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其他 > 西游之蛟魔覆海 杨花愁

第143章 借来春夜序 诗文且相和

小说:

西游之蛟魔覆海

作者:

杨花愁

分类:

综合其他

《西游之蛟魔覆海》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嵇康面无表情摇头,维持着高冷帅哥的人设,看样子是并不打算给这个情面。

谢道韫惋惜一叹,不过也没有纠缠。

接下来便又开始“曲水流觞”,这时焦平突一怔,因为这第二只的“羽觞玉杯”,竟就停在了自己面前。

牛魔王面色隐隐带笑,得意一挑眉。

焦平小吃一惊,这是他搞的鬼?牛魔王能猜到自己的想法,有意帮上一把,让这只“羽觞”停在自己面前。

这一点不算出奇。

问题是——他是怎么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做到,同时还不被人发现的?

看来这头牛,还真是不简单!

不过“羽觞”停在自己这里,也只是给出一个机会而已,究竟能否事谐,还要看自己能不能作出一篇应景的诗文来。

这牛多半也有些想看笑话的意思。

焦平沉吟。

他还真没有太好的文才,如果现在只是耍乐的话,那自己就直接连喝三觥当罚酒,将事情应付过去就行。

反正自己额角上,两个明晃晃的蛟角摆着呢!一头妖大王不擅长诗文,也不是一件出奇的事,甚至可以说理所当然。

不过,现在自己正需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好精进道行、至少是渡过那要命的“三灾”先,因此就要耍手段了。

看来,只能厚着脸皮从他人处且“借”一篇来用了,焦平心底如是平静想到。

他是个实用主义者,更在乎的是手段用处如何,而不是手段道不道德。

只是该用哪篇,应景一点呢?

……

焦平俯身捧起那荷叶上的“羽觞”,执着“觞翅”捧在手里,这是古人礼仪,以双手执耳杯饮酒,不似今人单手执杯。

这“羽觞”是白玉质的,玉质细腻、温润坚硬,无杂质,有较好的蜡脂光泽。

稍加转动观察,就可以发现其表面光泽熠熠生辉,并且玉理之中的沁色更为亮泽、美丽,如彩霞一般。

这种带红颜色的沁,历来古玉鉴定中又称之为“瑞沁”,即吉祥、富贵的颜色。

用手感觉杯壁和杯底,只觉打磨得光滑且薄,抚之有波澜一样微弱的起伏感。

这是“桔皮纹”,是经过反复手工打磨后才能形成的,不似现代工艺的打磨,要么很厚很呆板、或者特别光滑。

这班“古人”,倒也会享受,像这种玉石精制的珍贵器具,一般都是当礼器供奉在各种祭祀场所中的。

不会作日常使用,那太奢侈。

这个“羽觞”两边外侧的“耳朵”下,有着一种纹饰,叫“勾连谷纹”。

“谷纹”最早在玉器上出现,是在战国的初期,寓意着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

而“勾连谷纹”,看起来就好像很多稻谷密密麻麻的连在一起,表现出丰收的景象和喜悦的感觉。

“觞耳”旁边又琢一“饕餮纹”。

“饕餮”是九龙子之一,“饕餮”两个字的意思,一个是贪财、一个是贪吃。

据说“饕餮”这个动物,有首无身,贪财贪吃,非常凶猛。

它常常食人未咽,伤及其身,古人琢其图案在器上,就是用来作警示之用。

……

焦平用自己为数不多的文物知识,对着手中的“羽觞”作大致的品鉴,他借把玩的动作稍做拖延时间,心思飞快转动。

手捧“羽觞”,碗中酒微微晃动,酒面上倒映的早月倒影、顿时碎成点点繁星。

原来不自觉间,已是天色将暗,大概来到了傍晚六点左右了……有了!

就是这一篇与《兰亭集序相近、都是表达“及时行乐”旷达思想的,它不仅应景,还相当契合时人之风尚!

且这一篇,也是六朝骈俪的习气。

说来话长,思绪电转却只是一瞬。

但见得场面上,焦平执起“羽觞”,只稍一顿、略作把玩,即捧起将碗中美酒一饮而尽,而后开口吟颂道——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修竹之茂林,叙神仙之乐事。群贤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

“好……”

众仙家喝彩,执杯“叮叮”敲击,又唱声和道:“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