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其他 > 西游之蛟魔覆海 杨花愁

第139章 曲水流觞宴 酒中籍伶咸

小说:

西游之蛟魔覆海

作者:

杨花愁

分类:

综合其他

《西游之蛟魔覆海》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嵇康与山涛一起,将牛魔王和焦平迎入“竹林宴”中,安排了座次安坐下。

这是一场露天的宴席。

焦平环视左右,只见在清幽的绿竹环绕之间、一块天然空出来的草地上,正有一道弯弯曲曲的漱玉清流经过。

这个清流九曲十八弯,有些多个弯曲和回环,每一个“弯”旁边的空地上,茵茵绿草之上又正好铺设一个坐席。

坐席无案,而是一张草席,上面放有一个坐垫,边上则置有瓜果、焚香等物。

大家左右临水而坐,隔一个弯错对。

焦平与牛魔王相隔坐下,稍看清楚环境后顿时心中一动,这是“曲水流觞”!

……

所谓“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

最早的传统,是夏历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的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

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

这种传统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

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

“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

“曲水流觞”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欢庆和娱乐,二是祈福免灾。

原来今日,已是来到了夏历三月的上巳日,这一日正式“上巳节”,其节期为三月初三日,又称“重三”、“春禊”。

焦平恍然大悟。

……

上巳,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

它是中国古代一个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远在秦汉以前的周代,就已有水滨祓禊之俗。

朝廷甚至指定专职的女巫掌管此事。

祓,是祓除病气和不祥;

禊,是修洁、净身。

祓禊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

在《诗·郑风·溱洧一篇中,就具体记载了春秋时的郑国,每逢阳春三月秉执兰草,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情景。

到了汉时,三月上巳才确定为节,每逢该日,官民都去水边洗濯。

“上巳节”不仅在汉族民间风行,连帝王后妃也去临水除垢,祓除不祥。

后来,又进一步演变为临水宴饮。

到了魏晋以后,才将“上巳节”正式改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是为“春禊”。

作为岁时节令中的重要节日,所有临水祓禊及水滨宴会活动都在这天进行。

比如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位军政高官,在兰亭修禊。

后又在此地,举行了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

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

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和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

这“禊帖”开篇如是写道: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竹林宴”也正是刻意选在此日召开。

……

不愧是“竹林七贤”,这举办的聚会就是风雅,看来焦某也要附庸风雅一回了。

虽然知道面前的“竹林七子”,已经是名教的神仙了,但面对“曲水流觞”,焦平还是生出一种“走进历史”的感觉来。

看完景物,再看人物。

焦平眼一扫,首先见这惠风和畅、茂林修竹之间,却有三人卧在石头上,衣冠不整袒胸露乳、怀抱一酒缸醉意朦胧。

端是十分引人瞩目!

这三个,多半就是“七贤”中有名的三位酒鬼、“阮籍”和“刘伶”和“阮咸”了。

“竹林七贤”相同的是都表现出一种悠然物外、不为名利所羁绊的隐士之风。

但他们七人其实性情各异,拥有着各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比如说嵇康、他和“竹林七贤”之中的另一位名叫“向秀”的,这两位就十分喜欢打铁,也经常凑在一起打铁。

其中向秀在打铁之余,还曾注解过《庄子,是著名的“玄学”家。

而像“阮籍”、“刘伶”、“阮咸”这三位的爱好,就是“酒”这一物了。

阮籍是“竹林七贤”中、除嵇康之外的另外一位灵魂人物了,他和嵇康两个可以说是“竹林七贤”的两个领袖。

他有个外号,叫做“阮步兵”,是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