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八零大佬有读心术 良月长安

17. 第十七章

小说:

八零大佬有读心术

作者:

良月长安

分类:

古典言情

在三兄弟离开前,姜鸣夏拜托赵三和去买了一些碎布头。

她自己是没有什么钱的,只能先借钱。

制衣厂的碎布头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买到的,必须要找熟人托关系。

没有熟人很难办成事。

赵三和找人拉回了一袋子碎布头。

不值什么钱,但却是不走关系绝对弄不到的东西。

时间紧迫,赵三和也没能看到姜鸣夏用碎布头做什么东西。

他们拿着这些年攒下来的钱踏上了火车,准备干一笔大的。

不管怎么说,只要衣服不是太丑,他们都会赚钱的。

带着必须赚钱的信念,三兄弟离开了南城。

*

赵三和离开的第二天,姜鸣夏来到陈奶奶家里。

自己一人来路上还有些不太习惯。

奶奶早早收拾干净了桌子,找来干净的布铺在桌子上,装有碎布头的袋子放在一旁。

“鸣夏,你是要用碎布头做些什么东西卖吗?”陈奶奶笑着问出了心中的想法。

都是零零碎碎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布料,除了做小东西来卖,其他的她想不到还能做什么,肯定不是做衣服。

姜鸣夏把碎布头全部倒在桌子上,“对,奶奶,昨天在店里我看到好些卖皮筋发圈的。”

“那些东西我昨天仔细看了看,制作不难,需要的是时间和精力,琢磨一下肯定能学会。”姜鸣夏一边挑拣布头一边说:“奶奶,你说我也做出来一些布头卖怎么样。”

自己虽然还没有琢磨出来到底是怎么做的,但是姜鸣夏相信自己肯定可以做出来,那些都不难。

只是担心人家会不会买。

第一次做也不是特别有信心。

“当然可以啦。”陈奶奶毫不犹豫。

她鼓励的眼神落在姜鸣夏身上:“鸣夏,你要相信自己,既然制作的一模一样,那别人为什么不买呢,咱们又不是价格制定的高,甚至是比店里的低上一分两分也可以呀。”

“就算有什么人不合适的地方,也要先尝试了再说,不能还没开始就想着结果不如人意。”

“万一结果是好的呢。”

姜鸣夏清澈的眼眸登时出现一股力量,让她觉得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肯定会大卖。

“奶奶,你在旁边和我一起,不会的地方您帮我。”

姜鸣夏仔细回想昨晚在脑海中拆解的过程,选出来大小合适的布料准备开始第一个蝴蝶结尝试。

其实她脑海中也仅仅是有这么个想法。

打算在自己赚钱之后再买碎布头尝试,但是晚上赵三和几人就要离开。

不确定几天能够回来。

她没事做的这几天,可以一边研究一边等待。

动作快的话说不定她的小饰品先开张。

她在梦个大的,或许等到三人回来,她借赵三和的两块钱就能还上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事实总是和人想的不太一样。

姜鸣夏的第一个蝴蝶结失败了。

“这块布有些大。”姜鸣夏注视着手上比昨天见到的大了一圈的蝴蝶结说。

她昨天流连了那么多家店铺,就没有见过哪些小饰品有这样大不大小不小的蝴蝶结。

半大不小的格外丑。

李奶奶看了眼姜鸣夏手上不太规整的蝴蝶结,抬眸说:“至少蝴蝶结的形状出来了。”

蝴蝶结的制作需要把布缝好后再翻过来,不能让缝制的针线露出来,像个半成品。

刚才她只想着不能露出针线,布料的空间要留出的足够大,但是太大了也不好看。

再小上一圈就完美了。

“奶奶说得对,我也得这样想。”姜鸣夏换了小一圈的粉色格子布料。

不得不说,这一批碎布头的颜色很让姜鸣夏满意。

如果是黑灰蓝三种耐脏的颜色,她手再怎么灵巧也无法让人买灰扑扑的蝴蝶结。

长的布料裁剪掉一圈,有了刚才的经验,姜鸣夏制作这个手更加顺畅起来。

制作起来难度不大,关键是制作好长方形布袋,翻转过来的时候,沟沟缝缝都需要精细挑出来。

再有就是蝴蝶结中间的褶皱三条最好看,姜鸣夏研究了两条褶皱和三条褶皱的蝴蝶结,最好看的还是三条。

“奶奶,你看这个蝴蝶结怎么样。”姜鸣夏调整好蝴蝶结,放在手心递给奶奶看。

陈奶奶接过来蝴蝶结:“还是鸣夏你手最巧。”

制作一个蝴蝶结的时间大概半小时。

她刚开始制作,等到熟练起来速度也会提升上去。

不过有些大的布料却是让姜鸣夏犯了难。

赵三和拜托的哪个熟人姜鸣夏也不知道,哪怕说了她也不认识。

这批布料色彩鲜艳,块头也不小。

有些大的布料让姜鸣夏觉得作为碎布头出售都是浪费。

“奶奶,小的碎布可以做蝴蝶结,那大的呢。”姜鸣夏犹豫了,“裁剪成蝴蝶结是不是有点儿浪费了。”

她昨天见到的小饰品能够用布料制作的,除了蝴蝶结就是发圈,

这俩能够手工制作,但是大的布料没有大到能做衣服,裁剪小块姜鸣夏不舍得。

“手帕呢?”陈奶奶在手中比划着布料。

大小刚好和手帕差不多。

“手帕?”姜鸣夏重复问道,“奶奶,会有人买吗?”

“没人买咱们就留着自己用,总归也没有浪费。”

陈奶奶放下布料,起身回里屋端出另一个针线筐。

里边各种彩色丝线,零零碎碎一大堆。

要比姜鸣夏现在用的针线筐大上一圈。

“这是奶奶做绣活儿的针线筐。”陈奶奶解释道。

谁都不知道她会做绣活儿。

几十年都没有再提起来过。

动荡那几年,要是被人知道,她这把老骨头也活不到现在。

到了后来,她就靠编竹筐过日子。

已经很久没有绣过东西了。

刺绣与缝补是不同的。

姜鸣夏看向奶奶:“还有什么是您不会的吗?奶奶,您会的东西真的好多。”

编竹筐、刺绣、做饭好吃……

姜鸣夏认为,奶奶身上有数不清的优点。

陈奶奶拿出针线,指着布说:“做成手帕,简单绣上一点儿东西就行,布料的颜色都很好看,绣的多了反而难看。”

*

另一边,三兄弟坐上火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