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桃花源搞基建》
天气蒸笼般闷不透风,槿荣心里琢磨着事,不防被前面一条曲曲缩缩的黑色影子给吓到。
下午的日头将人影拖变了形,显得头大脚细。槿荣沉声问道:“谁啊,干什么呢!”
影子渐渐走近,绕出刚砌了一面的屋墙。
原来是虎子。
嗨,竟是她杯弓蛇影了。
“槿荣姐姐。”虎子张着小口打招呼,听起来声音含含糊糊的。
“怎么,哪里不舒服吗?”槿荣说着就要上去瞧瞧。
“唔没有没有!”虎子头垂得更低,嘴巴不停地动作。
越是如此,槿荣越担心这孩子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她轻轻抬手,掌心托着虎子的下巴。
“啊。让姐姐看看,路边捡的东西不能吃的。”
这下倒是虎子急了,拧了两下面条似的小身板,抬头张嘴道:“啊——我真没乱吃东西!”
槿荣一瞧,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
倒是她猜错了。虎子嘴巴里别的没有,尽是薯片渣。
槿荣在脑海里搜寻了一下,薯片还是上一次给孩子们做的土豆零食,距今也有好几天了。
“吃便大大方方吃嘛,还藏着掖着的。”槿荣呼噜呼噜虎子的头发,嗔道。
虎子委屈巴巴地解释:“我,先头我怕双双乐乐她们来抢,悄悄藏着想给妹妹吃的。可是妹妹开始换牙,薯片都有点潮了,我就只好自己吃。”
“姐姐一出声,我就想起你叮嘱我们薯片不能久放。才,才没说。”
这样啊,槿荣听明白了,不觉眼角弯弯。
“这两天忙,过后我肯定再给你们做好吃的。谁跟你抢,你告诉我。”
虎子连连点头。
槿荣伸手擦擦他嘴角的薯片屑,这才放懂事的小屁孩离开。
虎子也真是的,他一开始不心虚地畏畏缩缩,槿荣也不会想那么多。
“谁能想到他藏薯片藏了那么些天。”槿荣自言自语,笑着摇摇头。
倏然想到什么,槿荣停下脚步,忐忑的心放了下来。
可不正是这么个理儿?
槿荣仔细想想,周兰讥讽她“装”还真未必是说穿越的事情。对方哪里晓得这些东西,倒是槿荣自己心虚。
如果只是日常生活的嫉妒,看不惯,也说不定?
“以后再说吧。”近日事情多得很,槿荣暂且没精力管她。
桃花村迎来今年以来最最闷热的一日,天上低沉浓厚的灰云不知何时可能就要凝坠成豆大的雨珠。
槿荣匆匆注好村西蓄肥池的水线,封好。随后和村人们来到第一个池子检验。
池顶掀开,因着四面无风,水面半点波澜也无。
参与施工的村人最为好奇,一马当先趴下去瞧。
只听他惊叹道:“我的天,还真没有!”
不明就里的看客们问道:“大惊小怪的,没有什么呀?”
“水面!真神了,我自己修的池子,我都不敢相信。水面只落了一分半都没有。”
槿荣心里也高兴。两日过去,偌大的蓄肥池的水面仅仅下降了四五毫米,是不错。
她喜悦地宣布:“村中的蓄肥池,验收合格!”
村里的头一个基础建设,顺利完成。
“真好啊。”村人们围着蓄肥池,畅想着秋日庄稼丰收的情景。
“可不是嘛。”
一众赞慨的议论声中,头两天参与施工的村人们走向槿荣,认真地开口道:“我服了,我如今真服了槿荣你的本事。”
“哪里哪里。”牛刀小试而已,不用大惊小怪。
“真的!后头我一细想,盖房挖池子还真就得这样较真才能出好活。今后再有类似的机会村长你一定要找我!”村人眼神真诚。
“我说几寸,就是几寸?”槿荣玩笑道。
“哪能呢,你说几分,就是几分!”
一阵哄笑。
既然对方心诚,槿荣也不计较前事,坦白道:
“蓄肥池修成多亏大伙儿,我能做的也只是些纸面上的东西。日后若再一起共事,咱们商量着来,那就是最好的了!”
“没问题!”
村里头发花白的老人看了看天,断言早则午后,晚则今晚,大雨定会降下。
槿荣和乡人们商议后,决定还是等雨后再开始挖最后一个蓄肥池,以及埋管。
她拎着个斗笠,前往赵老爷子闺女赵姐姐家的院子。
那里围聚了十多名媳妇姑娘,是村里唯一没有因天气停工的地方。
“槿荣你来啦。正好,快给她们讲讲,一个个都好奇这油麻要如何使呢!”赵姐姐手上不停,热情招呼着。
槿荣找个小板凳坐下,捡起一把油麻丝,拧成三绺,编了起来。
“若要说油麻,就得先讲讲这陶管。咱们一根一根的陶管,皆是用承插的方式来连接到一起的。”
“具体呢,就是每一根陶管的两头分别是承口和插口。管道的插口要小一点,外壁有凹陷;而承口则是大一圈,内壁稍稍凸起。”
有姑娘正好在喝水。听了这话,左右手各端起一个陶杯,大小口贴合,勉强怼在了一起。
槿荣拧紧了手里的油麻,继续道:“刚刚说的承插连接便是将插口插入承口。”
端着水杯的姑娘劲儿使大了,两个杯子的碰击声响起,错缝开来。
槿荣举起编好的油麻辫:“但还有两个关键步骤。对好位置后,先用油麻辫嵌缝;再用石膏密封,如此才能是一个合格的排水陶管。”
姑娘们看向面前遍地的油麻纤丝,明白了自己这些日子都在忙些什么。
原来是为了给陶管嵌缝,免得漏水!
有人左右手使劲拽了拽油麻,开口道:“油麻耐磨,不容易烂,亏得槿荣你想到它。”
其实油麻并不是槿荣在桃花村临时找的替代品。
即便在现代,因其抗腐蚀能力极好,油麻也正儿八经是工地施工最常用的密封防水材料。
槿荣仔细打紧手中的油麻辫,将直径控制在接口间隙一点五倍的长度。
“对了槿荣。”赵姐姐想起一件事来,开口道:“油麻需要现编,我才想到村里有种火浣布,也耐蚀得很。”
火浣布?槿荣一时不知道那是什么材料,莫不是如同糯米砂浆一样,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之一。
有知道的点头道:“火浣布火烧不坏,反而愈发洁白。用来嵌缝没准儿还真行。”
若是有现成的,那当然便宜多了,槿荣也期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