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大营,戒备森严的主帅营帐内。
锡克帝国的议和使团,以首席大臣迪安·辛格为首,一行五人,战战兢兢地,跪坐在粗糙的行军地毯上。
他们的对面,印度总督哈丁爵士,和前线总指挥休·高夫爵士,则像两尊门神一样,面无表情地坐在主位上,手里把玩着马鞭,一言不发。
这种沉默,是林亚瑟在“谈判手册”里,教给他们的第一招——“晾着他们”。
晾得越久,对方的心里就越慌,底线也就越低。
果然,在经历了长达半个小时的、足以让人窒息的沉默之后。
首席大臣迪安·辛格,终于扛不住了。他那张原本还算体面的脸上,已经布满了冷汗。
“总……总督大人,”他颤颤巍巍地开口,声音嘶哑,“我……我们……我们是真心诚意,前来求和的。我们王后陛下说了,只要……只要贵军能够高抬贵手,退兵。任何条件,我们……我们都可以谈。”
哈丁爵士和高夫将军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剧本开始了”的了然。
哈丁爵士这才慢悠悠地,将手中的马鞭,往桌上轻轻一放,发出了“啪”的一声轻响。
这声轻响,吓得对面的几个锡克大臣,浑身都是一哆嗦。
“谈?”哈丁爵士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模仿着林亚瑟那种特有的、平静中带着一丝冰冷嘲讽的语调,“迪安大人,你觉得,现在,我们还有什么好谈的吗?”
“我的炮弹,已经告诉了你们,我想要说的一切。而你们,也用你们那不堪一击的抵抗,回应了我。”
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些已经彻底失去了所有尊严的战败者。
“不过嘛,”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一个和林亚瑟如出一辙的、充满了“仁慈”的微笑,“我们大英帝国,一向是个热爱和平、讲究体面的文明国家。我们不喜欢杀戮。”
“更重要的是,我们那位同样仁慈的、心怀悲悯的亚瑟·林亲王殿下。”哈丁爵士开始了他那充满了感情的“表演”,“殿下在两个月前,就曾亲笔给我写信。他在信中,反复叮嘱我,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不幸地,与贵国发生了‘小小的军事摩擦’。那么,在取得‘胜利’之后,一定不能对战败者,赶尽杀绝。”
“殿下说,”他用一种咏叹调般的语气念道,“‘要给予他们,保留尊严和体面的机会。因为,一个被逼到绝路的敌人,远比一个心怀感激的附庸,要麻烦得多。’”
听到这番话,迪安·辛格和他的同僚们,一个个都愣住了。
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和一个敌国的总督谈判。
而是在听一个……“圣人”的福音。
那个传说中,能指挥“天雷妖火”的“林亲王”,非但没有下令屠城,反而……还在两个月前,就已经为他们这些战败者,想好了“后路”?!
“所以,迪安大臣,”哈丁爵士看着他们那副被彻底忽悠瘸了的表情,满意地,从怀里,掏出了那份早已准备好的、由林亚瑟亲手起草的“和平大礼包”——《拉合尔条約》。
“这是,我们亲王殿下,亲自为贵我两国,拟定的、一份充满了‘善意’和‘远见’的……和平条约。”
“你们,看看吧。”
迪安·辛格颤抖着手,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条约。
当他看清楚上面的条款时,他的表情,变得异常的……古怪。
有**,有肉痛,但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和“幸好如此”的……庆幸。
这份条约,和林亚瑟之前逼着清廷、日本签订的那些条约,简直是一脉相承,充满了“林氏风格”的、流氓般的“善意”。
第一条:关于战争赔款。锡克帝国,需向大英帝国,支付一百五十万英镑的“战争补偿金”,用于“弥补”英军此次“被迫自卫反击”所造成的军费开销和人员抚恤。
(钱,必须要。这是规矩。)
第二条:关于领土变更。锡克帝国,需将位于萨特莱杰河与比亚斯河之间的所有领土,以及……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克什米尔”地区,永久性地,“转让”给大英帝国。
(土地,我也要。但我不直接要完,我只要你最有价值的那一块。)
第三条:关于军事限制。锡克帝国,必须,立刻,就地解散其所有引以为傲的“卡尔萨军团”!其全国的常备军数量,不得超过两万人!并且,未来旁遮普地区的所有国防安全事务,将全权“委托”给大英帝国的驻印军队,进行“友好协助”和“保护”!
(最狠的一条。直接缴了你的械,废了你的武功!)
但是!
当迪安·辛格看到最后一条,也是他最关心的一条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第四条:关于锡克王室的地位。
条约中写道:大英帝国,承认并尊重,年幼的杜勒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