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1965,我靠打猎发家致富 做梦无罪1

第495章 以免打草惊蛇

小说:

重生1965,我靠打猎发家致富

作者:

做梦无罪1

分类:

历史军事


吴启明的逃脱,像一根刺扎在参与行动每个人的心里。

虽然缴获了关键的矿石样本和部分文件,但主犯在重重包围下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无疑是对保卫工作的一次沉重打击,也证明了残余敌特网络的能量和狡猾远超预期。

山鹰率领的专案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吴启明的追捕和对园丁网络的深挖在绝密状态下紧锣密鼓地进行。

广元镇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但一种无形的紧张感,如同初春尚未散尽的寒气,弥漫在知情者的心头。

林军的镇长工作变得更加繁忙。水渠即将正式通水,春播在即,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需要他主持。他努力将那份沉重的秘密压在心底,在人前依旧是那个果敢干练、一心扑在生产上的年轻镇长。

只有胡玉和极少数核心成员,才能从他偶尔凝望远山时深邃的眼神中,读到那挥之不去的警惕与忧虑。

胡玉的脚伤基本痊愈,她以省报记者的身份,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广元镇的日常生活中。

她采访劳模,报道进展,组织扫盲夜校,用笔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新生。

但在这些光明正大的工作背后,她敏锐的观察力从未松懈,留意着镇子里流动人口的异常,倾听着茶余饭后流传的各种闲言碎语,试图从中捕捉到那一丝不和谐的杂音。

日子一天天过去,敌特分子仿佛真的销声匿迹了。没有新的密信,没有可疑的新面孔,连之前与吴启明有过接触的供销社老会计,也变得安分守己,每天准时上下班,看不出任何异常。

这种过分的平静,反而让林军和山鹰更加不安。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是最压抑的。

这天,县里召开生产动员大会。

各公社、生产队的负责人都要到县里参加。

林军和李福一早便乘坐公社的拖拉机赶往县城。

大会在县礼堂举行,气氛热烈。

领导讲话,先进代表发言,一切按部就班。林军坐在台下,看似认真听会,目光却习惯性地扫过会场的人群。他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也看到了一些来自其他乡镇、不太熟悉的干部。

当主席台上一位县领导讲到要“破除迷信,科学种田”时,林军注意到坐在前排角落的一个身影,似乎微微动了一下。

那是一个五十岁上下、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干部,

林军记得他好像是县文化馆新调来的副馆长,姓秦。

之所以注意到他,是因为在提到迷信二字时,那位秦馆长扶眼镜的手有一个极其短暂的停顿,嘴角似乎若有若无地向下撇了一下,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不屑?

这个细微的表情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但林军经历了太多生死考验,对细节的捕捉已经近乎本能。他默默记下了这个秦馆长。

散会后,林军和李福随着人流往外走。

在礼堂门口,他恰好与那位秦馆长擦肩而过。

秦馆长正和旁边的人笑着寒暄,讨论着刚才报告里的内容,言语间满是赞同和佩服,完全看不出任何异常。

然而,就在两人目光偶然交汇的刹那,林军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在秦馆长那看似温和的笑容背后,捕捉到了一闪而过的、极其锐利和冷静的审视目光!

那目光,绝不是一个普通文化馆干部该有的,更像是一个……猎人在评估猎物!

秦馆长似乎也察觉到了林军的注视,笑容不变,自然地移开了视线,继续和旁人说话,仿佛刚才的对视只是无意。

林军不动声色地走出礼堂,心中却已翻江倒海。这个秦馆长,绝对有问题!

那种隐藏极深的锐利和审视,与郑秋实、吴启明给他的感觉如出一辙!难道他就是笔记本中提到的深度潜伏者?

一个隐藏在文化系统、利用合法身份作掩护的高级特务?

回到广元镇,林军立刻通过秘密渠道将自己的发现和怀疑汇报给了山鹰。

山鹰的回馈很快,且令人震惊:“你的直觉很可能是对的!我们刚刚破译了吴启明遗留笔记本中一组之前无法解读的密码,指向一个代号墨砚的休眠特务,其掩护身份正是文化系统有一定级别的干部!这个秦馆长,是重点怀疑对象!”

“但是,”

山鹰语气凝重地补充,“墨砚潜伏极深,直接证据为零。而且他现在身份合法,活动公开,在没有确凿证据前,我们绝不能轻举妄动,否则打草惊蛇,后果不堪设想。你的任务是,利用公开场合的正常接触,进行远距离观察,绝不能主动接近或试探!他的反侦察能力一定极强!”

新的对手出现了,而且更加隐蔽,更加难以对付。林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个墨砚秦馆长,像一颗深埋的定时**,不知道何时会引爆,也不知道其真正的任务是什么。

与此同时,胡玉那边也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她在整理采访广元镇老人们的录音时,一位老人无意中提起,镇子西头独居的寡妇王婶,最近好像阔气了些,偶尔会买点肉吃,还扯了块新布做衣裳。

这在普遍节俭的农村,算是比较显眼的变化。老人只是随口一说,夸王婶的儿子在外面可能挣了钱,但胡玉却留了心。

王婶的儿子多年前外出闯荡,据说在南方做工,很少回家,也极少寄钱回来。

王婶一直过得紧巴巴的,怎么突然宽裕了?

胡玉以关心群众生活的名义,悄悄去王婶家走访了一次。

王婶显得有些紧张,支支吾吾地说儿子最近找了个好活,寄了点钱回来。

但胡玉注意到,王婶家桌子上放着一盒镇上供销社很少见的高级香烟,而王婶本人并不抽烟。

这个细节,结合之前吴启明曾与供销社老会计有接触,让胡玉产生了联想。她将情况悄悄告诉了林军。

林军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敌特网络利用广元镇本地人员建立的一条秘密物资输送或信息传递渠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