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杂志社召集几位总监和资深编辑,临时召开了一场选题讨论会。
会议事关次年开年刊的封面人物和主题。按理说,十一月才开始做开年刊的封面算是相当晚。
品牌早在半年前就买下了《Florian》这次开年封的版面,原定的封面人物是品牌颇有资历的代言人之一。但上周,品牌不知为何忽然改变主意,将封面人选换成了一位备受瞩目的新锐男演员。
这一换人,意味着原先的策划也得推倒重做。
根据品牌提出的需求,编辑总监文昊事先已经拟好一个契合的方向。
“我大概了解了一下这位封面人物的形象和经历,暂定主题是‘选择与改变’。考虑到他目前炙手可热的状态,我倾向于把重点放在选择的结果上。”
“人物故事可以围绕他如何从一个素人,逐步走出舒适区,最终成为拥有代表作的演员展开,以此探讨选择热爱和成就自我的过程。最后,再扣回他和品牌的契合点,关键词是:优雅和突破。”
“在视觉风格上,我设想的是黑白对比,象征过去与未来、变与不变。用简洁的光影来叙事,也呼应品牌一贯的经典调性。”
内容陈述完,文昊看向在座众人:“大家有什么想法?”
孙莹第一个提出看法:“黑白风虽然有强象征意义,但……这毕竟是新年第一刊,这种色调会不会显得太沉重了?”
艺术总监点头附和:“黑白风格确实可能偏压抑。或许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点儿品牌常用的色彩,既保留视觉对比,也不至于太没活力、太丧感。”
另一位编辑也发言:“我在想,拍摄内容里能不能加入对话的概念?比如演员和过去的自己、未来的自己展开对话。用双曝光,光影过渡加入暖调色彩,应该不会很突兀。”
“这个对话的概念不错。”文昊接话,“还能和品牌经典现代融合的概念呼应,看作是过去和未来的对话。很好。”
大家一句接一句地讨论着,姜暖瑜眼睛盯着面前的资料,手里拿着笔盖,扣在另一只手的指关节上,轻轻转着。
察觉到周围的安静,她眼皮一抬,发现大家似乎都在等着她发言。
她强行回过神,却只记得文昊最开始说的“选择与改变”。
她抿抿唇,稍整理了下思路,道:“呃……我觉得,‘选择与改变’这个主题很好。总监提到要强调选择的结果,这个角度确实有意义。但,选择本身的过程,是不是也能成为一个叙事点?封面人物作为新锐演员,他的成功未必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中,也许也有过反复和挣扎?”
文昊点头:“这个思路也很好,可以进一步挖掘。”他又问,“视觉上呢?对大家刚讨论的几个点,你有什么想法?”
“视觉上……”姜暖瑜抬了抬眉毛,视线扫过其他人——刚才的讨论,她可是一个字儿都没听进去。
她试探着说:“如果,能体现新年的氛围……应该也不错?”
“好。”文昊总结,“这样的话,大家对视觉的方向算是达成了共识……”
姜暖瑜悄悄大松一口气。这回算是她瞎猫碰上死耗子,没彻底掉链子。
前一天周日,她在家几乎躺了一天。只不过她人躺着,脑子却没休息。
梁齐,叶霁、景尧,施宥宁,甚至连朱利都被包括在内,几个人轮番侵占着她的思绪。
而和玛丽安娜的视频会议,也像是她脑中这出大戏里插播的广告,突兀,还没法儿跳过。
她被迫处理着这些信息,大脑根本无法按她的意志来集中注意力。
会议剩下的时间里,她只好在每个能发言的间隙都积极主动地表达、递话,用这样的方式强迫自己投入,总算是捱到了会议结束。
已是中午,大家陆续去吃午饭。
姜暖瑜回到工位,心思混乱地呆坐了片刻,拿起手机给纪萌发了条消息:「主编,您什么时候有空?我想占用您一点时间。」
两三分钟后,纪萌回复:「两点后来我办公室。」
「好的,谢谢您。」
面对《Chaleur》的邀请,做出决定前,姜暖瑜认为她应该和纪萌进行一次对话。这既是出于对杂志社的尊重,也是在逼自己正视内心的声音。
可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话题。
《Florian》是她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从开始实习到现在,从学生到职场人,近六年的时间,她所有的成长都是在这里。
“姜姜,快给我看看这个!”冯沙沙拿着一本杂志凑过来,兴奋地翻开其中一页,“你快看这组现代雕塑,真绝了,好震撼!我们是不是可以写点类似的专题?”
姜暖瑜扫了眼她手里的杂志,道:“确实不错。”
“我就说嘛!”冯沙沙一拍桌子,语气满是自豪,“用雕塑做背景,拍一组大片怎么样?下次你开选题会的时候,可以提议一下嘛。”
姜暖瑜思绪再次飘浮。
如果真的有改变,下次的选题会,她可能就没法参加了。
意识到刚才在想什么,她略显烦躁地蹙了下眉。
这也是她一定要找纪萌谈话的原因。事情虽还没决定,但内心的摇摆,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的方方面面。
冯沙沙见她没说话,追问:“怎么样?”
姜暖瑜回过神,点头:“嗯。”
“Yes!”冯沙沙眼睛一亮,“我去拍张照片留着参考!”说完,她喜滋滋地拿起杂志,小碎步蹦回了自己的位置。
姜暖瑜看着她风风火火又热情十足的样子,心情却有些沉重。
*
时间刚过两点,姜暖瑜来到纪萌办公室门口,抬手敲了敲门。
“进来。”纪萌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
姜暖瑜推门进去,纪萌正站在饮水机前接水,看到她,手指了指一侧的沙发:“坐吧。”
“诶。”姜暖瑜过去坐下。
纪萌把水杯放到茶几上,坐到了她对面。
姜暖瑜手放在膝盖上,垂着眼皮,一时没讲话。
纪萌很少见她这般犹豫的状态,稍一打量,关切道:“怎么了?工作还是生活上有什么困难?”
酝酿了几秒,姜暖瑜开口:“主编,我收到了《Chaleur》的工作邀请。”
纪萌眼神稍稍一顿,露出一抹笑容:“这很好啊。什么形式的邀请?需要杂志社怎么配合?”
姜暖瑜说:“对方希望我到巴黎,全职参与《Chaleur》国际版的编辑工作。”
纪萌眼中闪过一抹讶异,随后缓缓点了点头,明白了其中的分量:姜暖瑜能来谈这件事,说明离开已经成了她的选项之一。
纪萌深知,在创意行业里,强留想走的人并不明智,姜暖瑜还想说什么,她先开口了:“我支持你去。”
姜暖瑜一怔。
“作为一个时尚平台,《Florian》本就是为热爱这个行业的人搭建桥梁。”纪萌说,“作为主编,我很荣幸能带出你这么年轻优秀的编辑。”
姜暖瑜被纪萌的话触动,说:“我很感谢您的支持,但……其实我还没有做最后的决定。”
纪萌了然一笑,点点头:“我理解你的犹豫。一边是全新的平台,全新的机遇;另一边,是熟悉的环境,让人留恋的安稳,还有人情的牵绊。这样的选择确实很难。”
纪萌的理解一针见血,姜暖瑜心下怅然。
“但姜暖瑜,你现在正处在风头正劲的时候,事业的路才刚开始,你也许会觉得,这样的机会,未来可能还有很多。”纪萌看着她,笑了笑,“但我得说,只有抓住当下的那个机会,才能让更多可能真正的发生。”
“人的一生中,必须要抓住的机会,其实就那么几个。像《Chaleur》这样的邀请,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个。”纪萌说,“作为主编,我当然不希望杂志社失去你这样的编辑。但从个人角度出发,我认为,这样的机会,有一百次就要抓住一百次。它对你来说是完全不同的起点。”
姜暖瑜揪着手,唇线绷着,内心翻涌复杂,久久没有开口。
纪萌交叠起双腿,手搭在膝上,缓缓说道:“我们这个行业节奏快,更新更迭是常态。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切换平台、接触新资源,很常见、甚至很必要。你在巴黎积累了经验和资源,不管以后回不回来,你以后的职业选择,也一定会更加开阔自由。”
“其实,绝大多数的改变,本质上也只是阶段性的调整罢了,它不等于最后的终点。所以,你不用对此有那么大的压力。”
姜暖瑜听着纪萌的话,若有所思。
这两天,她的挣扎只陷在去或者留,似乎这就足以将未来的一切刻上烙印,不再有转圜的余地。
而吧这一次选择带来的变化,当作阶段性的尝试。这样的角度,的确是她没想过的。
从纪萌办公室出来,姜暖瑜心底的各种情绪像是被放大了好几倍。几次深呼吸,也没能平复胸口的震荡。
她知道,她已经做出了选择。
她站在工位旁的落地窗边,望向对面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
初冬的阳光反射在玻璃幕墙,冷硬而耀眼。她被那光晃得眯了眯眼,却固执地不移开视线。
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时,她已经盯着手机屏幕上的那个号码有一会儿了。
已收藏联系人那一栏,只有一个名字。
她闭上眼,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可眼前却全都是梁齐。
从她第一次见到他开始,到上一次分别他转身的背影结束,一幕幕闪过。
她惊觉,关于他的记忆,每一个细碎的片段,都在她意识里那么深刻。所有画面清晰到生动,生动到真实,真实到……让她只想贪恋。
她的心被狠狠扯动着,叫嚣着想要沉醉在这样的美好中,几乎要将她从理智的防线拉回。
她猛地睁开眼,手指颤动着切到微信,点开纪萌的对话框,打字发送:「主编,我决定接受《Chaleur》的邀请。谢谢您的建议。我会先完成手头的专题工作。」
屏幕暗下去后很快又亮起,纪萌回复:「好的。」
姜暖瑜转身,脚步虚浮地坐到椅子上,快速摇晃鼠标唤醒屏幕,生怕自己后悔似的,匆匆给《Chaleur》回复了确认邮件。
信件发出去的那一刻,她只觉脑中一片空白,掌心下也是一层薄薄的冷汗。
她调出日历,日程表上的工作安排,最后一项截止在一月十号。
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她忽然不安起来,心绪漂浮而空茫,没能彻底接受她到底做了什么。
屏幕右上角的时钟,秒数正一下一下跳着。
时间,并没有随着某个决定的发生而有任何改变。
那其他的,应该也不会因此改变。
去巴黎,不等于和现在的一切彻底割裂。
一定是这样。
编辑部已经从中午的慢节奏恢复了活力,各种声音交织混杂,扩散蔓延到上空,又飘落到她耳边。
她低下头,双手撑在额角,头脑里嗡嗡作响。她想了好多,又好像什么也没想。
她的时间,仿佛静止了。
“暖瑜……?”
姜暖瑜想被惊吓到,立刻支起脑袋,顺势把头发拢到脑后,眼中的涣散一闪而过。
何安琪面露担忧:“……你不舒服吗?”
姜暖瑜摇头,轻松地笑笑:“没有。我没事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