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的事情远比牧之秋想象的麻烦,收摊后回到院子,刚吃完午饭就有人来到铺子上应聘。
牧之秋让她们进到铺子里面按顺序站好后依次面试。
她和牧以夏充当这次的面试官,牧以夏觉得新奇,牧之秋本人也觉得有意思。她本来就是个还没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现在直接当上HR了,于是一直面带微笑,打算做一个合格的人事专员。
可事情和她想象的不太一样,求职者中不少年经济较大的人总觉得她们好糊弄,字里行间都是瞧不起她们铺子。
牧之秋真的很无奈:大娘,你看不起我们为什么还非要来应聘啊。
她越面越麻木,将那些看起来脾气就不太好的人请走后,又送走了一些倚老卖老的求职者。
连续两天的面试,牧之秋可算是知道她摆摊的时候运气有多好了,遇到的客人绝大多数都是实在人。
不过也还算是有收获,可能是依靠着女主的光芒,她们也招到了非常合适的人选。
第一位女工叫刘兰花,今年刚刚三十岁,是个寡妇,带着两个女娃生活。平常就靠给比人浆洗衣服挣点钱养活一家三口。
刘兰花是个淳朴且勤快的人,她洗衣服洗的很干净,但城南的百姓有几个舍得花钱找人洗衣服的。
能接到活的时候一天能挣个二三十文,接不到活就是一个子都没有。大冬天的洗衣服更是将手都冻裂了,苦得很。
牧之秋见她可怜,得知她家两个女娃一个九岁,一个十一岁后,就和刘兰花说,如果舍得的话可以让孩子也来店里跑跑腿,就负责洗洗菜或者是擦个桌子这样的,一个月给一百五十文,包三餐可住宿。
这样刘兰花来上工也就不惦记家里孩子的事情了。
刘兰花一听孩子也能来这里打工,激动地眼睛都含了泪水:“姑娘,不用给她们工钱,给她们吃顿饭就行了。”
牧之秋没理她这茬,让她明后天带着孩子到这边熟悉一下工作后就开始继续下面的面试。
后面又招到两个和原主差不多大的小姑娘,一位叫宋月婵,名字非常好听,和她的长相也很搭。
宋月婵看起来非常文静,是清秀寡淡哪一类的漂亮。她今年十七岁,父亲好赌,欠债不还被债主打死了,她和母亲二人相依为命,替父还债。
另一位也很特别,是个聋哑人,叫阿蔓。眼睛炯炯有神,笑起来非常可爱,她的父母都很爱她,并没有因为她不会说话和听不见而放弃她,面试当天还是母亲陪她一起来的。
她的母亲在一边紧张地站着,时不时地替阿蔓翻译几句,而阿蔓本人倒是自在得很,她完全不紧张,甚至全程笑得自然。
最后,又招到一位姓田的大嫂,招聘正式结束,牧之秋累的在床上躺了一晚上。
四位女工和两个小女娃在元宵节前每天来到铺面进行短暂的培训和分工安排。
女娃年纪小,不能碰刀,切菜的事情就交给大人做,她们只负责洗菜。
她们两个都很懂事,知道自己能给娘亲帮忙,做事勤快,不怕苦不怕累,洗出来的菜也是非常干净。
剩下切菜、擦桌子、洗碗的工作就让几个大人轮岗进行。
离开业还有两天的时间,刘三带着他允诺过的牌匾上门来了。
“牧姑娘,我给你们送牌匾来了。”刘三在铺面门口嚷着。
牧之秋她们听见动静赶到前面来,就见刘三后面跟着的两个人,一起抬着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破木板子,上面写着“牧记”二字,实在难看。
刘三似乎知道自己送的匾不怎么样,让人把牌匾俩下就一溜烟跑了。
“我当时砍价还是砍少了。”她看着刘三送的破牌匾开始后悔起来。
她把破匾立在门口,那烂木头板子闻着一股子霉味,要不是摆在门口丢人现眼她都不想让这玩意儿进屋。
-
正月十六,杏果路牧记正式开业。
牧之秋给每位店员准备了红色的围裙,大娃和二娃在杏果路上敲锣打鼓,她们的围裙兜里还放着用油纸包好的花生糖。
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嘴上说着:“杏果路牧记今日开业!开业前三天,凡是到店购买餐食的客人都送一叠卤肉!”
有路人停下打听牧记的事情,大娃、二娃都详细告知,并且在解答完问题后给路人送上几颗花生糖。
吴夫人一直惦记着牧记开业好来买蜜汁肉脯,她一大早带着儿子从城西赶来,刚到杏果路,就见一处铺子门口热热闹闹围满了人。
吴夫人走进一看,才知道路人正在拿桌子上免费品尝的花生瓜子,随后她抬头一看,牌匾上两个大字——牧记。
她不懂书法,只觉得这二字写得端正大方,刚劲有力。
这楷体写成的牌匾自然不是刘三送来的那块。
那日刘三刚走没多久,钱老爷子就带着他的礼物来了。
牌匾刚一拿出来,牧之秋直接惊掉了下巴,这字写的漂亮不说,用的木板看起来都相当值钱。
钱老爷子不以为然:“这算什么。”随后他余光扫到刘三送来的牌匾,凝眉点头:“和这块儿比起来那还是挺之前的。”
临走前,钱老爷子还不忘一拐杖把刘三送来的牌匾打折,留话:“这块板子受潮了,我让青山帮你处理掉,省得把你铺子也弄发霉了。”
牧之秋看着裂开的牌匾,又看看钱老爷子,这小老头哪来这么大劲。
看完牌匾,吴夫人很快就被牧记门口左边摆的摊位吸引了视线。
两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站在临时支出来的摊位前叫卖着,一边收钱一边做鸡蛋汉堡,脸上笑容灿烂。
小摊上的种类很多,但她一眼就注意到了排在桌上泛着油光撒着芝麻的蜜汁肉脯。
她用胳膊肘碰了碰吴平:“你去里面瞅瞅有什么,我在这里排着。”
被安排了任务的吴平只好走进牧记铺面。
此时,牧记里面比外面还要热闹,不少经常去宽窄南街光顾的客人们都来给牧家两个姐妹捧场来了。
到了后才发现这回卖的吃食种类可不少。
铺子左边角落摆放了一张大长桌,左半部分卖自选菜,云娘子和月娘子负责给客人们打菜打饭。
素菜五文钱一勺,荤菜八文钱一勺,米饭作为标配,凡是点单的都送一碗。
可以直接选择把菜盖在饭上,也可以用盘子装一半放菜一半放饭。
而长桌的右边则是面食类现场制作区,张愁和翠香站在前面负责收款点单,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