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水浒]琼英郡主逃婚啦 荀霂芷

19. 歙州暗影,星火交辉

小说:

[水浒]琼英郡主逃婚啦

作者:

荀霂芷

分类:

古典言情

童贯挂帅,梁山主力南征的诏书如同一声惊雷,彻底打破了短暂的平衡。

张清接到调令,心知荆湖的“安逸”日子结束了。他必须尽快从与钟相、杨幺的纠缠中脱身,率军东进,汇入征讨方腊的洪流。这既是军令,也是一次巨大的危机与……机遇。

他依照原定策略,对洞庭湖区的起义军采取了更积极的“招抚”姿态,派出能言善辩的使者,携重金与承诺,游说几支规模较小的队伍。同时,他故意放出大军即将东调的消息,并让出一部分无关紧要的控制区。钟相、杨幺虽疑心有诈,但见官军(张清部)确有离去之意,加之内部也非铁板一块,几支被说动的小股势力接受了招安,其余则采取了观望态势。张清趁机迅速收拢兵力,整顿行装,准备开拔。

与此同时,提前接到消息的琼英,也向江南的燕青发出了最高级别的指令:不惜一切代价,在方腊核心统治区,尤其是其都城睦州(后改称徽州,治所在歙县)一带,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报网络,重点探查方腊军兵力部署、核心将领情报、粮草囤积点以及……其国库宝藏的线索!

后者,是琼英那个“危险念头”的延伸——若能在战乱中获取方腊积累的巨大财富,他们的海外拓殖计划将获得飞跃式的发展。

燕青接到指令,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深入虎穴,探查方腊核心机密,这远比在杭州收集市井消息要危险百倍。但他没有退缩,将杭州“四海货栈”的事务交由副手打理,自己则带着几名最精干的手下,化妆成贩卖砚台、徽墨的商人,冒险进入了方腊控制下的歙州地界。

此时的歙州,已完全是一派“圣公”(方腊自称)治下的景象。城头变换大王旗,摩尼教徒随处可见,气氛既有一种异样的狂热,又带着乱世的紧张。盘查极其严格,生面孔很容易引起注意。

燕青凭借其高超的应变能力和沈三提前铺设的一些微弱人脉,在歙州城内租下了一处小院,挂起了“文宝斋”的招牌,以此作为据点。他不敢贸然行动,每日只是老老实实做生意,与左邻右舍、往来客商攀谈,慢慢熟悉环境,并暗中物色可能被收买或利用的方腊政权中下层官吏、以及那些对方腊统治并非完全认同的本地士人。

过程缓慢而危险。有一次,他手下的一名伙计因在酒肆多问了几句关于城防的话,差点被巡逻的教徒抓走,幸得燕青花了大笔银钱,通过关系才将人赎出。

就在燕青于歙州举步维艰之时,张清已率部脱离荆湖战场,日夜兼程,东进至江南,与宋江率领的梁山主力大军汇合。

主力大营内,气氛凝重。尽管宋江依旧试图鼓舞士气,强调为国效力、建功立业,但众多头领脸上都难掩忧虑。江南湿热的气候,陌生的环境,以及方腊“八大天王”、“二十四将”的赫赫凶名,都像巨石压在心头。

张清与卢俊义、朱武等人秘密会面,交换了各自掌握的信息。张清将琼英通过燕青传来的、关于方腊势力内部情况、地理形势的最新简报分享给众人。这些远比朝廷提供的情报更为细致、准确的信息,让卢俊义等人精神一振,也更加坚定了暗中行事的决心。

“童贯老贼,分明是要我等打头阵,充当炮灰。”卢俊义冷笑道,“我等绝不可任其摆布。”

“兄长所言极是。”张清点头,“我已与后方‘青石子’道长约定,其在江南的人会全力为我们提供情报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