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赘婿科举路 子非陌

9. 第 9 章

小说:

赘婿科举路

作者:

子非陌

分类:

古典言情

这查账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南宫君烨让随风跟着钱大富去库房,取了账本送回府里,等他们回去后再慢慢看。

父女两个都不放心独自在家的江晚清,简单地转了转就回府了。“父亲,一会顺路从药房买点桂枝,青染说府里的桂枝有些受潮了,需的要换些新的。”

南宫君烨自然应下,“府里这些下人是越发怠慢了,药房的药都能受潮。”

“我让青染查看了一下药房的情况,人参和雪莲应该是被人偷出去卖了些,像桂枝一类的常见药材,虽然都还在,但是保管不善,需得要重新采买些。”

“晚些交给随风去处理,既然不愿意好好当差,那就发卖出去好了。”南宫君烨并不苛待下人,如果有人不识好歹,那也不能由着他们作践家里的东西。

南宫云辞刚要说什么,马车突然剧烈的晃动起来,似乎是马儿受了惊,南宫君烨眼疾手快地扶住女儿,然后问道“怎么回事儿?”

“爷,有个妇人突然晕倒了。”车夫也是怕马把那妇人踩到了,才会急着拉住马。

这也不好视而不见,南宫云辞掀开帘子,就看见一个身穿素衣的女子躺在地上,瞧着她脸色有些泛白,“父亲,刚好要去药房,不如顺便送她过去。”

因为就一辆马车,南宫君烨不好与女子同乘,就独自出去骑马了,留下女儿的贴身婢女青染在马车里陪着女儿和那个陌生女子。

南宫云辞看这女子年岁与母亲差不多,长相颇为精致,手上几乎看不到老茧,但是她的穿着却又异常朴素,甚至头上也只有一支木簪。心中猜测,怕是家中出了变故的。

到了医馆,先把这妇人送去诊堂,那老郎中似乎认识这妇人,快步上前,号了一下脉,面色微变,吩咐身边的药童去取药来。待他安置好那妇人后,才顾得上与南宫父女说话。

“多谢二位,徐娘子对老夫有恩,她有旧疾,需得谨慎。是老夫怠慢二位了,还请贵人们多担待。”

南宫云辞看那郎中面露男色,“可需要帮忙告知她家人?”

“老夫已让徒儿去了,徐娘子的独子在书院,一会应该就能赶到了。”

南宫君烨听到这番话,心下一转,莫不是京都徐家那位徐娘子?看了眼那老郎中,他直接问“宣平侯府?”

那老郎中双瞳一振,虽未说话,也让南宫君烨知道自己猜对了。

“我家与徐家有旧,郎中勿要担心。若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开口便是。”

老郎中虽然觉得能将陌生人送来医馆的人,不会是什么坏人,但是徐家之事特殊,他也不好擅断,只等那徐小郎君来了再定夺。

“黄郎中,我娘亲可好?”

南宫君烨看向小跑进来的少年郎,剑眉大眼、文质彬彬的,虽然是一路跑来,衣裳有些凌乱,但是看得出是干净整洁的。这是个读书人,也是个心正的人,一个人的心里有光,眼里才会有光。

“徐小郎君莫急,老夫已经给徐娘子用了药,且让她好好缓缓。”说罢,引着他答谢两位救命恩人。

徐京墨朝着南宫父女行了一礼,说道“小子谢恩人大恩,若有什么小子能做的,但凭恩人吩咐。”他看着眼前这对父女的着装,就知道是家境殷实之人,这样的人家不缺那点黄白之物,而眼下他似乎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答谢恩人了。

“无妨,我们只是恰巧遇到,小郎君先去看看你母亲吧。”

徐京墨忧心母亲,也不客套,又深深鞠了一躬,说“还请两位恩人一定留下地址,改日小子上门拜访。”而后,就随着药童走进了后堂。

南宫君烨状似无意地问了句,“您刚才称呼说徐小郎君?”

那老郎中叹了口气,“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宣平侯与嫡子断绝关系是在官府备案了的,徐小郎君签了那断亲书后就改随母姓了。”

徐娘子是个好人,过往帮过不少人,慈幼局、寻常百姓都有不少受过她恩惠的。从侯府离开后,她带着独子寻住处,也不愿意挟恩图报,就用身上那仅有的一点银子在城郊租了个小房子。平日里,她就靠刺绣养家。

南宫君烨又问,“我观这徐娘子和小郎君的穿着都很朴素,可是手头有些紧张。”

那老郎中满脸的气愤,原地运了运气,到底没说什么,只说“徐娘子对老夫有大恩,这药钱,老朽是万不能收的。”

当年若非徐娘子帮他找了状师,他就要被歹人讹诈,莫说这药铺保不住,恐怕还会有牢狱之灾。

说起来,这宣平侯也不是东西,休妻弃子、忘恩负义。竟然连徐娘子的嫁妆都私吞了,说是徐娘子过往施粥、送银子给慈幼局都用完了。简直是胡说八道,当年徐娘子的嫁妆足有一百二十八抬,怎么可能都用完了,再说,有谁家当家主母是用嫁妆施粥的。

南宫君烨倒也识趣,看的出来这老郎中不愿意多说,也就没有多问,买了桂枝和其他几味药材后,又留下百两文银,“我家与徐家有旧,此言非虚,这银子是赠予徐娘子的。”

说罢,不等老郎中反应,便带着女儿离开了。

回到府上,父女两个先去看江晚清,看着妻子气色好了些,南宫君烨才放心留下女儿配着妻子,自己去了书房。

“随风,你去打听一下这徐娘子和徐小郎君的事情。”他看那小郎君有些想法,只是这样的人物未必会让他如愿,不过总要试试才好。

随风的办事效率一向高,没几日就回来复命了。

“那徐小郎君如何?”

徐京墨在金陵颇有名气,三岁启蒙,早慧之名一直被人所津津乐道。七岁参加县试夺得案首,同年又考府试,依旧是案首,七岁稚龄已经是童生了,若无意外今年应该会参加院试。

南宫君烨见他的第一印象是极好的,不然也不会动了心思,这少年郎不仅长得好,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