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桃花源搞基建》
青墙危耸,高门肃立。郡城的府衙内传来吏从们齐声的低喝,一窝正在筑巢的金腰燕扑腾着飞向天空。
“大人,草民所说句句属实啊!”
高堂座上,太守支起手臂撑于案桌,威严问道:“我且问你,桃花源中村人几许,可有屯兵?”
渔人想了想,立马道:“不少于五六百人。都是过日子的庄稼男女,连个领头的都没有,咋会屯兵呢?”
太守沉吟不语,看不出喜怒。
堂下跪着的渔人紧张地汗都沁了出来。他抬头悄悄瞅了瞅两旁目不斜视站立着的府吏们,心里更没谱了。
不该来的,不该来的。如今可不是印证了村人们当时说的“不值得提”嘛!
渔人暗自懊悔之时,听得堂上传来一句发落。
“知道了,你下去吧。”
明明没犯事,渔人竟有如蒙大赦之感。喊着“谢大人,谢大人”,慌忙退去。
太守向随从使了一个眼色,后者点点头,跟着渔人走出府衙。
“你,今儿别走了。我给你安排个住处。”
内堂的办公书房里,向来端肃少言的太守饮了口清茶,眉头舒展不少。
隐居避世,桃源清溪。一壶酒,一盆菊。何等神仙的日子。
“只可惜啊。”太守的目光落在一份名单上,正是族里长辈交给他的今年年底京城即将空缺的职位。
“桃花源。”他琢磨着那渔人描述的情景,思量许久。
直到想起那令各地父母官都头疼不已的征税征兵额度,太守方才精神一振。
今年郡上的缺口,可不是有了吗!
***
桃花村里,红日当空。勤快的乡亲们差不多完成了夏种,另一些也在抓紧补种过春没长好的庄稼。
盖房被正式提上日程,槿荣还凑热闹去看了村里烧砖的场景。
热真没想象中的热,耗费的柴火却不少。
“丫头,我考考你。知道桃花村有多少口窑吗?”赵老爷子问道。
槿荣掰着指头回答:“砖瓦窑和陶窑各一处。还有专门打造农具和炊具的地方。”
原身从不关心这些。不过好在玉璧上都有标注,槿荣很早就注意到了。
“不错,真是越来越聪明伶俐了。”
虽然爷爷是诚心夸赞,但槿荣却很难由衷地高兴。
她的智商真的不是只有三岁啊!
算了,谁叫众人眼中的槿荣自小于俗务上就呆呢。改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来日方长。
要盖房的人家格外得多。吴忠的一把火恰好点在春日大风天,除开起火的房子院舍,前后左右的建筑都没少被波及。不是烟熏,就是火燎。
早晚都要重盖的事情,大伙儿赶在一起盖反而节省些重复的功夫。
槿荣思及玉璧上家家户户一看就既不漂亮也不卫生的茅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爷爷,我想在村里挖三个化粪池。”
趁着最近乡亲们热火朝天的动土盖房,何不将茅厕换个修法。
“那是个什么东西,有啥用途呢?”
槿荣大致介绍:“就是一个集中储存粪水的池子,能让各家的茅厕干净不少。最重要的是密闭发酵一段时间后,里面的东西肥力会更强。”
赵老爷子扶着拐棍想了想,点头道:“听起来有点意思,你不如找裴松还有乡亲们商量下,说不定能派上用场的。”
哥哥忙着跟人搭伙儿筹备盖房,槿荣召集来一些没那么繁忙的村人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构思是美好的,然而这可不是一张幻灯片就能招商骗钱的时代。
“麻烦倒不麻烦,挖个坑埋点管的事儿。但怎么修个池子还要耗费糯米呢?”
槿荣简单解释道:“因为不能让水渗到外面去。暂时没别的材料,打算用盖房的糯米砂浆代替,上面铺上石板。”
村里没有水泥,仅凭烧柴锻造温度远远不够,槿荣纵然有技术也造不出来。
她还是看哥哥他们忙活才知道,有糯米砂浆这样的好东西。将糯米汁与石灰浆掺和在一起,无论粘砖还是石料,效果都极好,且不透水。
村人们仍旧摇头:“三成人家都要盖房,到处借糯米。我家就剩一点点了,还想着酿口酒来喝。要挖你们挖,我不打算参与。”
槿荣画起大饼:“修好了能蓄肥的,保管你家的糯稻长得比往年好几倍。”
“不行不行,今年够苦了。我宁可守着点存粮薄地填饱肚子,也不想折腾了。来年再提这事吧。”
槿荣还想再劝,其中两人已经摆摆手,转身携伴归家。
其余人也悉数散去,还不忘安慰着:“东西挺好的,明年开春或者今年秋收后再弄嘛。”
守成的守成,推迟的推迟。
这一不敢做,二不快做。桃花村的生活水平何时才能有进步啊!
槿荣在原地暗暗着急之时,两个推着独轮车满载砖块的村人们打她身前走过。
初夏已至,连刮来的风都是温热的,夹带着村人的埋怨:
“该死的吴忠,烧了老子全家的房屋摆设。我猜他现在指不定在外头哪个地方要饭呢!”
“肯定的,老天绝不会放过他,这叫报应。”一旁的同伴应和着。
“哎你说,那个打渔的是不是早就一命归西了?”
“他最好是!”
独轮车咯噔咯噔地从乡间土路上轧过,槿荣听在耳边,心里不由得也“咯噔”一下。
误入桃花源的渔人离开后,等挨过天花身体痊愈,会不会去找郡上的太守,透露桃花源的信息?[1]
倘若渔人去而复返,桃花村又当如何?
想到这里,槿荣不觉脚底生凉。明明身处明媚的五月天,却恍若深秋一样。
“怎么了?”裴松来找槿荣回家吃饭,见她神色不对,关心道。
“没事哥哥。”槿荣勉强一笑,扶着对方,磕磕鞋子,“石子进鞋里了。”
也许是她杞人忧天,桃花源记中,最终渔人不是也没能再度寻到桃花源吗?[2]
瞎担心也是无用。还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提高桃花村的各项条件最能让她踏实。
晚饭后,裴松听槿荣道出了白天的情景。他提议道:“不如咱们挖个小的吧,自己家用。”
槿荣双眼倏然亮起。裴松继续道:
“茅厕越是夏天越不干净。别说你,我也受不了。”
“这次盖新房,有什么主意但说无妨,我都听你的。”
理论家遇上实干派,就如同那锅终于配上了盖,绝佳搭档!
槿荣宣布,她的哥哥天下第一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