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关羽欲收麒麟儿为义子,悲情人物冠军侯
蜀汉君臣看着这一幕皆沉默不语。
直到过去良久,刘备才潸然泪下:“我儿刘禅何德何能,能得姜维麒麟儿效命,真是惭愧。”
关羽看着那句‘我计不成,乃天命也’,感慨道:“此人虽是魏将之子,未曾见过我等,却愿为国战死,真乃壮士也。”
言罢,关羽又道:“大哥,军师,我观姜维有上将之才,待寻得此麒麟儿,某愿亲自传授他武艺,再由军师传他兵法,假以时日,定是将帅之才。”
张飞挠了挠头,抱拳道:“俺也一样!”
“那感情好。”
诸葛亮大喜,“有二位将军调教此子,再好不过!”
这等好事刘备当然不会反对,笑着道:“二弟,你既然这么喜欢这麒麟儿,依我看,不妨收他为义子!”
刘备想起天幕上那句‘十一次北伐中原,为报知遇之恩,身后却无人’便替姜维感到心疼。
可以想象,军师去世之后,一个毫无根据的降将,将会受到何种的排挤和打压。
前半生常年寄人篱下的刘备太明白其中的痛苦了。
好在,如今这天水麒麟儿尚且年幼,自己与两位兄弟尚在人世。
还有时间帮这位将来的国之重将打牢根基。
诸葛亮瞬间明白刘备的心意,不由笑道:“如此甚好!”
关羽道:“全凭大哥做主!”
“临死前还在想着光复汉室,这样的人物,一定不能落到曹魏手中,只是这禅儿……”
刘备环顾四周,怒气冲冲道:“禅儿呢?”
“这……”
关张二人注意到赵云消失不见,心中顿时了然,拦在刘备身前:“许是知道犯错,自行去学习去了吧。
“大哥,禅儿还小,有什么事我们这些叔叔慢慢教他,没必要跟一个孩子置气。”
刘备冷哼一声:“我气的不是**,能以益州之地拦住曹魏残暴之军几十年已然不易,这是我的错,没能留下足够的基业,错在我,不在他。”
“我气的是身为一国之君,没有尽到一国之君应有的责任,重用奸臣,贪生怕死,白白辜负像姜维那些为国家而死的壮士!”
作为臣子的拼命死战,直到临死前的一刻还在想着光复汉室,
而作为帝王,却率先投降,让这些为国死战的将士如何自处?
刘备替姜维感到不值!
关张二人沉默不语。
两人心里同样不是滋味。
虽说两人一直喊着刘禅还小,还有待教导。
但说实话,他们也觉得刘禅没有以身许国,挺对不起很多人的。
投降曹魏,就等同承认了曹贼篡汉的合法性。
这不光是对大哥一生志向的侮辱,更是对三人一生事业的侮辱!
他们这些人奔波了一辈子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匡扶汉室,报效国家吗?
刘禅这么一投降,相当于把许多人一辈子的辛苦全都白费了!
所以刘备先前才一直哭着喊着说刘禅为什么不身死许国。
他的心病在这呢!
……
“姜维之才虽不如诸葛亮,却能苦守蜀汉一州之地数十年,临死前还在设计光复汉室,真乃俊才也。”
许昌。
曹操赞赏道。
同时心中也不免感到有些遗憾。
为何蜀汉能那般君臣相和,而自己这边呢?
兄弟反目,君臣厮杀,臣子叛变,特别是那司马懿!
自己待他不薄,还让他当冲儿的老师。
结果他呢?
不忠不君,篡了曹家江山!
除此之外。
钟会、邓艾,皆有不臣之心,最终死在阴谋诡计当中!
天下人心就这么不向着他曹操吗!
为什么就不能多几个像姜维这样的忠义之士给他曹操!
为什么这司马懿就做不到诸葛亮那样忠心侍君!
“传孤命令,速速派人前去天水,将这姜维带来见孤!”
“还有司马懿一家,拉到闹市斩首!”
遭受暴击的曹操决定以铁血手腕镇杀司马懿一家,以慰藉自己心中之痛!
……
江东。
孙权看着那句‘有人不远千里拜谒丞相,有人跋山涉水看望姜伯约,有人不辞辛苦去孙权墓前放张辽’不由头冒问号。
张辽不是魏将吗?
为何要在自己的墓前放一个魏将?
这在后世是一种什么新奇的祭奠方式吗?
奇哉,怪哉。
……
大汉,高祖时期。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看到蜀汉最终灭亡的刘邦摇头一叹。
“此乃天不祚汉,非诸
葛姜维才不逮乎。”
“是我大汉气数已尽,这姜维,一非汉臣,二非宗亲,为了匡扶汉室做到这个份上,值得敬重。”
说罢,他摇摇晃晃的缓缓起身。
望着下方群臣,高举酒杯。
“朕提议,咱们都为那后世英雄,为那姜维,敬上一杯!”
群臣纷纷坐直身体。
“敬姜维!”
“敬诸葛亮!”
“敬刘玄德!”
“敬我大汉四百年基业!”
“敬天下!”
“敬后世铁血儿孙!”
……
汉武帝时期。
刘彻也叹息道:“可惜了。”
“先有刘秀,后有刘备,我大汉宗亲并非后继无人,如果刘备真能匡扶汉室,我大汉在天下人心中必然能成为正统!”
天子本就是上天的儿子。
先有刘秀,后有刘备。
如果汉室江山真能在刘备手中再次复兴。
然后所有人就会发现,天下不管怎么动荡,皇位都会回到刘家手中,大汉的神圣地位将无法代替。
大汉或许这能做到万世一系。
未来不管天下怎么折腾,龙椅上的人,永远姓刘。
将来司马家的晋朝也不会出现,五胡乱华这种惨剧也不会再发生,厚重的史书上也能少一些苦难。
但很可惜。
尽管有才之士前赴后继,大汉最终还是没能再现昔日荣光。
……
大唐。
李世民露出赞叹的目光。
“蜀国人口不足百万,带甲之士不过十万,这么少的人口,却一再坚持北伐,可想而知有多艰难,遇到的阻力有多大。”
“可姜维为了完成武侯遗志,硬是顶住了所有压力,十一次率军北伐,即便最后刘禅投降,他依旧没有放弃。”
“先假意投降,后联合钟会、邓艾谋反,大势已去还想着光复汉室,姜伯约这辈子,无愧诸葛武侯的知遇之恩。”
“壮哉姜维,壮哉蜀汉,真是令人向往之。”
李世民动情的说着。
“虽然并非郁郁不得志,但一生都在矢志北伐,最后为国身死,无愧于悲情人物。”
临死的那一刻,姜维依旧在谋划着蜀国的光复大业,只可惜,最后没有成功。
他的最后一计,也被后人称之为一计害三贤。
“这样的人物,若是为曹魏效力,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不过那样的话,姜维也就不是姜维了。”
李世民遗憾道,蜀国的国力还是太薄弱了,根本没法让姜维发挥才能。
而且刘禅确实说不上是一个多么英明的君主,比起他的父亲刘备,以及曹魏后续的两个皇帝都有不少的差距。
若是自己做这蜀汉之主,能否一统天下呢?
受先前的刘禅与赵构互换的影响。
李世民不禁遐想起来。
……
大明。
永乐时期。
“姜维这个人,虽是魏将,却忠心耿耿,其之忠孝,钟会、邓艾岂能与他相比。”
朱棣惋惜道:“真是可惜了,迫于时势,最后一计没有成功。”
另一边,太子府。
朱高炽也在不停的念叨。
“频繁的发动战争,连年出师,劳民伤财,不够明智果决……”
朱胖胖对于自家老爹连年征战本就颇有怨言,此刻联想到陈寿在三国志上对姜维的评价,不由感同身受。
朱瞻基听不得自家老爹这么念叨,无语道:“爹,你有什么想说的去找爷爷说啊,在儿子我面前瞎扯什么。”
“再说了,蜀汉就一州之地,怎么和占据半壁江山的曹魏耗?”
“不按照武侯留下的方法以攻代守,等到曹魏腾出手来,蜀国哪有一战之力。”
朱瞻基反驳道。
“你小子,还学会顶嘴了。”朱高炽不悦道:“老子曾经说过:‘治理大国就像烹制小鱼一样’,需要谨慎细致。”
“蜀汉就一州之地,频繁发动战争怎么能行,劳民伤财,还没什么效果,这才导致了最后失败和身亡,我说的有什么不对的吗?”
“懒得跟你扯,错又不在姜维,那是武侯定下的策略,蜀汉灭亡的时候,是蜀后主听信奸臣所言,没提前做好准备,最后率先投降的也是他。”
朱瞻基反驳道:“即便大势已去,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