这两条腿至少要磨破出血好几回,直到起茧子适应,以后骑马才不会这么难受。”

祝成蹊:“……”

想了想,“那我还是要学的。”

现在有机会不学,以后想学怕是都找不到机会了。

胖婶儿还是打岔,“就你这小身板你学啥啊,你上了马背要不了两下就得被颠下来。”

祝成蹊:“那我还是要学的,胖婶儿你还是不要劝我了,你越是说骑马难,我就越想尝试。”

胖婶儿:“……行吧。”

反正就祝成蹊这样也控制不住马,回头碰了壁就知道了。

但是她手上的力气加大,揉的祝成蹊龇牙咧嘴,彻底失去了表情管理。

而另一边,林川正在和阿吉婶子更细致地了解村里面的生活情况,也顺便问一问她对于全村搬迁的意见。

阿吉婶子就说:“我是主动嫁到山下的,我当然觉得山下的生活更好,但我是出嫁女,说话不算的,村子里面主要还是听族老们的意见。”

“他们一辈子都在山里,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山下的生活习惯和我们差别太大了,他们可能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

祝成蹊总算在胖婶儿的魔爪下重新恢复了下半身知觉,能勉强走路了,就一瘸一拐地挪动起来,听到这些,就顺嘴接了一句说:

“游猎文明和农耕文化本身就有很大的差异,书记,你要是真想让他们搬迁下来,我觉得除了要考虑到时候怎么给他们分配土地,教他们种植养殖以及盖房子、上学等等,还应该要考虑如何保存他们原本的文明与特色……”

林川刚刚上任不久,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的了解只有他们是上面的领导们头疼的一件事,有时候开会总会提上两嘴,让下面的干部们多和这些村子里走动走动,劝说劝说。

当然了,这也不是硬性的工作要求,就像是领

导们关注但是又没有那么着急的一件事儿。

林川这次过来,一来是想具体了解一下,如果有机会就多劝劝他们;二就是想着顺便看顾一下祝成蹊,也看看她能做到哪个地步。

但要说具体的落地想法和实施办法,他还真没有祝成蹊想的这么多。

“你具体说说。”林川追问道。

祝成蹊想了下,却是朝着阿吉婶子反问道:“阿吉婶儿,你们有自己的文字吗?”

阿吉婶儿摇摇头,“没有,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靠祖祖辈辈口述传下来的,我们村子就算有人认字,学的也是汉字。”

果然。

祝成蹊就依稀记得他们这样的少数名字好像就是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没有文字不代表没有文明。

任何一个能流传下来的文明都有着灿烂又辉煌的过去,没有人愿意轻易舍弃这样给予他们营养的根。

但这也不代表他们不向往山下的好生活,要不然这些人也不会在千禧年前后全部都搬迁出来。

但那会儿国家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地基建如火如荼,山上山下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可以用鸿沟来形容。

所以劝他们下山容易。

可现在呢,山上山下的生活是有差距,但是却没有那么大。

且他们在山里面打猎、采集到的东西都能自己留下来,不用和山下一样全都属于公家,真要算起来,他们就算日子上过的不方便,但是家底儿却比山下厚多了,想要他们搬下山,至少不能让他们的日子比现在差太多吧。

再一个就是文化留存。

到了山下就意味着很快会被彻底同化。

他们本来就没有自己的文字,到那时,小辈们再不会说他们的语言,那就等于彻底抛弃了他们的信仰和过去。

在没有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他们不愿意下山当然是对的。

祝成蹊挑挑拣拣,把能说的和林川解释了下,才继续道:“所以我觉得你要是真想让他们下山,就生活安定和文化保存这两方面入手试试看。”

“当然了,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想法,不一定有用。”祝成蹊也确实不敢保证自己说的有用,所以还是补充了一句。

林川点点头,又看向阿吉婶子,阿吉婶子就笑了下说:“村

里面的族老好像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那之前来劝说你们的干部们都怎么说的?”林川问道:“村里面有和他们提过这方面的担忧吗?”

阿吉婶子就道:“好像有的吧,但是那些领导就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而且我们的人口总共加起来也就三四千个吧,分散的又远,说的话也没多少人会说,总有一天这些东西还是会消失,就劝我们说不能一直这么呆在山里面,危险又不方便,没必要死守着。”

“别的方面呢?有说具体怎么安置你们的办法吗?”林川又问。

阿吉婶子:“也没什么了,就说在山下给我们划一片单属于我们村子的聚集地,还说教我们种田养猪养鸡这些,会提供一些便利,但大致的还是和山下村子一样吧。”

说到这儿,阿吉婶子顿了下才继续道:“林书记,其实我觉得族老们还是愿意下山的,毕竟山下光是能让孩子们上学读书这一点就够让人羡慕了,你也可以在这方面多劝劝。”

林川点点头,“好,谢谢你。”

阿吉婶子摆手,“不客气的,我主要也想我爹娘他们能下山生活,山里潮湿,几乎每一个上了年纪的都有骨痛的毛病,我爹娘也是,所以我就想他们晚年要是能呆在山下也能好过一点。”

林川又点点头。

说话间,好些大人在小孩子们的呼唤下过来了。

林川和阿吉婶子打头迎上。

胖婶儿则掺了祝成蹊一把,低声问道:“你走路没事了哦?”

祝成蹊点头,两人这才追上去。

对于他们的这次过来,村里面还挺重视的。

按照阿吉婶子的说法,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过来,还有两位族老。

一个是阿吉婶子的本家葛老爷子,一位是吴姓的老爷子。

按他们的说法,最后那位关老爷子因为身体不是很好,走不大动路,所以就没来。

寒暄过后,进了村里,就直接落定在了阿吉婶子家。

按照排序,阿吉婶子的爹行七,所以祝成蹊他们跟着一起叫他葛七爷。

他们早上走的挺早,几乎等于赶了快一天的路,就先在葛七爷家里歇息了会儿,顺便聊聊天。

没多会儿,七奶奶端了饭菜过来。

了他们平日里打猎的肉外,还有祝成蹊上次拿给他们的海鱼。

祝成蹊他们这一路确实没怎么吃饭,客气两句就开炫。

他们吃饭这会儿,其他人陆陆续续离开了,只有两位族老和另外几位年纪大的还在,以及葛七爷本家的人和一些好奇的孩子。

祝成蹊来之前专门带了点水果糖,见状就给他们一人分了点。

这里面有个年纪应该比她稍微大点的女孩子一直在好奇地打量她,等她看过来的时候,就略有些羞涩地往她手里塞了个不知道什么的东西。

祝成蹊好奇问道:“这是?”

“鹿哨。”阿吉婶子解释了下,“她是我大哥的女儿,叫乌云,这应该是她自己猎的那头鹿的鹿角磨制的。”

“那这应该很珍贵啊,就这么送我了吗?”要不是人多,祝成蹊都要照镜子了,她这么受欢迎吗?

阿吉婶子却说:“你仔细看看她身上的衣服。”

祝成蹊看过去,但没看出来什么,就很普通的衬衫而已。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其他多数人穿的没她那么好,衣服也没那么新,还是他们民族特色的衣服而已。

胖婶儿倒是眼尖,说:“这是前两天你给他们拿的布料做的吧?”

阿吉婶子点点头,转头又和七奶奶咕噜噜了几句,才继续对他们说:“我娘说她快要出嫁了,正好小西给了两块布料,家里面就给她做了身衣裳当嫁妆,她应该是听到你来了,所以特意穿出来想给你看看。”

“这样吗?”祝成蹊有些小感动,赶紧冲着乌云点点头,竖起大拇指说:“很好看。”

乌云又羞涩地笑笑。

倒是林川仔细看了下她身上的衣服,不太确定问道:“这是……的确良?”

祝成蹊点点头,“对。”

林川:“……”

目光复杂地看了眼祝成蹊,实在不知道说什么。

倒是胖婶儿叫了起来,“啥玩意儿,这就是的确良?”

自打七二年那谁过来后,国外就放松了对国内的一些政策,加上咱们自身这时候要进行工业结构方面的调整,所以就特别大手笔的搞了43亿美元外汇来引进相关工业方面的设备。

方淑红之前说的厂子里去年申请的的确良生产

机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的。

但机器有了可是产量却很艰难,就导致这时候的的确良成了人人心中的高端奢侈品。

普通的衣服可能几块或者十几块就能买到,但是的确良却至少二三十还要布票和工业券才有购买的资格。

但真要买到,也得看有没有货。

原主的记忆里,很多人为了买的确良能提前好几天排队,当然也有想方设法走后门的。

方淑红就曾被人偷偷走过关系,只不过她不是车间的,加上不想为了点蝇头小利影响前途和家人,所以就没答应过。

而祝成蹊则是完全对这种闷汗的化纤不感兴趣,但是又想图个好,所以之前才换给了七爷他们。

因此面对胖婶儿的惊呼,祝成蹊就特别的镇定道:“对,但是这不是那种特别好的的确良,是瑕疵品,我之前不是已经和你们说过了吗?”

“但那也是的确良啊!”胖婶儿的手都在抖,“这一身下来,至少也得个四五十块吧!”

“啥?”

“啊?”

人群有一个算一个都震惊了,一时间看着乌云身上的衣服和祝成蹊的脸色都不对了。

本来还高高兴兴的乌云也在众人的注视下手足无措。

祝成蹊依旧很淡定,“都说了是瑕疵布料,哪有那么贵,也就一身普通衣服的价格。”

可的确良的贵重还是留在了所有人的心底,并且开始七嘴八舌地打听。

胖婶儿也是听人说的,没真的见识过的确良,但是不妨碍她一惊一乍的把自己的见闻传播给其他人,并且迎来满堂的惊呼。

祝成蹊也没少被人好奇打听一些相关的事情。

一直到吃完饭,聊起这次过来的主题,“的确良”这三个字还没有彻底从她的耳边消失。

不过到底还是桦皮画的事情更重要,所以族老们就把一些无关的人赶走了,亲自带着祝成蹊他们去看他们专门精挑细选出来的那些制品。

胖婶儿还是一副理解不了的样子,但她也不是什么煞风景的人,就没说话,只是偶尔地啧啧两声。

倒是林川这个干部会时不时的插嘴问一下问题。

祝成蹊自然也没少打听,然后一一拿笔记下来。

到了天黑下来的时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