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坦克研究所上完课后。
意犹未尽的专家们纷纷围拢上来,就苏远课上提出的复合材料、自锐效应等前沿概念继续请教探讨。
他们请教时的神态语气,完全没有对待年轻人的随意。
反而更像是学生在向尊敬的导师求教,充满了求知与敬畏。
苏远耐心地一一解答,又耗费了不少时间,才终于从热情的人群中“突围”出来。
他坐上吉普车,吩咐陈小军返回红星轧钢厂。
最近一段时间,苏远确实异常繁忙。
他的正式编制和主要工作重心依然在一机部,专注于民用机械的研发与生产。
去二机部上课,仅是履行之前的承诺,属于“兼职”性质。
在轧钢厂内部,苏远同样承担着培训技术骨干的任务。
他的教学思路一脉相承:提出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方向或难题,引导厂里的工程师和技术员们独立思考、探索解决方案,而非直接给出答案。
这种方式极大地锻炼和提升了轧钢厂整体技术团队的实力,避免了过度依赖他个人。
如今,专门为新型挖掘机建造的生产厂房已然竣工,厂内的核心生产线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
苏远亲自负责了整个生产体系的布局规划。
他采取了“主次分离”的策略:
挖掘机的核心部件、关键总成牢牢掌握在轧钢厂二车间(原二重)自己手中生产。
而大量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工艺成熟的标准化零件,则全部分包给市内其他有能力的配套工厂协作生产。
这样做既保证了核心技术不外泄,又充分利用了社会产能,加快了整体生产节奏。
从杨部长那里传来好消息。
一机部在外事活动中积极推销,已有数个与我国交好的国家派团参观考察了样机,并观摩了实地作业演示效果非常显著,一机部已经拿到了首批海外订单!
虽然生产线尚未完全达产,但订单已然上门,这无疑给所有参与项目的干部职工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证明了产品的巨大市场潜力。
然而,在众多接到分包任务的工厂名单中,却唯独缺少了四九城老牌的“第一机械厂”。
个中缘由,不少人都心知肚
明。
谁让当初一机厂的人自恃资历老、规模大,在苏远面前摆架子、态度倨傲,甚至还想指手画脚。结果呢?
实力最强的大厂反而什么任务都没捞着。
只能说,他们为自己的高傲付出了代价。
看着一些规模远不如自己的小厂都拿到了生产任务,一机厂的人心里憋屈,却也无可奈何。
他们甚至曾试图走关系,找到工业部领导说情。
但关于二重分包业务的决定权,杨部长明确表态全权交由苏远负责。
苏远不点头,杨部长绝不会越俎代庖。
杨部长心里跟明镜似的。
现在二机部的周部长正虎视眈眈,千方百计地想挖走苏远这颗“军工新星”。
他甚至听说,借着坦克项目的由头,那位“不要脸”的周部长已经跑到更高层那里游说,想把苏远的编制直接调到二机部去!
幸亏杨部长消息灵通,第一时间也赶去陈情利弊,这才让上级暂时没有干预。
目前的局面是,上级不直接表态,让一机部和二机部自行协商解决。
这还有什么可协商的?
最终决定权很大程度上在于苏远本人的意愿。
因此,一机部方面,无论是生活待遇还是工作安排,都给予了苏远最高规格的支持和最大限度的自**,务必让他感到舒心、顺心。
至于一机厂?
他们没拿到订单的原因,自己心里没数吗?
所以对一机厂的请求,杨部长选择了视而不见。
轧钢厂的杨厂长看着二车间蓬勃发展、甚至开始向外分包业务的景象,心情是既欣慰又有些许复杂。
以前的轧钢厂多是给别的的大厂做配套、代工生产零件。
如今,角色似乎调换了,轧钢厂也开始扮演发包方的角色,这种感觉自然非同一般。
虽然二车间名义上仍属轧钢厂,但杨厂长明白,这一切的核心推动力是苏远,和他这个厂长的直接关系已然不大。
不过,他倒也看得开,厂子整体效益好,他脸上也有光。
苏远虽然将大量零件分包出去,但他头脑十分清醒。
最核心的技术、最重要的部件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最终的总装调试环节也必须在轧钢厂内完成这样才能形成健康、可控的产业生态链避免受制于人。
时光荏苒家庭方面也传来了喜讯。
秦淮茹的预产期近了。
这几天她已经请假在家安心待产以防突然发作措手不及。
反正街道办那边的工作她早已提前安排妥当。
她休假后老领导李民生主动回到街道办临时主持工作。
李民生如今已是区里的副区长偶尔回到街道办顶岗纯粹是为了给苏远和秦淮茹解决后顾之忧这份情谊颇为难得。
近期苏远在工业系统内闹出的巨大动静连李民生都有所耳闻。
听闻之后他亦是感慨万千。
回想苏远当初在街道办工作时就展现出惊人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解决了无数难题。
如今转到工业战线竟同样干得风生水起成绩斐然。
他不禁暗想以此子的能力和机遇未来究竟能走到何等高度?
因此他对于临时回来顶岗毫无怨言反而觉得这是结下了一份善缘。
如今两人级别虽相当但苏远才二十出头前途不可限量。
现在雪中送炭将来或许便是难得的交情。
这天正在轧钢厂办公室处理公务的苏远心头莫名一动一种奇妙的感应涌上心头。
他立刻起身
遇到陈小军苏远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期待与紧张的笑容招呼道:“小军快开车跟我出去一趟。”
陈小军对师傅的命令从不问缘由立刻应声跑去发动吉普车。
等苏远上车坐稳陈小军才问道:“师傅去哪?”
“去医院!”苏远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你师母(指秦淮茹)可能要生了。”
“啊?”
陈小军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放出大大的笑容由衷地祝贺道:
“恭喜师傅!贺喜师傅!”
“那我这不是马上又要多一个小师弟或者小师妹了?”
“哎呀不对是三个!”
“陈师娘那边好像也快了吧?”
“徐师娘可能还得再等些日子。”
“好家
伙,师傅,以后您那院子里可就真热闹喽!
他熟稔地念叨着,对苏远与几位女性的关系清清楚楚,并且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